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430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包括:原子模型层用于建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元素模型层用于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模型,构建保障仿真模型;组合模型层用于通过定义元素模型层的配置与关系,构建出更高层级的仿真实体对象;组织模型层用于对元素模型层和组合模型层的进一步聚合,并表达现实中的各类保障相关组织机构或虚拟实体;体系模型层用于基于各类保障相关组织机构或虚拟实体,形成对整个装备保障体系的模型化表达。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义了装备保障体系仿真模型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机制,还明确了各个层次模型之间的组合与聚合关系,为该类仿真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型,也为相关专业建模与仿真技术平台的开发提供了功能参考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


技术介绍

1、装备综合保障的研究对象是装备本身和与之配套的装备保障系统,而装备保障体系仿真的研究对象是包含装备任务、装备体系和装备保障体系的整个装备使用与保障大系统。而装备保障体系是具有明确使命和任务的复杂军事系统,其根本使命是保证和保持军事作战体系中的装备体系执行作战和训练任务的能力。

2、装备保障体系是服务于军队装备体系的开放的复杂大系统,其在要素构成、内外部关系、工作机制、业务流程、行为活动等方面具有复杂大系统特征。

3、在构成要素方面,从广义角度来看,在整个军事作战体系中,凡是服务于装备和整个装备体系的使用、管理、维护、维修、供应、生产、训练、试验、战备等活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都属于装备保障体系要素的范畴。这些要素可以是人、物资、设备、装备、设施等实物性要素,也可以是信息、数据、制度、法规、条例、标准、流程、原则、想定等知识类要素。从狭义角度来看,装备保障体系要素主要包括与某类或某种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活动密切相关的那些人员、物质资源及保障模式、作业机制、规章制度要素等。建立要素行为模型是对装备保障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4、从内部关系方面,装备保障体系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指挥关系、业务关系、保障关系、影响关系、通信关系、流程关系等多种复杂关系;装备保障体系与外部的装备体系、作战指挥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之间也存在复杂的指挥、协同和保障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使得装备保障体系的内外部结构表现为动态的复杂网络结构。对装备保障体系的建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保障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

5、从行为特征方面看,由于各种规章、制度和规则性约束的存在,装备保障体系的各种要素既有大量确定性、计划性、线性行为,也有大量随机性、非线性行为,同时,体系中还存在大量决策实体和决策行为对体系行为的演化存在重要影响。从总体上看,装备保障体系的总体行为、运行效果、演化过程表现为各种要素个体行为的聚合和涌现。因此,对装备保障体系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应充分考虑体系的非线性特征,既要掌握体系局部行为特征,也要从整体上分析体系的运行规律。

6、根据所保障的对象的层次和规模,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具有层次性和伸缩性,根据其范围和功能可以表现为多个层次级别,如图1所示。

7、装备保障体系的复杂大系统特征要求对其分析和研究工作,必须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8、从建模研究的角度来看,装备保障体系是以基本保障要素为元素,经过组合、综合和优化而构成的层次化的系统总体,其构成如图2所示,它是由装备保障所需的物质资源(包括保障设备、工具、检测与诊断设备、保障设施、备件等)、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管理手段等组成的系统,其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保障过程控制、保障组织机构、保障制度规划、保障人员与训练、备件与消耗品、设备与设施、技术资料以及计算机资源等。

9、装备保障体系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为实现装备保障工作的目标,必须不断的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而且还必须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由于外部任务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装备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自适应系统,可以在不断变化的态势面前,通过结构重组和自我协调,以持续的高效率、低消耗和高质量去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10、对装备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评定保障体系的效能,以便不断修改和完善装备的保障体系,保证其与所服务的装备体系相互匹配、有效而经济地运行,以提高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和使用效能。而该体系的高效运行不仅仅依赖于各组成要素的简单组合,还包含装备保障流程、装备保障组织结构、装备保障人员以及装备保障资源的调度和优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该系统定义了装备保障体系仿真模型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机制,还明确了各个层次模型之间的组合与聚合关系,从而为该类仿真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型,也间接为相关专业建模与仿真技术平台的开发提供了功能参考标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包括:原子模型层、元素模型层、组合模型层、组织模型层和体系模型层;

