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66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包括:泵壳;叶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泵壳内,所述叶轮内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平衡孔;若干个导叶,位于所述叶轮下方,固定安装在所述泵壳内;流体流道,其入口为叶轮一轴向段的开口,经过叶轮内部的叶轮流道通向叶轮的侧面,从而到达叶轮与所述泵壳之间的空间,随后通向导叶的一端进入导叶内的导叶流道,导叶的另一端为流体流道的出口;所述叶轮流道和导叶流道均呈流线型。相较于常规潜油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高效工作区更宽,效率更高以及工作流量范围更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换泵措施带来的作业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以及产油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开采,尤其涉及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


技术介绍

1、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页岩油开发的日益重视,对采油装备需求也随之变化。在包括页岩油在内的非常规油田,产量变化波动非常大,部分页岩油井半年内产量递减近50%,甚至会更多。如此大的产量波动要求采油装备具有较宽的排量范围。现有螺杆泵、抽油机等举升装备难以满足宽排量举升要求,常规潜油电泵虽然能在一定排量范围内正常工作,但是排量范围相对较窄,无法实现宽幅生产,以满足产量变化范围大的生产需求。这就导致潜油泵因无法适应原油产量的大幅变化而工作在非高效区内,从而发生偏磨影响扬程、效率及寿命。需要更换其他设计流量的泵以应对单井产量的变化,更换泵成为油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一大难题。而开发高效区较宽、适用流量范围更大的宽幅高效潜油泵可以满足这一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发高效区较宽、适用流量范围更大的宽幅高效潜油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包括:

3、泵壳;

4、叶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泵壳内,所述叶轮内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平衡孔;

5、若干个导叶,位于所述叶轮下方,固定安装在所述泵壳内;

6、流体流道,其入口为叶轮一轴向段的开口,经过叶轮内部的叶轮流道通向叶轮的侧面,从而到达叶轮与所述泵壳之间的空间,随后通向导叶的一端进入导叶内的导叶流道,导叶的另一端为流体流道的出口;

7、所述叶轮流道和导叶流道均呈流线型。

8、进一步地,所述叶轮包括轮毂、若干个叶片、前盖板以及后盖板,所述叶片设有若干个且圆周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叶片均设置在所述前盖板以及后盖板之间,并且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以及后盖板均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

9、若干个所述叶片将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叶轮流道。

10、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孔,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前盖板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叶轮流道具有叶轮上表面流线以及叶轮下表面流线,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以及所述叶轮下表面流线均具有沿所述叶轮轴向设置的轴向段、沿所述叶轮径向设置的径向段以及连接所述径向段与所述轴向段的折弯段,所述径向段和所述轴向段均与所述折弯段相切。

12、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的径向段倾斜,并且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的径向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1为20°-25°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下表面流水线的径向倾斜,并且所述叶轮下表面流线的径向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1为13°-17°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叶设有若干个且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导叶的内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叶座,其外侧设有导叶外壳,所述导叶外壳与所述泵壳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导叶将所述叶座与所述导叶外壳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导叶流道。

15、进一步地,所述导叶流道具有导叶上表面流线以及导叶下表面流线,所述导叶上表面流线以及所述导叶下表面流线均具有倾斜的直段以及两个圆弧段,两个圆弧段分别位于直段的两端,并且两个圆弧段均与直段相切。

16、进一步地,所述导叶上表面流线的直段与水平方向夹角b1为30°-33°。

17、进一步地,所述导叶下表面流线的直段与水平方向夹角b1为24°-28°。

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相较于常规潜油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高效工作区更宽,效率更高以及工作流量范围更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换泵措施带来的作业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以及产油损失。

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包括轮毂(2)、若干个叶片(3)、前盖板(4)以及后盖板(5),所述叶片(3)设有若干个且圆周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叶片(3)均设置在所述前盖板(4)以及后盖板(5)之间,并且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4)以及后盖板(5)均与所述轮毂(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6),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前盖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流道具有叶轮上表面流线(10)以及叶轮下表面流线(11),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10)以及所述叶轮下表面流线(11)均具有沿所述叶轮(1)轴向设置的轴向段、沿所述叶轮(1)径向设置的径向段以及连接所述径向段与所述轴向段的折弯段,所述径向段和所述轴向段均与所述折弯段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10)的径向段倾斜,并且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10)的径向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1为20°-2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下表面流线(11)的径向倾斜,并且所述叶轮下表面流线(11)的径向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1为13°-1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8)设有若干个且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导叶(8)的内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叶座,其外侧设有导叶外壳(9),所述导叶外壳(9)与所述泵壳(7)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导叶(8)将所述叶座与所述导叶外壳(9)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导叶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流道具有导叶上表面流线(13)以及导叶下表面流线(12),所述导叶上表面流线(13)以及所述导叶下表面流线(12)均具有倾斜的直段以及两个圆弧段,两个圆弧段分别位于直段的两端,并且两个圆弧段均与直段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上表面流线(13)的直段与水平方向夹角b1为30°-3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下表面流线(12)的直段与水平方向夹角b1为24°-2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包括轮毂(2)、若干个叶片(3)、前盖板(4)以及后盖板(5),所述叶片(3)设有若干个且圆周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叶片(3)均设置在所述前盖板(4)以及后盖板(5)之间,并且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4)以及后盖板(5)均与所述轮毂(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6),设有若干个,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前盖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流道具有叶轮上表面流线(10)以及叶轮下表面流线(11),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10)以及所述叶轮下表面流线(11)均具有沿所述叶轮(1)轴向设置的轴向段、沿所述叶轮(1)径向设置的径向段以及连接所述径向段与所述轴向段的折弯段,所述径向段和所述轴向段均与所述折弯段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幅高效多级潜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10)的径向段倾斜,并且所述叶轮上表面流线(10)的径向段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1为20°-25°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刘合何文渊裴晓含曹刚杨清海贾德利郑立臣苏健孟思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