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444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莱鲍迪苷A、尿苷二磷酸二钠盐、蔗糖、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设计合成路线,以价格相对低廉的莱鲍迪苷A、尿苷二磷酸二钠盐和蔗糖为原料,利用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偶联催化反应,实现一步合成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且能有效降低副产物,提高产品收率,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涉及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高热量糖类的过量摄入是导致过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低热量糖类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来自甜叶菊的甜菊糖苷类化合物因其甜度高、热量低且安全性高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含量较为丰富的甜菊糖、莱鲍迪苷a(reba)等作为甜味剂已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等领域,它们具有相较于蔗糖250~300倍的甜度,但是口感上存在甜味之外的苦后味,严重影响它们作为甜味剂的口感。而在甜菊糖苷中含量较少的莱鲍迪苷d相较于reba和甜菊糖具有更高的甜度,并且甜味之外的后苦味较低,且甜味更快,作为甜味剂具有更好的口感,被认为是非常具有潜力的下一代甜味剂。

2、目前主要采用生物法催化生产莱鲍迪苷d,以莱鲍迪苷a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底物,利用糖基转移酶催化合成,如cn110846363a公开了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能分泌表达糖基转移酶ugt1的重组菌培养重组菌,得到培养液;在培养液中加入底物莱鲍迪苷a,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硫酸镁或氯化镁,甲醇,进行反应,得到莱鲍迪苷d。

3、d-阿洛酮糖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稀少糖,已经被美国fda确认为普遍公认安全(gras),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d-阿洛酮糖甜度约为蔗糖的70%,但能量值却只有蔗糖的10%,是理想蔗糖替代品,而且具有抑制脂肪堆积,预防肥胖的效果。同时,在食品体系中添加d-阿洛酮糖可以起到提高凝胶性的作用,并且能与食品体系中的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良好的化学风味。

4、但目前没有同时高效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报道,因此,开发同时高效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有效降低成本,对于甜味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巧妙设计合成路线,同时利用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协同催化反应,以实现低成本、高效地同时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对于甜味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将莱鲍迪苷a、尿苷二磷酸二钠盐、蔗糖、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混合,进行反应,得到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

5、本专利技术中,巧妙设计合成路线,以价格相对低廉的莱鲍迪苷a、尿苷二磷酸二钠盐和蔗糖为原料,同时利用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协同催化反应,实现一步合成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且能有效降低副产物,提高产品收率,利于广泛应用。

6、本专利技术中,可根据需求合理控制原料添加量。

7、优选地,所述混合后莱鲍迪苷a的终浓度为20~100g/l,包括但不限于21g/l、22g/l、23g/l、25g/l、30g/l、40g/l、50g/l、60g/l、80g/l、100g/l、110g/l、112g/l、115g/l、116g/l、118g/l或119g/l,优选为100g/l。

8、优选地,所述混合后尿苷二磷酸二钠盐的终浓度为20~100g/l,包括但不限于21g/l、22g/l、23g/l、25g/l、30g/l、40g/l、50g/l、60g/l、80g/l、100g/l、110g/l、112g/l、115g/l、116g/l、118g/l或119g/l,优选为50g/l。

9、优选地,所述混合后蔗糖的终浓度为200~260g/l,包括但不限于201g/l、202g/l、203g/l、205g/l、230g/l、240g/l、250g/l、252g/l、254g/l、256g/l、2258g/l或259g/l,优选为250g/l。

10、本专利技术中,可根据需求合理控制酶添加量。

11、优选地,所述混合后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终浓度各自独立地为1~10g/l,包括但不限于2g/l、3g/l、4g/l、5g/l、6g/l、7g/l、8g/l或9g/l。

12、优选地,所述蔗糖合酶的终浓度为5g/l,糖基转移酶终浓度为5g/l,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终浓度为8g/l。

13、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60℃,包括但不限于42℃、44℃、45℃、46℃、50℃、52℃、55℃、56℃、58℃或59℃,时间为24~72h,包括但不限于25h、28h、30h、35h、40h、45h、50h、55h、60h、65h、68h、70h或71h。

14、优选地,所述反应的ph为6.0~8.0。

15、可以理解,本领域已公开的任意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均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不作特殊限制。

16、可选地,所述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可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与seqid no.2同源性高于90%的序列。

17、seq id no.2:

18、mklyffvicltygseaarilgifptpsishqvafrpltlelakrghelvvlttdpvfakgsspenyteidvhdmsyetwrkgfsatskgrtddifeqltrifdlipkifvkqfltdefqevlksekkfdlliieaivrpaiilghvfnapvvlmsslggfrdiydifgapnhpllypavtrqklydltyweklremyshytieriwkefeekdnelvtsvfgtnvpslsemmdrislillnvhpiwennrpvppniiyvggihqkpqqdlpsdlkayldasrhgvifisfgtnvmpsalpqeriqtlikafsqlpydvlwkwdkdelpgrskniriskwlpqpdllrhpkvklfitqgglqsteeaitagvpligmpmlgdqwynveqyvkhkiglrldmddlsedklqnsikeiindesyrqniarlrsqlydqpqssleravwwtehvlrhggaqhlraaganlswsqyldlelvsvfiisfivivmiftsvvwylwrflnsfnatikfkgs。

19、可选地,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可包括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或与seq id no.4同源性高于90%的序列。

20、seq id no.4:

21、melscciwalsespgnaleqvsfagfksidvcpgfldtyeqivrsqaleldvscfgasfglpdgisldheetflrsqtvsyleqgiqtggelg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莱鲍迪苷A的终浓度为20~10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尿苷二磷酸二钠盐的终浓度为20~100g/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终浓度各自独立地为1~10g/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60℃,时间为24~72h。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pH为6.0~8.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与SEQ ID NO.2同源性高于90%的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氨基酸序列包括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或与SEQID NO.4同源性高于90%的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莱鲍迪苷a的终浓度为20~10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尿苷二磷酸二钠盐的终浓度为20~100g/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后蔗糖合酶、糖基转移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终浓度各自独立地为1~10g/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锅法生产莱鲍迪苷d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60℃,时间为24~72h。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锅法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通杨栋琳王竞辉张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