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软包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770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0
本技术属于电池壳技术领域,尤其是锂电池软包壳体,针对现有的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冷却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冷却盒、软壳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盒的内部呈竖直设置有多个软壳,软壳的内部呈间隔设置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盒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冷却盒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供液泵;用于进行供电的软壳内部设置有呈叶片状的电池,软壳的一端贯穿冷却盒的内部,且冷却盒的一侧开设有与软壳对应的贯穿孔;用于进行冷却的冷却管呈往复弯曲位于冷却盒的内部,且冷却管的两端都通过冷却盒远离软壳的一侧面贯穿到外部。本技术具有方便进行多方位冷却,便于控制流速避免中心流速过快,浪费冷却液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壳体,尤其涉及锂电池软包壳体


技术介绍

1、软包电池,铝塑膜变形空间较大,不像钢壳铝壳电芯那样热失控时候会发生爆炸;壳体是一层铝塑膜,重量轻,相同尺寸规格相比,容量更大,循环过程中对内部结构产生的机械应力小,极耳位置充裕,充放电过程中,热量分布均匀。

2、在进行充放电使用时,电池会产热极大的热量,需要进行冷却释放,因此对于电动汽车上使用时,就需要做好电池包内部的冷却处理,需要很好的对其进行冷却,避免热量集中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的锂电池软包壳体,解决了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冷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锂电池软包壳体,包括冷却盒、软壳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盒的内部呈竖直设置有多个软壳,软壳的内部呈间隔设置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盒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冷却盒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供液泵;

4、用于进行供电的软壳内部设置有呈叶片状的电池,软壳的一端贯穿冷却盒的内部,且冷却盒的一侧开设有与软壳对应的贯穿孔;

5、用于进行冷却的冷却管呈往复弯曲位于冷却盒的内部,且冷却管的两端都通过冷却盒远离软壳的一侧面贯穿到外部。

6、优选的,所述冷却盒内部靠近供液泵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冷却盒的内部靠近引流管的底部设置有溢流槽。

7、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底部靠近软壳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孔,进液孔呈弧形分布在引流管的底部,且引流管的内部一端贯穿冷却盒的内部与外界相互连接

8、优选的,所述溢流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均流板,且均流板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与软壳的方向相互垂直,多个均流板之间的矩形孔相互错开。

9、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内部中空,且冷却管靠近冷却盒外部的位置套接有隔热层,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水泵和回流管。

10、优选的,所述供液泵的内部顶端靠近容纳槽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出液口,供液泵的一侧边设置有多个连接管,且连接管贯穿冷却盒的内部与外部相互连通。

11、优选的,所述软壳与冷却盒的内部相互平行设置,且冷却管不与软壳的侧壁相互接触;

12、软壳的一端贯穿冷却盒的内部与冷却盒相互固定连接,软壳靠近冷却盒的顶端处的两侧向外部倾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使得液体与软壳的外部相互贴合,进而实现对软壳的冷却,进而受热的液体会脱离与软壳的接触向顶部移动,进而再通过顶部均流板向溢流槽移动,使得液体通过进液孔到达了引流管的内部,从而通过引流管排放到外部,进行再次的冷却放热,而且在使用时还能够通过冷却管对冷却盒内部的液体进行冷却,同时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能够控制供液泵的出液速度,就能够带动顶部冷却液的流动速度进行调整,而且由于冷却管位于两个软壳的中心,进而也能够避免其中心处的流速过快,同时通过顶部的均流板,能够保持液体在装置内部向顶端流向均匀,避免部分区域流速过快造成冷却不均匀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电池软包壳体,包括冷却盒(1)、软壳(2)和冷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1)的内部呈竖直设置有多个软壳(2),软壳(2)的内部呈间隔设置有多个冷却管(3),冷却盒(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多个引流管(4),冷却盒(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供液泵(5);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软包壳体,包括冷却盒(1)、软壳(2)和冷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1)的内部呈竖直设置有多个软壳(2),软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沣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