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棘突间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棘突间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45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棘突间融合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固定板、副固定板和用于使主固定板与副固定板相对位置固定的固定柱;主固定板包括第一主体和固接于第一主体一端的若干网笼弧板,所有的网笼弧板绕第一轴线周向均布,第一主体具有固定连接于棘突的第一固定部;副固定板可拆卸安装于主固定板,副固定板包括第二主体和固接于第二主体一端的定位弧板,定位弧板与网笼弧板数量相同,所有的定位弧板绕第二轴线周向均布,第二主体具有固定连接于棘突的第二固定部,网笼弧板与定位弧板交错插接配合,所有的网笼弧板与所有的定位弧板围成连接腔;固定柱填满连接腔。该装置进行了结构优化,在满足固定需求的同时实现棘突间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棘突间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下腰椎后路手术中,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辅以内固定已成为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法。彻底的减压和可靠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辅以内固定是获得牢固骨性融合的重要手段。棘突间融合是通过棘突间植骨辅以棘突间内固定,以恢复相应节段稳定性的一项融合技术。棘突间融合不仅可以增加腰椎的融合面积,提升融合节段的稳定性,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目前,手术所采用的内固定器是多样的,由于各种内固定器的形态和结构不同,又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在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现有技术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最为常用,这类系统采用将主副固定板置于棘突的两侧的方式进行固定,其间通过螺杆连接。但这类系统仍存在手术显露复杂、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的风险、手术时间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棘突间融合装置,以实现结构优化,降低安装难度,减少对机体的损伤,在满足固定需求的同时实现棘突间融合。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棘突间融合装置,固定安装于棘突上,包括主固定板、副固定板和固定柱;所述主固定板包括第一主体和固接于所述第一主体一端的若干网笼弧板,所有的所述网笼弧板绕第一轴线周向均布,所述第一主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棘突;所述副固定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固定板,所述副固定板包括第二主体和固接于所述第二主体一端的定位弧板,所述定位弧板与所述网笼弧板数量相同,所有的所述定位弧板绕第二轴线周向均布,所述第二主体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棘突,所述网笼弧板与所述定位弧板交错插接配合,所有的所述网笼弧板与所有的所述定位弧板围成连接腔;所述固定柱填满所述连接腔,所述固定柱用于使所述主固定板与所述副固定板相对位置固定。

4、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贯通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腔;和/或所述第二主体贯通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连接腔。

5、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网笼弧板之间通过网笼件相连接,所述网笼件包括若干网笼杆,所述网笼件中所有的所述网笼杆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间隔均布,所述网笼杆抵靠于所述定位弧板的内壁。

6、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体的侧面均布有若干避让通槽,所述定位弧板的内壁抵压于所述避让通槽的槽底;和/或所述第一主体贯通有若干定位通孔,所述定位弧板插接于所述定位通孔。

7、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有的所述定位弧板被区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弧板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弧板,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弧板均穿过一个所述避让通槽,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弧板均穿接于一个所述定位通孔。

8、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弧板的外壁固接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避让通槽内。

9、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一突刺,所述第一突刺插接于所述棘突;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二突刺,所述第二突刺插接于所述棘突。

10、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定位孔贯通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螺接于所述棘突;和/或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定位孔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二定位孔贯通于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并螺接于所述棘突。

11、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有的所述第一突刺绕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周向均布,所有的所述第二突刺绕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轴线周向均布。

12、作为棘突间融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为螺栓的螺杆或骨水泥固体。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该棘突间融合装置借助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设置,分别使主固定板与副固定板能准确安装于棘突的预定位置上,方便了主固定板与副固定板从两侧对棘突进行定位,在将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重合后,得以实现副固定板与主固定板的稳固连接,通过网笼弧板与定位弧板交错插接配合的设计,实现了对主固定板与副固定板的初步定位。配合固定柱的设置,得以满足主固定板与副固定板相对位置固定的设计需求。通过以上结构优化设计,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安装的难度,减少了对棘突的损伤,从而得以在满足固定需求的同时,实现棘突间融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棘突间融合装置,固定安装于棘突(9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10)贯通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腔;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网笼弧板(120)之间通过网笼件相连接,所述网笼件包括若干网笼杆(130),所述网笼件中所有的所述网笼杆(13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间隔均布,所述网笼杆(130)抵靠于所述定位弧板(22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10)的侧面均布有若干避让通槽(113),所述定位弧板(220)的内壁抵压于所述避让通槽(113)的槽底;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定位弧板(220)被区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弧板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弧板,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弧板均穿过一个所述避让通槽(113),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弧板均穿接于一个所述定位通孔(1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弧板的外壁固接有定位凸起(230),所述定位凸起(230)伸入所述避让通槽(1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若干第一突刺(112),所述第一突刺(112)插接于所述棘突(900);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一定位孔(111)和第一螺钉,所述第一定位孔(111)贯通于所述第一主体(110),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并螺接于所述棘突(900);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第一突刺(112)绕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的轴线周向均布,所有的所述第二突刺(212)绕所述第二定位孔(211)的轴线周向均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螺栓的螺杆或骨水泥固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棘突间融合装置,固定安装于棘突(9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10)贯通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腔;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网笼弧板(120)之间通过网笼件相连接,所述网笼件包括若干网笼杆(130),所述网笼件中所有的所述网笼杆(13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间隔均布,所述网笼杆(130)抵靠于所述定位弧板(22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10)的侧面均布有若干避让通槽(113),所述定位弧板(220)的内壁抵压于所述避让通槽(113)的槽底;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突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定位弧板(220)被区分为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弧板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弧板,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弧板均穿过一个所述避让通槽(113),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弧板均穿接于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陈旭宽张桐滨周文张茜垚王一成王楠锋余学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兆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