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忱专利>正文

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473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包括: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快拆锁扣包括本体、解锁钮、活动锁片、左右约束带连接位用于连接左右约束带、活动锁片锁止位连接活动锁片,活动锁片或本体上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连接止滑约束带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与车辆或载具上的锚位连接后,能够恰当地约束和保护大角度躺卧位的乘员,而且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系脱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的人员安全保护领域,特别涉及对乘员的安全带约束系统。


技术介绍

1、快速交通工具的普及,使得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尤其是碰撞后的安全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针对不同领域的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有多种。常见的如三点式安全带,通过在车身、座椅上的锚位固定安全带,在乘员的胸腹前形成约束,在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获得了广泛应用。

2、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其他形式的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均有优缺点,仅在少数场景使用。二点式安全带仅在腹部或髋部横跨安全带,结构简单、使用便利但保护性不足。四点式安全带一般利用载具靠背和座椅面的四个锚位,在身体前形成交叉的安全带约束,保护性较强,但对滑移下沉效应防护不周。为系脱方便一般在胸前使用快拆锁扣。五点式安全带则在四点式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腿间安全带,对滑移下沉有一定的约束力。六点式安全带一般采用载具靠背两个锚位、座椅面四个锚位,在乘员胸腹和腿部形成约束。上述安全带约束系统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针对乘员的小角度坐姿而设立;对于大倾角的躺卧位保护性不强。另外四点以上的安全带一般为刚性形式,无法配合卷收器使用,使得用户系脱极不方便,限制了应用范围。

3、随着智能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和普及,车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生活空间属性。多样化的座椅布局、零重力座椅、可旋转座椅、可躺卧设备等多种座椅样式不断上车,在满足多种多样的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乘员的安全防护带来了更大的难题。而aeb等自动刹车系统的普及,紧急刹车等情况日益增加,对乘员的约束性要求更高,要求新型的安全带约束系统应更好地便利用户使用。

4、多项研究表明,现有的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对于大角度后倾姿态的乘员的保护难以满足要求。陈勇旭等建议(陈勇旭等,碰撞工况下零重力姿态hybridⅲ50th型假人损伤及约束系统分析,汽车与新动力,2023,12,vol6.no6,35-37)配备三点式安全带的零重力座椅在行驶中椅背倾角不应大于40°,且四点式安全带保护作用有限。

5、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多种姿态下,尤其是大角度躺卧姿态下对乘员进行良好约束的乘员保护系统,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乘车姿态、便利系脱、且能保护良好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利用车身、座椅等载具的锚位进行连接或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多姿态乘员保护且系脱方便、结构简单。所指乘员不仅包括乘客,也包括驾驶员和其他载员。

2、所述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包括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可泛称为约束带,自锁卷收器和约束带通过锚点与车身、座椅等载具的锚位连接。锚点可能是具有结构的组件,或者并不具有具体结构而仅指与锚位的连接处;连接是固定的或可滑移变动的。

3、与本系统锚点相连的锚位位于车身、座椅等载具上,使用座椅上的锚位约束性、灵活性将更强。载具锚位可以是为本系统额外设置,如在载具背部的后部或内部、床板下方或内部、座椅面两侧设置专用锚位;也可以利用载具上现有的接口,如isofix接口、top-tether接口、latch接口、安全带插销口等;或者在上述接口上进行适当加装改装,如在isofix接口引出装置上调整织带接口宽度,以便于约束带在内滑动或固定。较优的锚位布置是:在载具靠背的内部设置锚位固定自锁卷收器,从靠背肩部上方出口引出约束带、利用载具座椅面的后部左侧和右侧的isofix接口作为锚位与约束带进行连接。

4、自锁卷收器为常用的安全带卷收器。自锁卷收器的一端为锚点,用于与车身或座椅的锚位相连接。另一端为自锁卷收器织带的自由端,可与三通结构相连,再通过三通结构连接左约束和右约束带的一端;或织带自由端直接延伸成为左约束带或右约束带。自锁卷收器在轻拉时能够拉开以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在快速拉动时具有自锁功能,在碰撞时维持刚性以提供约束保护。

5、快拆锁扣为位于乘员胸腹前的锁扣,采用塑料、金属等高强度材料制成。包括本体、解锁钮、活动锁片和活动锁片锁止位。

6、本体为快拆锁扣主体,上部有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可分为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和右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左约束带贯穿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右约束带贯穿右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约束带在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内可自由滑动。通常情况下,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和右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是独立的两个连接位,但也可以合为一个连接位,也可以通过织带、束带或其他引出机构从本体引出后再与左约束带、右约束带连接。本体下部有至少一个活动锁片锁止位,当只有一个活动锁片时,本体上与活动锁片锁止位相对的另一侧有止滑约束带连接位;当有两个活动锁片时,止滑约束带连接位均位于两个活动锁片上。

7、解锁钮含有锁止和解锁机构,活动锁片卡位与活动锁片锁止位嵌入后锁止,用户对解锁钮采取解锁动作后可解除锁止状态,活动锁片自动弹开或可拔出。解锁钮位于本体或活动锁片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是按钮、拨片、卡扣等不同形式或组合。

