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液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96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5
本技术提供一种积液引流器,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左端连通设置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左端可拆卸连通设置引流管,所述收集瓶上端连通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直筒,所述直筒内滑动设置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开口朝上布置,所述过滤框内填充有用于除臭的活性炭,所述直筒内设置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贴合在过滤框上端,所述直筒左右内壁均等距设置多个杀菌灯,所述杀菌灯设置在过滤板上方,所述直筒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抽气管一端,所述抽气管另一端与气泵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设置在收集瓶右侧,该设计实现对抽取的积液进行净化,防止污染所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积液引流器,属于内分泌。


技术介绍

1、内分泌是外分泌的对应词,是机体组织所产生的物质不经导管而直接分泌于血液中的现象,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很多人不注意生活规律,导致出现身体内部功能器官不能自主排出内分泌积液的疾病,对这类病人一般采用积液引流器对体内的内分泌积液进行抽取,现有技术中积液引流器,一般由引流管、气泵、抽气管、收集瓶组成,在组装时,先将引流管连通安装在收集瓶上,然后将抽气管一端与收集瓶连通安装,最后将抽气管另一端与气泵进气口连接,在使用时,先将引流管插入至患者有积液的位置,然后启动气泵,从而使气泵产生吸力,进而在吸力的作用下对收集瓶内的空气进行抽取,这时会使收集瓶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在负压的作用下使积液进入到引流管内,进而使积液通过引流管进入到收集瓶内,实现对积液的抽取,当积液进入到收集瓶内时,会使气泵继续进行抽取作业,因积液本身含有异味与带有污染性的气体,所以在气泵抽取的过程中易使积液内的气体挥发,从而进入到出气管内,进而通过气泵的出气口排出,这样会污染所处环境,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积液引流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积液引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实现对抽取的积液进行净化,防止污染所处环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积液引流器,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左端连通设置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左端可拆卸连通设置引流管,所述收集瓶上端连通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直筒,所述直筒内滑动设置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开口朝上布置,所述过滤框内填充有用于除臭的活性炭,所述直筒内设置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贴合在过滤框上端,所述直筒左右内壁均等距设置多个杀菌灯,所述杀菌灯设置在过滤板上方,所述直筒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抽气管一端,所述抽气管另一端与气泵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设置在收集瓶右侧。

3、进一步,所述直筒内表面向外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卡簧,所述卡簧贴合在过滤框下端。

4、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外端设置第一顶盖,所述第一顶盖与进料管螺纹连接,所述进料管左端延伸至第一顶盖内部左壁,所述第一顶盖内部左壁设置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引流管与进料管连通口外侧,所述进料管与第一密封垫贴合。

5、进一步,所述过滤板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定位槽,所述过滤框上端等距设置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处在定位槽内。

6、进一步,所述直筒外端设置第二顶盖,所述第二顶盖与出气管螺纹连接,所述出气管上端延伸至第二顶盖内部顶端,所述抽气管外端设置第三顶盖,所述第三顶盖与直筒螺纹连接,所述直筒上端延伸至第三顶盖内部顶端。

7、进一步,所述第二顶盖内部顶端设置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在直筒与出气管连通口外侧,所述出气管与第二密封垫贴合,所述第三顶盖内部顶端设置第三密封垫,所述第三密封垫设置在抽气管与直筒连通口外侧,所述直筒与第三密封垫贴合。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1、在使用时,先将引流管插入至患者需要抽取积液的位置,然后启动气泵,同时启动杀菌灯,从而使积液进入到收集瓶内,此时气泵仍在继续抽取作业,从而使气体在活性炭的作用下对气体中的异味进行净化,此时气体会继续向上飘动,从而使气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对气体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杀菌处理,进而使气体从气泵的出气口排出,实现对抽取的积液进行净化,防止污染所处环境。

10、2、当抽取完成后,先转动第二顶盖,从而使直筒与出气管发生分离,然后再转动第三顶盖,从而使抽气管与直筒发生分离,这时将卡簧从卡槽内取出,并拉动过滤框,从而对过滤框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将定位柱对准定位槽,然后将过滤框向上推动,从而使定位柱进入到定位槽内,实现对活性炭的便捷更换与过滤框的定位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瓶(1),所述收集瓶(1)左端连通设置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左端可拆卸连通设置引流管(4),所述收集瓶(1)上端连通设置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直筒(7),所述直筒(7)内滑动设置过滤框(8),所述过滤框(8)开口朝上布置,所述过滤框(8)内填充有用于除臭的活性炭,所述直筒(7)内设置过滤板(12),所述过滤板(12)贴合在过滤框(8)上端,所述直筒(7)左右内壁均等距设置多个杀菌灯(10),所述杀菌灯(10)设置在过滤板(12)上方,所述直筒(7)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抽气管(11)一端,所述抽气管(11)另一端与气泵(13)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13)设置在收集瓶(1)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7)内表面向外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卡簧(81),所述卡簧(81)贴合在过滤框(8)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外端设置第一顶盖(3),所述第一顶盖(3)与进料管(2)螺纹连接,所述进料管(2)左端延伸至第一顶盖(3)内部左壁,所述第一顶盖(3)内部左壁设置第一密封垫(21),所述第一密封垫(21)设置在引流管(4)与进料管(2)连通口外侧,所述进料管(2)与第一密封垫(2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2)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定位槽,所述过滤框(8)上端等距设置多个定位柱(1201),所述定位柱(1201)处在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7)外端设置第二顶盖(6),所述第二顶盖(6)与出气管(5)螺纹连接,所述出气管(5)上端延伸至第二顶盖(6)内部顶端,所述抽气管(11)外端设置第三顶盖(9),所述第三顶盖(9)与直筒(7)螺纹连接,所述直筒(7)上端延伸至第三顶盖(9)内部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盖(6)内部顶端设置第二密封垫(51),所述第二密封垫(51)设置在直筒(7)与出气管(5)连通口外侧,所述出气管(5)与第二密封垫(51)贴合,所述第三顶盖(9)内部顶端设置第三密封垫(71),所述第三密封垫(71)设置在抽气管(11)与直筒(7)连通口外侧,所述直筒(7)与第三密封垫(71)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瓶(1),所述收集瓶(1)左端连通设置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左端可拆卸连通设置引流管(4),所述收集瓶(1)上端连通设置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直筒(7),所述直筒(7)内滑动设置过滤框(8),所述过滤框(8)开口朝上布置,所述过滤框(8)内填充有用于除臭的活性炭,所述直筒(7)内设置过滤板(12),所述过滤板(12)贴合在过滤框(8)上端,所述直筒(7)左右内壁均等距设置多个杀菌灯(10),所述杀菌灯(10)设置在过滤板(12)上方,所述直筒(7)上端可拆卸连通设置抽气管(11)一端,所述抽气管(11)另一端与气泵(13)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13)设置在收集瓶(1)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7)内表面向外凹陷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卡簧(81),所述卡簧(81)贴合在过滤框(8)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液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外端设置第一顶盖(3),所述第一顶盖(3)与进料管(2)螺纹连接,所述进料管(2)左端延伸至第一顶盖(3)内部左壁,所述第一顶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瑜
申请(专利权)人:沂源县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