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含铝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含铝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439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含铝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伏技术领域,该含铝背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涂层、铝箔、粘接层、中间层和第二涂层;该含铝背板开孔并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背板开孔处,背板横截面容易与引出线接触,造成短路问题,通过对开孔结构的优化设计,杜绝引出线与铝箔的接触,同时满足IEC标准要求的10.4mm的爬电距离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铝背板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及性能可靠,具有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具体涉及一种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含铝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n型topcon、hjt等技术是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然而此类高效电池由于其浆料的特殊性,对封装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背板来讲,更低的水蒸气透过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行业内主流光伏背板均采用kpc/kpf/tpc、cpc结构,无论是kpc类的复合结构还是cpc类的双面涂布结构,其主要水蒸气阻隔来自于中间层的pet,而pet的水蒸气阻隔率只能做到2.0g·m2/day左右;这种等级的水蒸气阻隔率远不能满足n型topcon、hjt等高效电池的要求,因此开发低水汽透过率的背板对于单玻组件的封装很有必要。

2、目前的低水蒸气透过率的背板设计中,主流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镀siox的技术,已达到阻隔水汽的目的;其缺陷在于镀层与基层界面的结合力,尤其是在湿热老化后极易出现分层情况;另一种是采用复合铝箔的技术路线,这种方案难点在于铝箔的绝缘处理及其制备方法。

3、现有技术,如专利cn117238994a公开了铝背板、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铝背板包括沿铝背板厚度方向层叠的耐候层、阻水层、基体层和粘结层;阻水层包括开槽区域,开槽区域沿铝背板厚度方向在铝背板上的正投影为长条形,开槽区域沿第一方向贯穿阻水层,第一方向平行于阻水层所在平面;铝背板还包括背板孔,背板孔沿铝背板厚度方向贯穿铝背板;背板孔沿铝背板厚度方向在铝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开槽区域沿铝背板厚度方向在铝背板上的正投影内。该专利技术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背板孔处的引线与铝背板中的阻水层接触相连而导电,从而有利于改善铝背板的绝缘性能,有利于防止铝背板被大电流激穿,进而有利于降低光伏组件失效的风险,提升光伏组件的可靠性。专利cn217955876u公开了一种透明背板双面新型光伏组件,其中,透明背板包括透明外层、透明基材层和透明内层,透明外层采用氟材料膜,透明基材层采用复合型tpc透明背板,透明内层采用透明feve氟涂层膜;电池片采用通过焊带连接成无缝焊接电池串,电池片串间隙设有纵向反光膜,透明背板纵向中间位置具有若干个开孔,汇流带上安装有与连接电池片的焊带连接使得电池片形成完成的电路回路,同时汇流带从透明背板的开孔中引出与接线盒连接。但上述现有技术并未进一步探究电池背板的水汽透过性能。再如专利cn103066140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电池背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背面保护层、金属铝层、胶黏剂层和pet聚酯膜层,所述背面保护层为阳极氧化层或氟碳涂层。该电池背板具有较高的绝缘耐候性,同时成本较低。但该专利技术中产品的绝缘性能仍有待提高。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寻找一种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含铝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含铝背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含铝背板制备工艺简单,具有低水汽透过率、高效绝缘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涂层、铝箔、粘接层、中间层和第二涂层;

4、所述含铝背板开孔并贴片,开孔和贴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①确定含铝背板的开孔位置及大小,记为φ3,φ3的直径为r3;

6、②在含铝背板上开直径为r3+2×d1的圆孔φ1;

7、③将上贴片裁切成直径为r3+2×d2的圆片,将下贴片裁切成直径为r3+2×d3的圆片;

8、④在含铝背板上确定φ2、φ4位置及大小,φ2、φ4与φ1为同心圆,φ2的直径与上贴片直径相同,φ4的直径与下贴片直径相同,将上贴片粘贴在第一涂层上表面φ2位置,将下贴片粘贴在第二涂层下表面φ4位置;

9、⑤在粘贴好的上贴片和下贴片上开孔,孔的位置及大小与圆孔φ1相同;

10、其中,r3为8-18mm,d1≥10.4mm,d2≥d1+1mm,d3≥d1+1mm。

11、优选地,所述r3为10mm或12mm,所述d2为12mm或13mm,所述d3为13-16mm。

1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d1为11mm,所述d2为12mm,所述d3为15mm。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涂料均为含氟涂料,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为pet;所述粘接层的原料为胶水;所述铝箔为o态铝箔。

14、进一步地,所述含氟涂料购自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或常州威斯敦粘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优选为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为pf系列的含氟涂料;进一步优选为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为pf650的含氟涂料。

15、优选地,所述铝箔包括8006铝箔、8011铝箔、8011a铝箔、8079铝箔和801铝箔中的一种或多种。

16、优选地,所述胶水为聚氨酯胶水和/或丙烯酸胶水,购自上海维凯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铝箔的厚度为10-40μ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85-315μm。

18、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300μm。

19、进一步地,所述上贴片为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的复合结构,所述下贴片为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的复合结构。

20、进一步地,所述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依次堆叠。

21、进一步地,所述上贴片为8-20μm涂层、50-300μm pet、4-12μm胶水、8-15μm高阻隔pet和8-50μm压敏胶的复合结构,所述下贴片为4-12μm涂层、50-300μm pet、4-12μm胶水、8-15μm高阻隔pet和8-50μm压敏胶的复合结构。

22、优选地,上贴片中所述pet为50μm pet,下贴片中所述pet为250μm pet。

23、其中,50-300μm pet购自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或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选为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cy25r748或cy25r760的 pet;胶水、压敏胶购自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高阻隔pet购自三菱集团、可乐丽或广东万顺公司,优选为三菱集团型号为l、ls或hx的高阻隔pet。

24、进一步地,所述上贴片和下贴片的保护层均为离型膜。

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含铝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内层涂布:将涂料涂布在中间层下表面,得到材料a;

27、(2)铝箔复合:将铝箔与材料a的上表面复合,得到材料b;

28、(3)外层涂布:将涂料涂布在材料b的上表面,得到材料c;

29、(4)将材料c静置熟化、分切、电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涂层、铝箔、粘接层、中间层和第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涂料均为含氟涂料;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为PET;所述粘接层的原料为胶水;所述铝箔为O态铝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铝箔的厚度为10-40μ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85-3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片为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的复合结构,所述下贴片为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片为8-20μm涂层、50-300μmPET、4-12μm胶水、8-15μm高阻隔PET和8-50μm压敏胶的复合结构,所述下贴片为4-12μm涂层、50-300μm PET、4-12μm胶水、8-15μm高阻隔PET和8-50μm压敏胶的复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片和下贴片的保护层均为离型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2为12mm或13mm,所述d3为13-16m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含铝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涂布均包括微凹涂布、狭缝挤出涂布和逗号刮刀涂布中的一种;涂布的烘干温度为80-2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静置熟化包括常温静置和高温熟化工艺,所述高温熟化的温度为40-100℃,时间为12-36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涂层、铝箔、粘接层、中间层和第二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涂料均为含氟涂料;所述中间层的原料为pet;所述粘接层的原料为胶水;所述铝箔为o态铝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铝箔的厚度为10-40μ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6-10μm,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85-3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片为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的复合结构,所述下贴片为涂层、pet、胶水、高阻隔pet和压敏胶的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铝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贴片为8-20μm涂层、50-300μmpet、4-12μm胶水、8-15μm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张才王同心刘香安杨慧慧黄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