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丝线切断工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丝线切断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518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1
提供一种丝线切断工具,在丝条尾部的切断作业中,能够不依赖于作业者的技能而进行切断作业,还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主体(11)通过钩挂部(17)与按压部(18)安装于纸管(106)的边缘部(106b)。操作部(12)经由轴(24)与主体连结,被转动操作。切断丝条尾部(103)的刃部(13)通过轴与操作部连结。施力部(14)在操作部的转动时对刃部施力。在主体设置有引导部(20)以及抵接部(21)。在第1转动操作中,操作部以轴为中心转动,被施力的刃部与丝条尾部抵接,操作部通过抵接部与主体抵接。在第2转动操作中,操作部以抵接部为支点转动,轴被引导部引导,刃部滑动移动,切断丝条尾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断在纸管上卷绕丝条而形成的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即丝条尾部的丝线切断工具


技术介绍

1、在假捻加工机等纤维机械中,对从在纸管上卷绕丝条而形成的丝条卷装抽出并供给的丝条进行加工处理。在纤维机械中,丝条被连续地加工处理。因此,进行将先向纤维机械供给丝条的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即丝条尾部与接着向纤维机械供给丝条的丝条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线端连结的接尾作业。

2、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尾部是为了容易进行接尾作业而设置的。在形成丝条卷装时,首先,通过相对于设置于纸管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侧的狭缝重叠卷绕丝条而形成包头丝卷绕部,丝条被相对于纸管固定。然后,在形成包头丝卷绕部之后,丝条相对于纸管呈螺旋状卷绕几圈左右。这样,通过形成包头丝卷绕部与呈螺旋状卷绕几圈左右的部分,设置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尾部。当设置丝条尾部时,丝条相对于纸管一边在纸管的轴向上往复一边被卷起,在纸管上形成丝条呈筒状卷绕的正式卷绕部分,形成丝条卷装。

3、当进行接尾作业时,首先,切断丝条尾部,从丝条尾部切除包头丝卷绕部。通过切断而切除了包头丝卷绕部的丝条尾部与作为要进行接尾的对象的另一丝条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线端结合而连接。作为接尾作业时的丝条尾部的切断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业者操作剪刀或者切断器切断丝条尾部的方法。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2339号公报

5、在丝条尾部的切断中,需要在适当地确保接尾作业所需的丝条尾部的长度的位置进行丝条尾部的切断。进而,在切断后的丝条尾部中,如果在切断后的端部以外的部分产生损伤,则在进行接尾时导致丝条的连接部分的品质降低,因此,也需要不对丝条尾部造成损伤地进行切断。此外,纸管有时被再利用,如果在切断丝条尾部时在纸管产生较大的损伤,则在通过再利用在纸管上卷绕丝条时,会在纸管上产生的损伤部分钩挂丝条而在丝条产生损伤。因此,在切断丝条尾部时,需要非常小心地进行作业,以抑制对纸管造成损伤。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作业者操作剪刀或者切断器来切断丝条尾部,因此,丝条尾部的切断作业依赖于作业者的技能,作业者的负担也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线切断工具,该丝线切断工具在丝条尾部的切断作业中,能够不依赖于作业者的技能而进行切断作业,还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2、(1)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切断工具,切断在纸管上卷绕丝条而形成的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即丝条尾部,其特征为,具备:

3、主体,具有钩挂于上述纸管的边缘部的内侧的钩挂部、以及按压上述纸管的边缘部的外侧的按压部,通过上述钩挂部与上述按压部安装于上述纸管的边缘部;

4、操作部,设置有轴,经由上述轴相对于上述主体摆动自如地连结,被操作而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

5、刃部,经由上述轴旋转自如地连结于上述操作部,切断上述丝条尾部;以及

6、施力部,将上述刃部与上述操作部连结,并且,在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时,沿着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的方向对上述刃部施力,