4、所述原子模型层用于建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

5、所述元素模型层用于基于所述离散事件仿真模型,构建保障仿真模型;

6、所述组合模型层用于对所述元素模型层的有机组合,通过定义所述元素模型层的配置与关系,构建出更高层级的仿真实体对象;

7、所述组织模型层用于对所述元素模型层和所述组合模型层的进一步聚合,并表达现实中的各类保障相关组织机构或虚拟实体;

8、所述体系模型层用于基于各类保障相关组织机构或虚拟实体,进一步定义装备任务、装备体系及装备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和要求,形成对整个装备保障体系的模型化表达。

9、优选的,所述原子模型层包括:随机变量模型子层、关系模型子层、规则模型子层、事件模型子层、状态模型子层、消息模型子层和属性模型子层;

10、所述随机变量模型子层用于模拟各类随机性因素;

11、所述关系模型子层用于定义各类仿真实体之间关系;

12、所述规则模型子层用于定义一定的决策过程;

13、所述事件模型子层用于模拟各种事件的发生;

14、所述状态模型子层用于构建状态转移模型;

15、所述消息模型子层用于传递各种实体之间信息;

16、所述属性模型子层用于表征所有仿真实体所具有的基本属性。

17、优选的,所述元素模型层包括:任务阶段模型子层、故障模式模型子层、工作单元模型子层、保障人员模型子层、保障设备模型子层、保障装备模型子层、备品备件模型子层、保障工序模型子层、保障资料模型子层、保障工位模型子层、非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和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

18、所述任务阶段模型子层用于对装备使用任务进行描述;

19、所述故障模式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装备故障事件发生行为;

20、所述工作单元模型子层用于描述装备中各级工作单元的工作行为和状态转换过程;

21、所述保障人员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装备保障人员;

22、所述保障设备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装备保障设备行为;

23、所述保障装备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保障装备;

24、所述备品备件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装备维修保障所需备品备件的行为;

25、所述保障工序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装备保障工序的发生过程;

26、所述保障资料模型子层用于定义保障资料的基本信息;

27、所述保障工位模型子层用于描述和模拟保障工位的物理属性和保障活动行为;

28、所述非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子模型层、元素模型层、组合模型层、组织模型层和体系模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模型层包括:随机变量模型子层、关系模型子层、规则模型子层、事件模型子层、状态模型子层、消息模型子层和属性模型子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模型层包括:任务阶段模型子层、故障模式模型子层、工作单元模型子层、保障人员模型子层、保障设备模型子层、保障装备模型子层、备品备件模型子层、保障工序模型子层、保障资料模型子层、保障工位模型子层、非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和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工作单元包括:外场可更换单元LRU、车间可更换单元SRU和车间可更换子单元SSR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模型层包括:任务剖面模型子层、装备系统模型子层、保障班组模型子层、保障设施模型子层和保障流程模型子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模型层包括:装备任务模型子层、装备使用机构模型子层、装备管理站模型子层、供应保障机构模型子层、勤务保障分队模型子层、维修保障机构模型子层、装备保障指挥机构模型子层、非计划性保障活动模型子层、计划性保障活动模型子层和保障关系模型子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复杂行为包括:维修保障活动、保障资源调度、保障任务调度、保障活动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模型层包括:装备任务想定模型子层、装备体系模型子层、装备保障体系模型子层和装备保障体系想定模型子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子模型层、元素模型层、组合模型层、组织模型层和体系模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模型层包括:随机变量模型子层、关系模型子层、规则模型子层、事件模型子层、状态模型子层、消息模型子层和属性模型子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元素模型层包括:任务阶段模型子层、故障模式模型子层、工作单元模型子层、保障人员模型子层、保障设备模型子层、保障装备模型子层、备品备件模型子层、保障工序模型子层、保障资料模型子层、保障工位模型子层、非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和计划性保障任务模型子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备保障体系建模与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工作单元包括:外场可更换单元lru、车间可更换单元sru和车间可更换子单元ssru。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海杜海东边云龙王佳胡亚俊徐丹刘福胜申莹李羚玮谭玉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