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77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6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涉及电动三轮车前减震技术领域,包括方向轴,所述方向轴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前后两侧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方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个套块和两个滑杆,所述套块的顶部与滑杆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左右两部活动套接。本实用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通过遇到颠簸时,滑杆在套块的内壁滑动,使滑杆底端固定连接的弹簧一收缩,同时使弹簧二收缩,由此将颠簸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吸收,降低电动三轮车颠簸时受到的影响,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特别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因其是前单轮,后两轮的车体结构,所以前轮不仅要承载重量,还要控制前轮的左右偏摆、控制方向。为了提高三轮车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驾驶三轮车的舒适性,在三轮车的前轮连接处均设有减震器结构。

2、例如公告号为cn21828800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叉减震缓冲结构,两个叉管的上端分别连接一底盒的两侧,底盒内转动连接所述套管,转动连接处的旁侧的底盒内设置有压簧,该压簧用于套管和底盒之间的减震和缓冲。本技术中,通过套管、底盒、转动轴和压簧的相互配合,在两侧叉管传递地面的颠簸震动时,压簧的不断的压缩和复位对该颠簸震动进行了减震和缓冲,使向把立、把横传递的颠簸震动大幅降低,而且上述结构装配简便、能用密封盖封闭,不会出现现有技术的影响其他安装结构和易堆积、腐蚀的问题,既有减震缓冲的效果,还降低了用户的采购、维护成本。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的电动三轮车前叉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较差,导致电动三轮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行走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晃动,同时现有技术的减震装置和电动三轮车的前方向轴连接较为麻烦,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包括方向轴,所述方向轴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前后两侧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方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个套块和两个滑杆,所述套块的顶部与滑杆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左右两部活动套接,所述套块底部的左右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泥板。

4、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前后两端的外壁均搭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端与固定板顶端的前后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的外形为圆弧形。

5、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壁与固定板上表面的内壁插接。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左右两端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与固定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位置位于定位块与定位块之间。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搭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前后两部与滑杆的顶部活动套接。

8、优选的:所述套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滑杆的底部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套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顶端与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顶端与垫片的底端搭接。

10、优选的:所述滑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底端与固定板顶端的左右位置搭接,所述滑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防尘波纹套。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实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通过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的定位块与固定板的内壁插接,同时使固定块的外壁与防护板的内壁插接,使固定块左右两侧的内壁与固定板的外壁活动套接,当定位块的外壁完全与固定板的内壁插接,通过螺栓将固定块与固定板进行固定,由此起到了快速固定的效果。

13、2、本实用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当遇到颠簸时,滑杆在套块的内壁滑动,使滑杆底端固定连接的弹簧一收缩,同时使弹簧二收缩,由此将颠簸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吸收,降低电动三轮车颠簸时受到的影响,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包括方向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轴(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前后两侧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块(21)和固定板(23),所述固定块(21)的顶端与方向轴(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两个套块(31)和两个滑杆(32),所述套块(31)的顶部与滑杆(32)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滑杆(32)的顶部与固定板(23)的左右两部活动套接,所述套块(31)底部的左右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泥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前后两端的外壁均搭接有防护板(24),所述防护板(24)的底端与固定板(23)顶端的前后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24)的外形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的底端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块(22),所述定位块(22)的外壁与固定板(23)上表面的内壁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左右两端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栓(25),所述螺栓(25)的外壁与固定板(23)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25)的位置位于定位块(22)与定位块(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3)的底部搭接有垫片(26),所述垫片(26)的前后两部与滑杆(32)的顶部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3),所述密封圈(33)的内壁与滑杆(32)的底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块(3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弹簧一(34),所述弹簧一(34)的顶端与滑杆(3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块(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5),所述弹簧二(35)的顶端与垫片(26)的底端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37),所述螺母(37)的底端与固定板(23)顶端的左右位置搭接,所述滑杆(32)的外壁活动套接有防尘波纹套(3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包括方向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轴(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前后两侧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块(21)和固定板(23),所述固定块(21)的顶端与方向轴(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两个套块(31)和两个滑杆(32),所述套块(31)的顶部与滑杆(32)的底部活动套接,所述滑杆(32)的顶部与固定板(23)的左右两部活动套接,所述套块(31)底部的左右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泥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前后两端的外壁均搭接有防护板(24),所述防护板(24)的底端与固定板(23)顶端的前后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24)的外形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的底端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定位块(22),所述定位块(22)的外壁与固定板(23)上表面的内壁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前减震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廖宏赖莉珍谢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泰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