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2365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8
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是汽车配件,包括转向盘管和循环水泵,转向盘管设置在转向盘体内,转向盘管的出水口分别流经管路旋转组件、回流管、循环水泵、高压管、储液罐、低压管,然后从进水口回到转向盘管,低压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转向盘管、回流管、储液罐、低压管和高压管内流通有循环冷却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可独立于汽车空调系统对转向盘进行快速的温度调节,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生产领域,尤其是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与转向盘配合进行温度调节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已经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代步工具,人们在使用汽车时也原来越追求驾驶汽车的舒适性。现在的汽车于转向盘处是未配备温度调节结构的,冬夏驾驶时,转向盘要么经受太阳暴晒高温烫手,要么冰冷冻手,必须经空调较长时间的调节,吹透了整个车内环境,才能有效改善转向盘的驾驶体验。

2、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够改善转向盘驾驶体验的办法也有多种:可以在转向盘体包覆带电热丝的加热垫来实现方向盘的适度加热,但无法在夏天的高温天气快速降温;可以调整空调出风口角度使空调出风吹向转向盘来实现车载空调对转向盘的快速温度调节,但是由于空调出风口固定且靠下,吹向转向盘后盘体温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就市面上已经采用的技术而言,要么无法在不启动空调的情况下独立实现转向盘的温度调节,要么无法同时具备加热和降温两种模式的温度调节。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来对汽车转向盘进行快速的温度调节。

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向盘管和循环水泵,在本专利技术中,转向盘管设置在转向盘体内,转向盘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接循环水泵,进水口与循环水泵之间设置有储液罐,转向盘管的进水口与储液罐之间通过低压管连接,储液罐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高压管连接,转向盘管、回流管、储液罐、高压管和低压管内流通有循环冷却液。

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转向盘体下部设置有管路旋转组件,管路旋转组件与转向盘体可拆卸式连接,管路旋转组件的上部分别与转向盘管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的下部分别与低压管和回流管连接,转向盘管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旋转组件与回流管连通,转向盘管的进水口通过管路旋转组件与低压管连通,且管路旋转组件与回流管和低压管连通的部分相互隔离。

5、进一步的,所述管路旋转组件套设在转向盘体下的转向管柱上,包括上旋转件、下旋转件和固定件,上旋转件和固定件的上部围出上部内腔,下旋转件和固定件的下部围出下部内腔,上旋转件和固定件于接触处转动密封,下旋转件和固定件于接触处转动密封,上部内腔分别接通转向盘管的进水口和低压管,下部内腔分别接通转向盘管的出水口和回流管,上旋转件与方向盘固定连接,下旋转件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固定件与转向管柱外套管或组合开关支架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管路旋转组件还包括端盖,端盖与下旋转件的下部螺接固定,端盖与转向管柱或组合开关支架固定连接并藉此实现下旋转件相对于转向管柱的固定,并对上旋转件和固定件起到限位作用。

7、进一步的,所述的低压管和回流管均为鹅颈管。

8、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盘管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进水管、循环管和出水管,循环管位于转向盘体的握把内,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循环管的一端,进水管另一端作为进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循环管的另一端,出水管另一端作为出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

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低压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为单向阀。

10、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单向通气口,单向通气口向低压管进气,单向通气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储液罐处设置有排气阀。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低压管和回流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12、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设置有液面高度传感器。

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储液罐内设置有电加热棒。

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储液罐包括散热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液罐整体为扁平板状且具有波浪结构,以实现散热功能。

16、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布置处可对应车载空调出风口。

1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整个温度调节装置可通过方向盘多功能按键或者中控台实体按钮或者车机触摸按键或者智能语音控制,通过仪表盘或中控大屏进行显示。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通过循环冷却液的流动即可实现对转向盘的降温/加热,仅仅需要循环水泵的推动,无需空调配合即可使用,节能降耗;

20、转向盘管内置在转向盘内,无需包覆加热垫,也无需调整空调出风口角度即可实现转向盘的温度调节;

21、本申请的方案利用汽车原转向盘体内部空间,通过可拆卸式的安装,不需要对转向盘、转向管柱等零件结构进行变更,不影响管柱溃缩等安全性能,还能有效的融入人机工程无需重新校核;

22、本申请的方案的控制系统可单独布置市场加装,也可原厂配置,客户可灵活选择,便利性高;

23、本申请的加热和降温还能与汽车自身的空调系统相配合,对转向盘的温度调节效果更好,调节效率更高。

24、因此,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可独立于汽车空调系统对转向盘进行快速的温度调节,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向盘管和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管设置在转向盘体内,转向盘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接循环水泵,进水口与循环水泵之间设置有储液罐,转向盘管的进水口与储液罐之间通过低压管连接,储液罐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高压管连接,转向盘管、回流管、储液罐、高压管和低压管内流通有循环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体下部设置有管路旋转组件,管路旋转组件与转向盘体可拆卸式连接,管路旋转组件的上部分别与转向盘管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的下部分别与低压管和回流管连接,转向盘管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旋转组件与回流管连通,转向盘管的进水口通过管路旋转组件与低压管连通,且管路旋转组件与回流管和低压管连通的部分相互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旋转组件套设在转向盘体下的转向管柱上,包括上旋转件、下旋转件和固定件,上旋转件和固定件的上部围出上部内腔,下旋转件和固定件的下部围出下部内腔,上旋转件和固定件于接触处转动密封,下旋转件和固定件于接触处转动密封,上部内腔分别接通转向盘管的进水口和低压管,下部内腔分别接通转向盘管的出水口和回流管,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管和回流管均为鹅颈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管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进水管、循环管和出水管,循环管位于转向盘体的握把内,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循环管的一端,进水管另一端作为进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循环管的另一端,出水管另一端作为出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为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单向通气口,单向通气口通过电磁阀向低压管进气,单向通气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储液罐处设置有排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管和回流管上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储液罐设置有液面高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内设置有电加热棒。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向盘管和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管设置在转向盘体内,转向盘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接循环水泵,进水口与循环水泵之间设置有储液罐,转向盘管的进水口与储液罐之间通过低压管连接,储液罐与循环水泵之间通过高压管连接,转向盘管、回流管、储液罐、高压管和低压管内流通有循环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体下部设置有管路旋转组件,管路旋转组件与转向盘体可拆卸式连接,管路旋转组件的上部分别与转向盘管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管路旋转组件的下部分别与低压管和回流管连接,转向盘管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旋转组件与回流管连通,转向盘管的进水口通过管路旋转组件与低压管连通,且管路旋转组件与回流管和低压管连通的部分相互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盘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旋转组件套设在转向盘体下的转向管柱上,包括上旋转件、下旋转件和固定件,上旋转件和固定件的上部围出上部内腔,下旋转件和固定件的下部围出下部内腔,上旋转件和固定件于接触处转动密封,下旋转件和固定件于接触处转动密封,上部内腔分别接通转向盘管的进水口和低压管,下部内腔分别接通转向盘管的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昕桐胡灏刘永王清山任龙辉谷林雪郑明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