8、活动锁片上有止滑约束带连接位和卡位,止滑约束带连接位连接止滑约束带的一端,卡位插入本体上的活动锁片锁止位。活动锁片或快拆锁扣本体上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连接止滑约束带两端,与止滑约束带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止滑约束带直接贯穿形成活动连接,也可以是使用环带等结构套入止滑约束带连接位形成固定连接。活动锁片或快拆锁扣本体上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上还可以有长度调节机构实现止滑约束带的长度调整和维持。比较优选的方式是在止滑约束带连接位有单向调节机构,该机构可向束紧乘员的方向单向调节且维持止滑约束带长度,束紧乘员。此处所称活动锁片的卡位并非一定指向外突出的舌状结构,也可以是卡位向内凹陷,而活动锁片锁止位是突出的舌状结构,或可锁止解锁的其他结构。

9、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是作为约束乘员身体之用,统称为约束带。约束带可以通过三通结构与自锁卷收器连接,也可以是由自锁卷收器的织带直接延伸而成。当自锁卷收器只有一个时,其自由端有三通结构,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即与三通结构一侧连接。当自锁卷收器有两个时,约束带即是自锁卷收器的织带自由端延伸而成。止滑约束带通过给予乘员的髋部、腰部、臀部或腿部以额外约束,为用户在采取大角度躺卧位时的滑移提供额外的约束。比较优选的方式是对乘员在髋骨部位进行约束,利用髋骨活动较少结构坚固的特点,在提供良好约束的同时尽量不影响乘员活动。

10、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这三种约束带可以是独立的三条、也可以是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是连续的整体、也可以是三条均为连续的整体。

11、在三条约束带各自独立的系统中。左约束带一端与自锁卷收器三通结构相连或从自锁卷收器中延伸出来后,穿过快拆锁扣本体上的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与载具座椅面左侧的锚位固定连接。左约束带可以在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中滑动。右侧类似布置。

12、在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是连续的整体,而止滑约束带是独立的系统中。左约束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快拆锁扣包括本体、解锁钮、活动锁片;本体上部有左右约束带连接位,下部有至少一个活动锁片锁止位;左约束带、右约束带通过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后,与载具上锚位连接;止滑约束带至少一端与活动锁片的连接位连接,活动锁片的卡位与本体的活动锁片锁止位活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自锁卷收器,共有三个锚点;自锁卷收器的一端作为锚点与载具后方的锚位固定,另一端有三通结构,通过三通结构分别与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的一端相连,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各有一锚点分别与载具座椅面的锚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两个自锁卷收器,共有四个锚点;左侧的自锁卷收器的一端锚点与位于载具靠背左侧的锚位固定,另一端通过载具靠背上部左侧出口伸出,形成左约束带,通过锚点与载具座椅面的锚位连接;右侧类似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与自锁卷收器相连的左约束带贯穿快拆锁扣本体上的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另一端作为锚点与载具座椅面左侧的固定锚点连接,终止于此;右侧类似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是连续的整体约束带结构;整体的约束带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接的结构是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本体上本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载具座椅面本侧的锚位、载具座椅面另侧的锚位、快拆锁扣本体上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自锁卷收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均为连续的整体约束带结构,包括两个活动锁片,止滑约束带两端分别与活动锁片上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连接;整体的约束带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接的结构是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本体上本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载具座椅面本侧的锚位、本侧的活动锁片连接位、另侧的活动锁片连接位、载具座椅面另侧的锚位、快拆锁扣本体上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自锁卷收器;本侧活动锁片连接位和另侧活动锁片连接位间的约束带形成止滑约束带,从后下方绕过乘员,形成止滑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均为连续的整体约束带结构,包括一个活动锁片,止滑约束带两端分别与活动锁片和快拆锁扣本体上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连接;整体的约束带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接的结构是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本体上本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载具座椅面本侧的锚位、本侧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另侧的活动锁片连接位、载具座椅面另侧的锚位、快拆锁扣本体上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自锁卷收器;本侧的止滑约束带连接位和另侧的活动锁片连接位间的约束带形成止滑约束带,从后下方绕过乘员,形成止滑约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锁卷收器、快拆锁扣、左约束带、右约束带和止滑约束带;快拆锁扣包括本体、解锁钮、活动锁片;本体上部有左右约束带连接位,下部有至少一个活动锁片锁止位;左约束带、右约束带通过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后,与载具上锚位连接;止滑约束带至少一端与活动锁片的连接位连接,活动锁片的卡位与本体的活动锁片锁止位活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自锁卷收器,共有三个锚点;自锁卷收器的一端作为锚点与载具后方的锚位固定,另一端有三通结构,通过三通结构分别与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的一端相连,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各有一锚点分别与载具座椅面的锚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两个自锁卷收器,共有四个锚点;左侧的自锁卷收器的一端锚点与位于载具靠背左侧的锚位固定,另一端通过载具靠背上部左侧出口伸出,形成左约束带,通过锚点与载具座椅面的锚位连接;右侧类似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与自锁卷收器相连的左约束带贯穿快拆锁扣本体上的左侧的左右约束带连接位,另一端作为锚点与载具座椅面左侧的固定锚点连接,终止于此;右侧类似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乘员安全带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是连续的整体约束带结构;整体的约束带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忱刘念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