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339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河流各个位置的参数进行检测;数据分析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对河流的各个位置进行风险评估;交互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数据采集模块的采集的数据并且对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显示,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对河流的各种参数进行采集的采集模块,保证可以对河流的实时状态进行收集,然后将对应的参数信息反馈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对河流的各个位置的进行风险评估,实现对河流的自然灾害发生风险的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河流水文监测数据中,含沙量是一项重要监测数据,通过河流含沙量数据的分析,可以获知关于气候、环境等重要情报,例如汛期、降雨强度、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概况。基于上述,含沙量的监测和数据处理是一项基础的水文测报项目。

2、现有技术中,在对河流的泥沙进行监测时,其功能单一,只能单一的对河流内部的泥沙含量进行监测,但是对于后续对河流的状态缺少评估系统,不能对河流存在的水土流失风险和各种的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智能化较低。

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可以通过设置对河流的各种参数进行采集的采集模块,保证可以对河流的实时状态进行收集,然后将对应的参数信息反馈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对河流的各个位置的进行风险评估,实现对河流的自然灾害发生风险的监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河流各个位置的参数进行检测,检测的参数至少包括是否下雨、下雨位置、河流两侧的植被覆盖率和河流的千米落差值;数据分析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对河流的各个位置进行风险评估;交互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数据采集模块的采集的数据并且对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进行显示,所述交互模块还包括人工输入单元,用于人工输入数据并且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修正。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分析步骤如下:

4、s1、数据采集,人工通过交互模块输入标准千米落差下限值h1、标准千米落差上限值h2和标准植被覆盖率l,然后数据采集模块对是否下雨、下雨位置、河流的真实千米落差值h0和河流两侧的真实植被覆盖率l0进行采集;

5、s2、数据分析和评估,数据分析模块获取s1步骤中获取的各种参数信息,然后将各种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并且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对河流进行划分的河段评估;

6、s3、风险预警,检测河道上对应的下雨位置,然后根据下雨的位置对河道的各个河段存在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预警;

7、s4、结果展示,将河流的各个划分的河段信息进行整理,并将每个划分的河段位置的风险等级和预警信息通过交互模块进行展示。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在s2步骤中,数据的处理步骤如下:

9、s2.1,将河流的河道每千米划分一个河段,获取河流每个河段的真实千米落差值h0,通过将真实千米落差值h0与标准千米落差下限值h1和标准千米落差上限值h2进行对比,将每个河段进行初始风险评估,并将每个河段划分到高风险段、中风险段和低风险段;

10、s2.2,通过进一步分析对应河段的前一个河段的真实千米落差值h0,通过将该河段的真实千米落差值h0与标准千米落差下限值h1和标准千米落差上限值h2进行对比,对高风险段的河段进行风险等级调整;

11、s2.3,通过对高风险段的前一个河段的两侧的真实植被覆盖率l0进行分析,通过真实植被覆盖率l0与标准植被覆盖率l进行对比,同时对植被覆盖的位置进行分析,对河端的风险等级进行修正。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在步骤s2.1中:

13、当h0≥h2时,此时河段的落差大,对应的河段划分到低风险段;

14、当h1<h0<h2时,对应的河段划分到中风险段;

15、当h0≤h1时,此时河段的落差小,泥沙沉积,对应的河段划分到高风险段。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在步骤s2.2中:

17、当h0≥h2时,对应的高风险段河段的风险等级保留在高风险段;

18、当h1<h0<h2时,对应的高风险段河段的风险等级修正到中风险段;

19、当h0≤h1时,对应的高风险段河段的风险等级修正到低风险段。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在步骤s2.3中:

21、当对应高风险段的前一个河段的河道不存在弯曲时,此时只需要对比河道两侧的真实植被覆盖率l0和标准植被覆盖率l,当l≤l0时,此时的对应高风险段的风险等级修正到中风险段,当l>l0时,此时对应的高风险段的河段保持原有的风险等级;

22、当对应高风险段的前一个河段存在弯曲状态时,此时首先判断河道的两侧是否为冲刷侧,然后根据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对对应高风险段的风险等级进行修正。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当对应高风险段的前一个河段存在弯曲河道时,此时对弯曲河段的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1和非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2进行采集,首选对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1与标准植被覆盖率l进行对比:

24、当l01>1.5l时,对比非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2和标准植被覆盖率l,当l02≥l时,此时对应高风险段的河段风险等级由高风险段直接修正到低风险段,当l02<l时,此时对应高风险段的河段风险等级由高风险段修正到中风险段;

25、当l01≤1.5l时,此时对应高风险段的河段风险等级保持在高风险段,同时将对应的弯曲河段直接调整到高风险段。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在步骤s3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对全河道的各个位置的天气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存在河段处于下雨状态时,确定下雨位置对应的河段,此时将对应河段及其下游部分的河段进行风险等级展示,对高风险段进行预警,并且通过交互模块对河道的河段的风险等级反馈到人工通道。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真实千米落差值h0=h/l,其中h为高度差,l为河道的水平距离且单位为千米,标准千米落差下限值h1、标准千米落差上限值h2和标准植被覆盖率l的值均可以通过交互模块进行调整。

28、综上,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是:

29、1、通过设置一种可以对河流的各种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的模块,保证可以对河流不同的河段的含沙量进行监测,通过对河流的参数进行分析,实现对河流的含泥沙量进行预测,保证对河流的泥沙含量进行监测;

30、2、通过设置一种对河流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对河流的地势等各种参数进行监测,保证对河流发生自然灾害风险较大的位置进行高风险预警,实现河流的自动化监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系统的分析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数据的处理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对应高风险段的前一个河段存在弯曲河道时,此时对弯曲河段的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1和非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2进行采集,首选对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1与标准植被覆盖率L进行对比: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对全河道的各个位置的天气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存在河段处于下雨状态时,确定下雨位置对应的河段,此时将对应河段及其下游部分的河段进行风险等级展示,对高风险段进行预警,并且通过交互模块对河道的河段的风险等级反馈到人工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真实千米落差值H0=h/l,其中h为高度差,l为河道的水平距离且单位为千米,标准千米落差下限值H1、标准千米落差上限值H2和标准植被覆盖率L的值均可以通过交互模块进行调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系统的分析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数据的处理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流泥沙含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对应高风险段的前一个河段存在弯曲河道时,此时对弯曲河段的冲刷侧真实植被覆盖率l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伟衣学军董明明姜松燕窦英伟高凤仪孔涛李子浩李军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文计量检定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