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19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3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包括防护筒体和加固支撑头,还包括辅助限位机构、液体收集机构和河道坡口防护机构,辅助限位机构和液体收集机构均设于防护筒体的内腔,河道坡口防护机构设于防护筒体的外壁,防护筒体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内腔设有连接块,安装框架内壁的底部设有第一铁氧体磁铁,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第二铁氧体磁铁,连接块的外壁设有L型限位杆,L型限位杆的另一端设于加固支撑头的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精确定位和固定加固支撑头,液体收集机构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河道坡口防护机构能够对河道坡口进行处理和保护,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水利工程中,为了满足防渗、抗冲等要求,需对堤防、溢洪道、渠道的边坡或岸墙进行护砌,护砌型式有混凝土板护坡、浆砌石护坡、混凝土挡土墙、浆砌石挡土墙等。

2、现有的部分装置在河道护坡的工作中,对于河道坡口的稳定性处理还不够理想,在插桩过程中,由于河道的特性,河道坡口可能会因为扰动而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坍塌和塌陷,导致施工效果下降或者产生安全隐患。

3、同时在插桩过程中,液体会从河道坡口渗漏出来,随着水流的增多,会对装置整体造成不稳定性,现有的护孔装置对于水流渗漏的控制还存在问题,水流的渗漏不仅影响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基于以上的
技术介绍
,该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的设计目标是结合河道的特点和水利施工的需求,解决河道坡口不稳定、液体渗出和孔洞坍塌等问题,提高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引入辅助限位机构、液体收集机构和河道坡口防护机构等组件,该装置能够实现加固支撑头的准确定位和固定、收集和处理液体、加固和稳定河道坡口等功能。

3、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包括防护筒体和加固支撑头,还包括辅助限位机构、液体收集机构和河道坡口防护机构,所述辅助限位机构和液体收集机构均设于防护筒体的内腔,所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设于防护筒体的外壁。

5、所述辅助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框架、第一铁氧体磁铁、第二铁氧体磁铁、连接块和l型限位杆,所述防护筒体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腔设有连接块,所述安装框架内壁的底部设有第一铁氧体磁铁,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有第二铁氧体磁铁,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设有l型限位杆,所述l型限位杆的另一端设于加固支撑头的外壁。

6、所述防护筒体的内腔设有分隔柱板,所述分隔柱板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分别设有抽液泵控制按钮和控温棒控制按钮。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隔柱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所述分隔柱板的内腔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外壁的两侧均设有弹性伸缩杆,两组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均设于分隔柱板的内壁,所述限位挡板的尺寸大于限位孔。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体收集机构包括抽水泵和回流管,所述抽水泵设于防护筒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设于分隔柱板的内部。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泵与抽液泵控制按钮之间通过传导线电性控制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包括抽液泵、输液管、隔断板、连接管、涂液板、控温棒和涂料喷头,所述防护筒体的内腔设有隔断板,所述抽液泵设于隔断板的内部,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筒体的外侧并连接于涂液板,所述涂液板外壁的中间设有控温棒,所述控温棒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组涂料喷头。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温棒与控温棒控制按钮之间通过传导线电性控制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筒体的底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抽液泵、控温棒和抽水泵分别通过传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控制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把手,两组所述辅助把手的外壁均设有防护纹。

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筒体的内腔设有底板,所述抽液泵设于底板的顶部。

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筒体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相适配的除砂网。

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外壁绕设有相适配的辅助弹簧,所述固定孔内壁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设有相适配的缠绕式辅助连接弹簧,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触碰块。

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7、由于水利河道护坡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使用不同尺寸规格的加固支撑头,当本专利技术更换后的加固支撑头安装于防护筒体的顶端,第一铁氧体磁铁和第二铁氧体磁铁产生磁场,利用磁力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作用,实现限位和控制加固支撑头的位置,当l型限位杆接近或接触到第一铁氧体磁铁时,由于磁力的作用,产生吸引力将其限位并保持在特定位置,当需要解除限位时,将l型限位杆靠近或接触到第二铁氧体磁铁,由于磁力的排斥作用,限位杆会被推开,对加固支撑头提供较好地防护作用,减少插入泥土时的冲击和振动,保护装置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避免在护坡过程中发生偏移或摇动。

