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04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6
本申请提供了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涉及电助力车车驾及电控设计领域,包括电机挂架组件、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上的下管组件以及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顶部的后下叉组件,电机挂架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助力车助力电机外部的电机挂架,电机挂架外表面一侧的两侧开设有相同孔径的走线孔。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电机挂架组件,实现了侧边走线,从而直接减少了电线路径中的弯曲度,因为电线不必在电机挂架后侧中间打孔后做大角度转弯,这种减少弯曲的直接路径减少了电线的磨损和损伤风险,增强了整体走线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了避震器压缩时的动态空间需求,保证了走线在整个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因走线过度拉伸或挤压而导致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助力车车驾及电控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


技术介绍

1、电助力自行车(也称为电力车和电动助力自行车)通过电力驱动系统提高踩踏力。目前电助力自动车种类多样,但所有都采用电机和电池为自行车提供助力。 大多数都有遥控器或控制器,可让您选择系统提供的电量并打开和关闭系统。

2、但现有技术大多通过在电机挂架后侧的中间打孔来进行走线,因此在走线时需多次拐弯继而使得力的直接传递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刹车性能,且由于拐弯次数过多,故而在避震运动时,走线极易在三角架压缩避震而出现过度弯曲或延展,进而出现线体破碎的情况发生。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通过设置的电机挂架组件,解决了在走线时需多次拐弯继而使得力的直接传递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刹车性能,且由于拐弯次数过多,故而在避震运动时,走线极易在三角架压缩避震而出现过度弯曲或延展,进而出现线体破碎情况发生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包括电机挂架组件、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上的下管组件以及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顶部的后下叉组件;

4、所述电机挂架组件包括设置在电助力车助力电机外部的电机挂架,所述电机挂架外表面一侧的两侧开设有相同孔径的走线孔,所述电机挂架外表面位于走线孔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后下叉安装架;>

5、所述下管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挂架上的下管,所述下管的内顶壁活动卡接有束线板;

6、所述后下叉组件包括活动卡接于所述后下叉安装架两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下叉。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挂架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槽,所述下管通过连通槽与电机挂载架组件相连通。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挂架组件还包括开设于电机挂架内侧壁顶部的连接孔,所述电机挂架两内侧壁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安装孔。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管的顶端开设有与首管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束线板与下管的卡接处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下管的底部开设有布线仓。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后下叉安装架卡接处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后下叉的一端开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连接孔。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管的内底壁位于布线仓的两侧设有螺纹孔,以配合盖板使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3、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4、通过设置的电机挂架组件,实现了侧边走线,从而直接减少了电线路径中的弯曲度,因为电线不必在电机挂架后侧中间打孔后做大角度转弯,这种减少弯曲的直接路径减少了电线的磨损和损伤风险,增强了整体走线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了避震器压缩时三角架与线体之间空间需求,保证了走线在整个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三角架在压缩避震器时,三角架挤压线体从而导致线体破裂,并在三角架复位延展时,可有效避免线体拉伸出现线体的断裂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大多通过在电机挂架后侧的中间打孔来进行走线,因此在走线时需多次拐弯继而使得力的直接传递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刹车性能,且由于拐弯次数过多,故而在避震运动时,走线极易在三角架压缩避震而出现过度弯曲或延展,进而出现线体破碎情况发生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挂架组件(1)、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1)上的下管组件(2)以及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1)顶部的后下叉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挂架(11)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槽(14),所述下管(21)通过连通槽(14)与电机挂载架组件(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挂架组件(1)还包括开设于电机挂架(11)内侧壁顶部的连接孔,所述电机挂架(11)两内侧壁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安装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21)的顶端开设有与首管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束线板(22)与下管(21)的卡接处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下管(21)的底部开设有布线仓(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31)与所述后下叉安装架(13)卡接处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后下叉(32)的一端开设有组装槽(33),所述组装槽(33)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连接孔(3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21)的内底壁位于布线仓(23)的两侧设有螺纹孔,以配合盖板使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挂架组件(1)、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1)上的下管组件(2)以及设置在电机挂架组件(1)顶部的后下叉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挂架(11)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槽(14),所述下管(21)通过连通槽(14)与电机挂载架组件(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避震电助力车电机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挂架组件(1)还包括开设于电机挂架(11)内侧壁顶部的连接孔,所述电机挂架(11)两内侧壁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安装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东
申请(专利权)人:爱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