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2229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涉及林业经济和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为:S1:林地选择:要求林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交通便利;S2:林地整理:对林地进行深松翻耕,去除杂草、灌木和渣石,平整土地,整体消杀,设置排水沟和灌溉设施;S3:种植模式设计:设计合理的种植模式;S4:经济作物选择:选择最优种植经济作物;S5:种植管理:按照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S6:采收与加工:及时采收并进行初加工和储存,提高产品附加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改善林地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经济和生态农业,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南方地区退耕还林面积大,森林类型丰富,但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土地利用率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如何提高退耕还林林地的综合效益,是当前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

2、林下经济种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对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拓展农户增收新渠道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南方地区林下经济种植技术尚不成熟,种植模式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通过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改善林地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林地选择:退耕还林林地选择,要求林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交通便利;

4、s2:林地整理:对林地进行深松翻耕,去除杂草、灌木和渣石,平整土地,对林地进行整体消杀,然后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设置排水沟和灌溉设施;

5、s3:种植模式设计:根据林分结构和光照条件,设计合理的种植模式;

6、s4:经济作物选择:选择适合南方地区生长、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经济作物;

7、s5:种植管理:按照经济作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

8、s6:采收与加工:根据经济作物的成熟期和采收标准,及时采收并进行初加工和储存,提高产品附加值。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中种植模式包括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粮模式。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林药模式为马尾松林下种植板蓝根,所述马尾松林龄20年,郁闭度0.5~0.7之间。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林菌模式为柳杉林下种植赤松茸,所述柳杉林龄20年,郁闭度0.6~0.8之间。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林粮模式为落叶阔叶林下种植马铃薯,所述落叶阔叶林为郁闭度0.5以下的幼龄林。

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科学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改善林地生态环境,促进林木生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3中种植模式包括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粮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林药模式为马尾松林下种植板蓝根,所述马尾松林龄20年,郁闭度0.5~0.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林菌模式为柳杉林下种植赤松茸,所述柳杉林龄20年,郁闭度0.6~0.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林粮模式为落叶阔叶林下种植马铃薯,所述落叶阔叶林为郁闭度0.5以下的幼龄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3中种植模式包括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粮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南方林下经济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林药模式为马尾松林下种植板蓝根,所述马尾松林龄20年,郁闭度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艳任朝辉刘娜文芋入赵文君侯贻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