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及换挡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25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包括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包括第一端部、设置于第一端部上方的第二端部、设置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侧面导光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以及侧面导光部之间设置散射腔;所述侧面导光部一端与第一端部相抵触,所述侧面导光部另一端与第二端部相抵触。本技术中利用侧面导光部将来自第一端部的光源传输至第二端部,光源从第二端部出射,由于侧面导光部的导光传递作用,使出射的灯光在第二端部的顶部区域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亮度相对较为均匀一致,提高汽车用导光件的导光效果的一致性;设置散射腔,光源从第一端部入射至散射腔,入射光通过散射腔的散射作用后通过第二端部出射,通过散射消除光斑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及换挡球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汽车换挡球头用非透明导光件多为实体结构,当led灯珠被点亮时,灯光从导光柱底部入射进入导光柱,由于导光件的聚光作用,从导光件顶部观察时能看到较为明显的光斑存在且非常刺眼,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当需要灯光照亮的区域较大且空间限制布置led灯珠数量较少时,实体导光件不能很好的将灯光向导光件边缘区域传导,导致从导光件灯光出射面观察时灯光的均匀性非常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及换挡球,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利用侧面导光部将来自第一端部的光源传输至第二端部,光源从第二端部出射,由于侧面导光部的导光传递作用,使出射的灯光在第二端部的顶部区域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亮度相对较为均匀一致;设置散射腔,通过散射消除光斑现象。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包括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包括第一端部、设置于第一端部上方的第二端部、设置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侧面导光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以及侧面导光部之间设置散射腔;所述侧面导光部一端与第一端部相抵触,所述侧面导光部另一端与第二端部相抵触。设置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侧面导光部,利用侧面导光部将来自第一端部的光源传输至第二端部,光源从第二端部出射,由于侧面导光部的导光传递作用,使出射的灯光在第二端部的顶部区域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亮度相对较为均匀一致,提高汽车用导光件的导光效果的一致性;由于设置散射腔,光源从第一端部入射至散射腔,入射光通过散射腔的散射作用后通过第二端部出射,通过散射消除光斑现象。

4、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设置第一光入射面、第一光出射面,所述第一光入射面与第一光出射面相互平行且沿所述导光本体的竖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光入射面与第一光出射面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第一端部上;其中第一光出射面设置处朝向散射腔。

5、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设置第二光入射面、第二光出射面,所述第二光入射面与第二光出射面相互平行且沿所述导光本体的竖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光入射面与第二光出射面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第二端部上;其中第二光入射面朝向散射腔设置。

6、优选的,所述侧面导光部成组设置一组或多组。使光源对称传输,提高光源传输的均匀性。

7、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相互平行设置。使光源通过第一端部后传输至第二端部的间隔距离一致,提高散射后的光的均匀性以及可有效消除光斑现象。

8、优选的,所述散射腔自近第一端部一侧至近第二端部一侧所设置的宽度逐步增大。散射腔的作用是灯光经由第一光入射面入射并从第一光出射面出射后经散射腔的散射作用后再由第二光入射面入射进入汽车用导光件顶部,进而消除从led灯珠正上方观看时第二光出射面存在较为明显光斑的现象,改善灯光质量。

9、优选的,所述散射腔的剖面为等边梯形或圆角梯形。设置横向距离逐步增大的剖切面,增强散射效果消除从led灯珠正上方观看时第二光出射面存在较为明显光斑的现象,改善灯光质量。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对称轴与第二端部的对称轴相重叠;所述第一端部于竖向的投影面落入第二端部于竖向的投影面的内部。第二端部的尺寸要大于第一端部的尺寸,第一端部的投影面积完全处于第二端部的投影面积之内,这样可以确保由第一光入射面入射进入汽车用导光件的灯光可以全部经由第二光出射面出射,并且由于侧面导光部的导光传递作用,以使得从第二光出射面出射的灯光在第二端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亮度相对较为均匀一致,设置侧面导光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led灯珠数量较少时不能较好将灯光向汽车导光件边缘区域传导的问题;从而提高出射面的灯光均匀性。

11、一种换挡球,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用于装配汽车用导光件的对手件支架。

12、优选的,所述对手件支架设置与导光件相配合的第一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下方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发光组件。其中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下方,通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的汽车用导光件进行导光至第二光出射面;其中发光组件包括led灯珠。

13、本申请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4、本技术设置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侧面导光部,利用侧面导光部将来自第一端部的光源传输至第二端部,光源从第二端部出射,由于侧面导光部的导光传递作用,使出射的灯光在第二端部的顶部区域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亮度相对较为均匀一致,提高汽车用导光件的导光效果的一致性;由于设置散射腔,光源从第一端部入射至散射腔,入射光通过散射腔的散射作用后通过第二端部出射,通过散射消除光斑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包括导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本体包括第一端部(1)、设置于第一端部(1)上方的第二端部(2)、设置于第一端部(1)与第二端部(2)之间的侧面导光部(3);所述第一端部(1)与第二端部(2)以及侧面导光部(3)之间设置散射腔(4);所述侧面导光部(3)一端与第一端部(1)相抵触,所述侧面导光部(3)另一端与第二端部(2)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设置第一光入射面(11)、第一光出射面(12),所述第一光入射面(11)与第一光出射面(12)相互平行且沿所述导光本体的竖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设置第二光入射面(21)、第二光出射面(22),所述第二光入射面(21)与第二光出射面(22)相互平行且沿所述导光本体的竖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光部(3)成组设置一组或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与第二端部(2)相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腔(4)自近第一端部(1)一侧至近第二端部(2)一侧所设置的宽度逐步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腔(4)的剖面为等边梯形或圆角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的对称轴与第二端部(2)的对称轴相重叠;所述第一端部(1)于竖向的投影面落入第二端部(2)于竖向的投影面的内部。

9.一种换挡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用于装配汽车用导光件的对手件支架(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挡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手件支架(5)设置与导光件相配合的第一腔体(51)、设置于第一腔体(51)下方的第二腔体(52),所述第二腔体(52)设置发光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导光件,包括导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本体包括第一端部(1)、设置于第一端部(1)上方的第二端部(2)、设置于第一端部(1)与第二端部(2)之间的侧面导光部(3);所述第一端部(1)与第二端部(2)以及侧面导光部(3)之间设置散射腔(4);所述侧面导光部(3)一端与第一端部(1)相抵触,所述侧面导光部(3)另一端与第二端部(2)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设置第一光入射面(11)、第一光出射面(12),所述第一光入射面(11)与第一光出射面(12)相互平行且沿所述导光本体的竖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设置第二光入射面(21)、第二光出射面(22),所述第二光入射面(21)与第二光出射面(22)相互平行且沿所述导光本体的竖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汽车用导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光部(3)成组设置一组或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波罗水根陈建国余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