18、在装置插入河道泥土时,经常会遇到河道坡口破裂导致液体流出的情况。为了避免液体的增多给插桩作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本专利技术采用分隔柱板用于收集注入河道坡口的液体,随着液体增多,其流动性将会对触碰块施加压力,一旦触碰块接触到抽液泵和控温棒的按钮,装置将自动开启抽液泵和控温棒,从而实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的自主启动,后续工作可以通过抽水泵将分隔柱板内部多余的液体抽出至防护筒体的底部,以便后期处理和排放,从而保持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通过这种方式,本装置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液体溢出对施工造成的影响,还能够自动控制河道坡口防护机构的运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保持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19、本专利技术采用涂液板和涂料喷头,以实现在河道坡口上均匀施加润滑材料,通过引入控温棒的低温控制机制,使该装置能够适应地下的环境条件,有效地增强和保护河道坡口的稳定性,从而显著提升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水平。此外,该装置能够保护插桩周围的土壤不会塌方或坍塌,它可以增加河道坡口的稳定性,避免因河道坡口塌方而影响插桩质量和施工安全。

20、综上所述该装置的优势在于辅助限位机构可实现精确定位和固定加固支撑头,液体收集机构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河道坡口防护机构能够对河道坡口进行处理和保护,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1、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包括防护筒体(1)和加固支撑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限位机构(34)、液体收集机构(35)和河道坡口防护机构(36),所述辅助限位机构(34)和液体收集机构(35)均设于防护筒体(1)的内腔,所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36)设于防护筒体(1)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柱板(5)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6),所述分隔柱板(5)的内腔设有限位挡板(8),所述限位挡板(8)外壁的两侧均设有弹性伸缩杆(7),两组所述弹性伸缩杆(7)的另一端均设于分隔柱板(5)的内壁,所述限位挡板(8)的尺寸大于限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机构(35)包括抽水泵(30)和回流管(31),所述抽水泵(30)设于防护筒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抽水泵(30)的输出端设有回流管(31),所述回流管(31)的另一端设于分隔柱板(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30)与抽液泵控制按钮(20)之间通过传导线电性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36)包括抽液泵(22)、输液管(23)、隔断板(24)、连接管(25)、涂液板(27)、控温棒(28)和涂料喷头(29),所述防护筒体(1)的内腔设有隔断板(24),所述抽液泵(22)设于隔断板(24)的内部,所述抽液泵(22)的输出端设有输液管(23),所述输液管(2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筒体(1)的外侧并连接于涂液板(27),所述涂液板(27)外壁的中间设有控温棒(28),所述控温棒(28)的两侧均设有若干组涂料喷头(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棒(28)与控温棒控制按钮(21)之间通过传导线电性控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体(1)的底部设有控制面板(33),所述抽液泵(22)、控温棒(28)和抽水泵(30)分别通过传导线与控制面板(33)电性控制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3)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把手(32),两组所述辅助把手(32)的外壁均设有防护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体(1)的内腔设有底板(26),所述抽液泵(22)设于底板(26)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体(1)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组通孔(3),所述通孔(3)的内部设有相适配的除砂网(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2)的顶部设有阻尼杆(14),所述阻尼杆(14)的外壁绕设有相适配的辅助弹簧(15),所述固定孔(16)内壁的底部设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外壁设有相适配的缠绕式辅助连接弹簧(17),所述支撑杆(18)的顶端设有触碰块(1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包括防护筒体(1)和加固支撑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限位机构(34)、液体收集机构(35)和河道坡口防护机构(36),所述辅助限位机构(34)和液体收集机构(35)均设于防护筒体(1)的内腔,所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36)设于防护筒体(1)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柱板(5)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组限位孔(6),所述分隔柱板(5)的内腔设有限位挡板(8),所述限位挡板(8)外壁的两侧均设有弹性伸缩杆(7),两组所述弹性伸缩杆(7)的另一端均设于分隔柱板(5)的内壁,所述限位挡板(8)的尺寸大于限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机构(35)包括抽水泵(30)和回流管(31),所述抽水泵(30)设于防护筒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抽水泵(30)的输出端设有回流管(31),所述回流管(31)的另一端设于分隔柱板(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30)与抽液泵控制按钮(20)之间通过传导线电性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设计用河道护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坡口防护机构(36)包括抽液泵(22)、输液管(23)、隔断板(24)、连接管(25)、涂液板(27)、控温棒(28)和涂料喷头(29),所述防护筒体(1)的内腔设有隔断板(24),所述抽液泵(22)设于隔断板(24)的内部,所述抽液泵(22)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傅辉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