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和水陆两栖飞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和水陆两栖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18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和水陆两栖飞机,包括尾翼组件、操纵杆和排水组件,尾翼组件设置于飞机机体尾部,尾翼组件包括翼面和舵面,舵面转动连接于翼面尾部,翼面内部为密封腔体且开设操纵孔和导流孔,操纵杆从机体延伸进入密封腔体、穿设操纵孔并连接于舵面,操纵杆用于操纵舵面相对于翼面转动,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柔性的活动套,活动套设于密封腔体内,活动套第一端与操纵孔密封对接、第二端套在操纵杆外,排水管位于密封腔体内,排水管第一端通过导流孔伸出翼面的外部、第二端与活动套第二端连通,活动套第二端仅与排水管第二端连通。水陆两栖飞机包括上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两栖飞机尾翼腔体操纵机构的渗水和排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和水陆两栖飞机


技术介绍

1、水陆两栖飞机是一种可以在陆地以及水面滑行的飞机,此类飞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在水面进行滑行时,飞机在水线以下结构的密封性问题,以保证飞机进水而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2、针对密封性问题往往采用飞机专用密封胶对结构部件进行密封处理,但飞机的用于控制机翼偏转舵面的操纵机构为运动部件,此处机构的只能采用动密封或者允许一定量的渗水。针对操纵机构渗入飞机各个密封腔体的渗水一般可以采用抽水设备抽取并排出飞机外,但此类设备不仅增加飞机重量和能耗,增加飞机制造成本,并且一般只能对靠近机身中部位置的密封腔体进行抽水工作,远离机身的飞机尾部舵面密封腔体内部空间小则很难布设抽水系统。

3、因此需要一种手段来解决两栖飞机尾翼腔体操纵机构的渗水和排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两栖飞机尾翼腔体操纵机构的渗水和排水问题的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两栖飞机尾翼腔体操纵机构的渗水和排水问题的水陆两栖飞机。

3、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提供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包括尾翼组件,尾翼组件设置于飞机机体的尾部,尾翼组件包括翼面和舵面,舵面转动连接于翼面尾部,还包括操纵杆和排水组件,翼面内部为密封腔体,翼面开设操纵孔和导流孔,操纵杆从机体延伸进入密封腔体、穿设操纵孔并连接于舵面,操纵杆用于操纵舵面相对于翼面转动,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柔性的活动套,活动套设置在密封腔体内,活动套的第一端与操纵孔密封对接,活动套的第二端套在操纵杆外,排水管位于密封腔体内,排水管的第一端通过导流孔伸出翼面的外部,排水管的第二端与活动套的第二端连通,活动套的第二端仅与排水管的第二端连通。

4、由上述方案可见,操纵杆为运动结构,活动套的密封结构存在渗水的可能,通过在活动套上设置排水管,并将排水管的第一端从导流孔引出至飞机外部,水经过此处密封的活动套时可以流入排水管,并可由排水管引导至外部排出,不仅可在飞机离开水面后自动清空集聚在活动套的技术,还能够大大减少水对此处密封结构的压力,提高尾部翼面密封腔体的密封性。由于该结构占用空间小,并且无需布置复杂的抽水系统和抽水管路,能够降低飞机自重,并且降低制造成本,十分适合小型的水陆两栖飞机。

5、优选的方案是,活动套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操纵孔的四周、第二端包裹并密封操纵杆的杆壁以及排水管的管壁,活动套的第二端可随着操纵杆共同活动。

6、由此可见,活动套为柔性套,可以跟随操纵杆的运动的同时保证与操纵孔和排水管、操纵杆的密封性,降低渗水风险。

7、进一步的方案是,活动套的至少一部分为波纹管。

8、由此可见,波纹管在保证活动套活动的自由度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9、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水管位于密封腔体内的至少一部分为软性管体。

10、由此可见,排水管第一端固定于位置不变的导流孔,第二端固定于运动的操纵杆和活动套的第二端,至少一部分为软性管体可以保证排水管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随着操纵杆活动。

11、进一步的方案是,活动套的第一端通过密封胶粘接于操纵孔的四周、第二端与操纵杆的杆壁以及排水管的管壁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12、由此可见,通过密封胶粘接操纵孔和活动套第一端并通过密封胶填充活动套第二端和操纵杆杆壁、排水管管壁可以降低渗水风险。

13、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水管的第二端的端部与活动套的第二端填充的密封胶在活动套内的一侧平齐。

14、由此可见,若排水管的第二端高出活动套的第二端填充的密封胶在活动套内的一侧过多,冲入活动套的水流的压力将直接冲击活动套第二端和排水管第二端的结合点,而不能及时地经由排水管口泄压,长期可能造成活动套老化,防渗水能力将大大降低。

15、进一步的方案是,操纵孔设于翼面靠近舵面的尾部,导流孔设于翼面的侧壁。

16、由此可见,导流孔设于与操纵孔不同的平面,能够有不同的水压差,水流可以更方便地在排水管中流动。

17、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水管的第一端套设有套环,套环设有安装孔并通过安装孔螺接于翼面侧壁。

18、由此可见,通过套环可将排水管紧固地固定于翼面侧壁,以应对两栖飞机复杂的飞行环境。

19、进一步的方案是,活动套和排水管的材质均为硫化橡胶。

20、由此可见,硫化橡胶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化学稳定性较高,能够适应两栖飞行环境。

21、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提供的水陆两栖飞机包括上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包括尾翼组件,所述尾翼组件设置于飞机机体的尾部,所述尾翼组件包括翼面和舵面,所述舵面转动连接于所述翼面尾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操纵孔的四周、第二端包裹并密封所述操纵杆的杆壁以及所述排水管的管壁,所述活动套的第二端可随着所述操纵杆共同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的至少一部分为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的至少一部分为软性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的第一端通过密封胶粘接于所述操纵孔的四周、第二端与所述操纵杆的杆壁以及所述排水管的管壁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第二端的端部与所述活动套的第二端填充的所述密封胶在所述活动套内的一侧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孔设于所述翼面靠近所述舵面的尾部,所述导流孔设于所述翼面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第一端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设有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安装孔螺接于所述翼面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和所述排水管的材质均为硫化橡胶。

10.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包括尾翼组件,所述尾翼组件设置于飞机机体的尾部,所述尾翼组件包括翼面和舵面,所述舵面转动连接于所述翼面尾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操纵孔的四周、第二端包裹并密封所述操纵杆的杆壁以及所述排水管的管壁,所述活动套的第二端可随着所述操纵杆共同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的至少一部分为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的至少一部分为软性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水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的第一端通过密封胶粘接于所述操纵孔的四周、第二端与所述操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菊红刘东辉刘国庆石晓龙王延涛胡海波王可涵田莉萍朱星宇陈海川王梁卜红岩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