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405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圈定不稳定区域范围;步骤S2:确定重点监测部位;步骤S3:网络状布置微芯桩及测缝计;步骤S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危岩体安全监测技术指标及阈值;步骤S5:通过微芯桩与测缝计的协同观测数据实现智能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较佳地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工程,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露天开采是矿产资源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露天矿边坡受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以及外界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加之企业长期以来不注重有效的管理,并且在安全投入方面存在严重短缺等问题,致使各类灾害事故特别是滑坡(崩塌)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员工、设备及周边的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隐患,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灾害预警,是边坡治理、安全保障和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然而大型露天矿山地形复杂、观测条件困难、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的、单一的监测手段均难以奏效。因此通过稳定可靠的通讯网络、快速自动的数据处理和智能综合的分析模块,是实现矿山滑坡智能监测和智能应急的关键。

2、微芯桩是一种高精度、低功耗、工业级的mems传感器,可实现对振动频率、冲击加速度、倾角、倾向以及三轴加速度等监测指标的主动采集、计算、分析与传输并且嵌入安全失稳预警模型,实现对被测结构体的指标预警、安全预警及失稳预警。测缝计由进口钢弦、激振电磁线圈、滑动测杆、后端座、护管和电缆组成,当被测结构物发生变形时将会带动测缝计变化,测缝计根据频率来标定位移,从而由485通讯接口传输至读数装置,即可测出被测结构物的变形量。但是,目前没有将微芯桩和测缝计结合实时智能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通过网络状布置微芯桩与测缝计对边坡上不稳定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微芯桩与测缝计的协同观测数据实现智能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为露天采矿提供安全保障。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圈定不稳定区域范围;

4、步骤s2:确定重点监测部位;

5、步骤s3:网络状布置微芯桩及测缝计;

6、步骤s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危岩体安全监测技术指标及阈值;

7、步骤s5:通过微芯桩与测缝计的协同观测数据实现智能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

8、作为优选,步骤s1中,不稳定区域范围为岩土体在地质应力作用下,产生节理、裂隙或断裂,完整性受到破坏,甚至破裂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块体的范围。

9、作为优选,步骤s2中,重点监测部位为地质条件差,变形大,并有断层、裂隙、危岩体的部位,或者边坡坡度高、稳定性差的部位,或者在结构上有代表性的部位。

10、作为优选,步骤s3中,在重点监测部位选择布置微芯桩和测缝计,并且微芯桩和测缝计的安装部位整体呈网状能基本覆盖不稳定区域。

11、作为优选,步骤s4中,阈值的确定方法为:根据不稳定区域的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确定阈值。

12、作为优选,步骤s4中,安全监测技术指标包括水平倾角x、水平倾角y、水平倾角z、倾斜角度、振动冲击加速度x、振动冲击加速度y、振动冲击加速度z、振动冲击合加速度、裂缝张开度。

13、作为优选,步骤s5中,协同观测数据包括:

14、1)有一项指标超过第一个阈值但未到第二个阈值为蓝色预警;

15、2)有一项指标超过第二个阈值但未到第三个阈值黄色预警;

16、3)有一项指标超过第三个阈值但未到第四个阈值橙色预警;

17、4)有一项指标超过第四个阈值为红色预警。

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通过网络状布置微芯桩与测缝计对边坡上不稳定区域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并根据微芯桩与测缝计的协同观测数据实现智能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为实现矿山滑坡智能监测和智能应急提供了数据支撑,从而为露天采矿提供了安全保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不稳定区域范围为岩土体在地质应力作用下,产生节理、裂隙或断裂,完整性受到破坏,甚至破裂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块体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重点监测部位为地质条件差,变形大,并有断层、裂隙、危岩体的部位,或者边坡坡度高、稳定性差的部位,或者在结构上有代表性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重点监测部位选择布置微芯桩和测缝计,并且微芯桩和测缝计的安装部位整体呈网状能基本覆盖不稳定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阈值的确定方法为:根据不稳定区域的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确定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安全监测技术指标包括水平倾角x、水平倾角y、水平倾角z、倾斜角度、振动冲击加速度x、振动冲击加速度y、振动冲击加速度z、振动冲击合加速度、裂缝张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协同观测数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不稳定区域范围为岩土体在地质应力作用下,产生节理、裂隙或断裂,完整性受到破坏,甚至破裂分割成支离破碎的块体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重点监测部位为地质条件差,变形大,并有断层、裂隙、危岩体的部位,或者边坡坡度高、稳定性差的部位,或者在结构上有代表性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监测评价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重点监测部位选择布置微芯桩和测缝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帆李彪徐奴文肖培伟钱洪建林开盛陈敏易雷张云峰项杰杨勋林鑫姚垒赖军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