7、在上述主体设置有:引导部,供上述轴的两端部分别插入,对与上述刃部一起相对于上述主体位移的上述轴相对于上述主体的移动进行引导,并且限制上述刃部相对于上述主体的移动量;以及抵接部,当通过上述引导部对上述轴的移动进行引导时,与上述操作部抵接而成为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的转动动作的支点,

8、通过在由上述钩挂部和上述按压部将上述主体安装于上述纸管的边缘部的状态下、上述操作部向接近上述丝条卷装的外层侧的丝条的方向被转动操作的第1转动操作,上述操作部以被上述引导部限制了移动的上述轴为中心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被上述操作部经由上述施力部朝向上述纸管的边缘部施力的上述刃部与上述丝条尾部抵接,并且上述操作部通过上述抵接部与上述主体抵接,

9、通过在上述操作部通过上述抵接部与上述主体抵接的状态下向接近上述外层侧的丝条的方向进一步转动操作上述操作部的第2转动操作,上述操作部以上述抵接部为支点转动,与被上述操作部经由上述施力部沿着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的方向施力的上述刃部一起移动的上述轴,通过上述引导部引导而移动,由此,上述刃部以从上述外层侧的丝条沿着上述纸管的轴向离开的方式滑动移动,通过上述刃部切断上述丝条尾部。

10、根据上述(1)的丝线切断工具,由于通过钩挂部和按压部将主体安装于纸管的边缘部,所以在丝条尾部的切断作业时,能够将丝线切断工具相对于纸管的边缘部机械地定位在规定位置。并且,通过进行第1转动操作,在纸管的边缘部的规定位置,刃部与丝条尾部抵接,接着,通过进行第2转动操作,刃部滑动移动而切断丝条尾部。因此,能够不依赖于作业者的技能而在适当地确保接尾作业所需的丝条尾部的长度的位置进行丝条尾部的切断,进而,也能够不对切断的端部以外的部分造成损伤而切断丝条尾部。此外,刃部在第1转动操作中与丝条尾部抵接,在第2转动操作中滑动移动而切断丝条,因此也能够防止对纸管造成较大的损伤。因此,根据上述(1)的丝线切断工具,在丝条尾部的切断作业中,能够不依赖于作业者的技能而进行切断作业,也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1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切断工具中,其特征为,

12、上述施力部是弹簧部件。

1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丝线切断工具,由于施力部是弹簧部件,所以在进行第1转动操作时,当刃部被操作部经由施力部施力而与丝条尾部抵接时,施力部能够弹性变形而吸收从操作部向刃部传递的作用力。因此,能够防止刃部过度地按压于纸管的边缘部,能够进一步防止对纸管造成较大的损伤。

14、(3)在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切断工具中,其特征为,

15、上述引导部是设置于上述主体的长孔。

16、根据上述(3)所记载的丝线切断工具,能够通过在主体设置有长孔的简单构成实现引导部,该引导部对与刃部一起相对于主体位移的轴相对于主体的移动进行引导,并且限制刃部相对于主体的移动量。

17、(4)在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切断工具中,其特征为,

18、上述丝线切断工具还具备定位弹簧部件,该定位弹簧部件设置为配置成沿着与被操作的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将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施力的弹簧部件,对进行上述第1转动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主体的位置进行定位。

19、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丝线切断工具,能够通过弹簧部件简单地定位进行第1转动操作之前的状态下的操作部相对于主体的位置。

20、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切断工具并不是必须具备上述(1)~(4)所记载的构成的全部。例如,在上述(1)所记载的丝线切断工具的专利技术中,并不是必须为上述(2)~(4)所记载的构成的全部。此外,在能够实现整合的范围内,也能够将上述(1)所记载的构成与上述(2)~(4)的任一个所记载的构成任意组合的构成设为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切断工具。

21、专利技术效果

2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线切断工具,切断在纸管上卷绕丝条而形成的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即丝条尾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切断工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切断工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切断工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线切断工具,切断在纸管上卷绕丝条而形成的丝条卷装的内层侧的丝条即丝条尾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切断工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