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及覆膜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57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9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及覆膜工装。该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池片、焊带和薄膜,薄膜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若干第一通孔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第一通孔正对一条焊带,以使部分焊带露出于第一通孔;且多条焊带均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条焊带的两端分别突出薄膜的两个边缘。该无主栅的光伏组件能够提高焊带与电池片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焊带对电流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及覆膜工装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光伏组件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产物之一,具有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

2、目前,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通常采用无主栅的电池片进行加工装配,进而形成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和常规的光伏组件相比,无主栅的电池片取消了pad点,利用覆膜或点胶的方式将焊带固定在无主栅的电池片,无需焊接枪头进行红外焊接。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主栅的光伏组件中的焊带与电池片不能紧密贴合,进而很容易造成焊带松脱的现象,影响焊带对电流的收集,降低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及覆膜工装,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能够提高焊带与电池片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焊带对电流的收集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池片、焊带和薄膜,所述薄膜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一通孔正对一条所述焊带,部分所述焊带露出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多条所述焊带均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条所述焊带的两端分别突出所述薄膜的两个边缘。

4、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设置为0.2mm~0.3mm之间。

5、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相邻两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2mm~1.0mm,同一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2mm~0.5mm。

6、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薄膜为poe、eva、epe或pvb中的一种。

7、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薄膜上还开设有若干行第二通孔,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相邻两列所述第一通孔之间。

8、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

9、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设置为0.05mm~0.1mm之间。

10、作为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片为topcon、perc或hjt中的一种,所述焊带和所述薄膜均设置为两层,两层所述焊带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的相对两侧,两层所述薄膜分别贴覆在两层所述焊带上。

11、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覆膜工装,该覆膜工装能够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焊带与电池片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约成本。

1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本技术提供一种覆膜工装,所述覆膜工装用于加工制造以上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所述覆膜工装设置在所述薄膜上方;且所述覆膜工装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列镂空部,每一列所述镂空部分别与每一列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设置。

14、作为一种覆膜工装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覆膜工装为铁铝合金件。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6、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主栅的光伏组件,该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池片、焊带和薄膜,薄膜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且若干第一通孔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第一通孔正对一条焊带,以使部分焊带露出于第一通孔;且多条焊带均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条焊带的两端分别突出薄膜的两个边缘。通过在薄膜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使得在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层压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排出薄膜与电池片之间的气体,使得薄膜能够对电池片进行良好地吸附;另一方面有利于覆膜工装将热量直接传递至露出第一通孔的部分焊带上,从而提高焊带与电池片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焊带对电流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无主栅的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覆膜工装,该覆膜工装能够提高传热效率,提高焊带与电池片焊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约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池片(100)、焊带(200)和薄膜(300),所述薄膜(300)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310),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310)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一通孔(310)正对一条所述焊带(200),部分所述焊带(200)露出于所述第一通孔(310);且多条所述焊带(200)均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条所述焊带(200)的两端分别突出所述薄膜(300)的两个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0)为圆形孔,所述第一通孔(310)的半径设置为0.2mm~0.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所述第一通孔(31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2mm~1.0mm,同一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31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2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0)为POE、EVA、EPE或PVB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0)上还开设有若第二通孔(320),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320)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二通孔(320)设置在相邻两列所述第一通孔(3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0)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320)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320)为圆形孔,所述第二通孔(320)的半径设置为0.05mm~0.1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100)为TOPCon、PERC或HJT中的一种,所述焊带(200)和所述薄膜(300)均设置为两层,两层所述焊带(200)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100)的相对两侧,两层所述薄膜(300)分别贴覆在两层所述焊带(200)上。

9.覆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工装(400)用于加工制造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所述覆膜工装(400)设置在所述薄膜(300)上方;且所述覆膜工装(40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列镂空部(410),每一列所述镂空部(410)分别与每一列所述第一通孔(310)正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膜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工装(400)为铁铝合金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池片(100)、焊带(200)和薄膜(300),所述薄膜(300)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310),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310)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每一列所述第一通孔(310)正对一条所述焊带(200),部分所述焊带(200)露出于所述第一通孔(310);且多条所述焊带(200)均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条所述焊带(200)的两端分别突出所述薄膜(300)的两个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0)为圆形孔,所述第一通孔(310)的半径设置为0.2mm~0.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所述第一通孔(31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2mm~1.0mm,同一列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31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0.2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0)为poe、eva、epe或pvb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主栅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00)上还开设有若第二通孔(320),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320)呈矩形阵列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宇浪金叶义何晨旭吴国星赵炜康许依海徐伟智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