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利用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利用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82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包括:对油层中存在上下层连通关系的层位进行合层,根据所述合层的沉积微相类型所述合层的渗透率值;提取地质建模结果中的水平渗透率场及油藏数值模拟层位和井点网格坐标信息,在所述水平渗透率场中,在所述合层的井点网格不超过半个井距网格范围内赋所述渗透率值,其余网格赋零值,得到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场;解决现有油藏数值模拟中模拟层位之间的纵向渗透率都是根据水平渗透率进行赋值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油藏工程中油层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具体的是油层纵向渗透率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本节中的陈述只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2、现有的油层地质研究手段对层位的纵向渗透率一直没有给出确定的数值,所以在油藏数值模拟中模拟层位之间的纵向渗透率赋值问题一直都是根据油藏工程师对区块的了解和经验赋值,通常都是水平渗透率的一个百分数。这种赋值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3、油层的水平渗透率和纵向渗透率分布不同,不同的油层组和油层单元之间的渗透率纵向分布规律也不一样,根据水平渗透率场来给纵向渗透率场整体赋值一方面没有考虑到油层单元之间的连通关系,还有纵向渗透率本身就比水平渗透率差很多,这样整体赋值相当于增加了模拟层位之间纵向间的连通关系,导致某些模拟层在进行历史拟合过程中被过分开采,水淹严重,进而影响某些丼、井网甚至区块模拟结果。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确定方法,解决现有油藏数值模拟中模拟层位之间的纵向渗透率都是根据水平渗透率进行赋值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包括:

3、对油层中存在上下层连通关系的层位进行合层,根据所述合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得到所述合层的渗透率值;

4、提取地质建模结果中的水平渗透率场及油藏数值模拟层位和井点网格坐标信息,在所述水平渗透率场中,在所述合层的井点网格不超过半个井距网格范围内赋所述渗透率值,其余网格赋零值,得到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场。

5、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确定上下层连通关系的方法是:

6、获取地质建模所用模拟井的各单井沉积单元细分层数据库文件,对所述数据库文件中上下沉积单元属于同一砂岩的层位即确定为存在上下层连通关系。

7、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平渗透率场中寻找存在合层的井点网格的方法,包括:

8、在所述水平渗透率场中根据存在合层的单井沉积单元细分层数据库文件中的井名和单元名称找到井名文件中所述合层对应的各个井点的网格坐标。

9、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利用建模软件进行所述地质建模。

10、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建模软件是petrel软件。

11、本公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公开方法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和油藏地质信息,根据钻井地质信息库中的小层分析结果,把存在上下层连通关系的层位进行合层,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的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渗透率的属性建模,得到了数模纵向渗透率场,使得油藏数值模拟中垂向连通关系更加准确,从而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剩余油的富集区,为剩余油的开发调整提供指导方向,有效克服以往根据水平渗透率场给垂向渗透率场整体赋值,结果是增加了模拟层位垂向间的连通关系,导致某些模拟层在进行历史拟合过程中被过分开采,水淹严重,进而影响某些丼、井网甚至区块模拟结果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上下层连通关系的方法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渗透率场中寻找存在合层的井点网格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上下层连通关系的方法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油层纵向连通关系赋地质模型纵向渗透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艳明李本生匡铁李佳蕙唐万全石亮刘新荣贺联勤李椋楠何鑫王青振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