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52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3
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包括中空框架、多层结构的存放车辆框架、升降承载平台、第一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存放车辆框架每层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和可移动的载车板,载车板设置有热电偶传感模块;通过PCL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承载平台在中空框架内上下移动,以使第一输送机构可与存放车辆框架任一层的第二输送机构相衔接,使载车板可沿第一输送机构和相衔接的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作往复移动运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的整体结构简洁,存取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解决了停车乱,充电难的问题,并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库,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


技术介绍

1、日常生活中,在人口密集的、空间狭小的老旧小区、城中村的电动自行车存有量大,随之带来的电动自行车停车乱、占消防通道、甚至四处私接、乱拉电线、存在着消防安全隐患、充电难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集中停放、集中充电管理以及规范化管理是目前小区、城中村以及城镇道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以解决现有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充电安全隐患大和管理难等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包括中空框架、多层结构的存放车辆框架、升降承载平台、第一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中空框架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相邻设置,所述存放车辆框架每层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和位于第二输送机构上方可移动的载车板,所述载车板设置有热电偶传感模块;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框架顶部,所述升降承载平台位于所述中空框架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承载平台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均和所述热电偶传感模块与pcl控制器连接,通过pcl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承载平台在所述中空框架内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可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任一层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衔接,从而使所述载车板可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相衔接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作往复移动运动。

4、其中,所述载车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隔板,且通过若干个隔板形成有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多个停车位;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用于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充电桩。

5、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若干第一滚轴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若干第一滚轴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若干第一滚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罩,所述若干第一滚轴间隔固定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底部,首根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末根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二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

6、其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减速电机、第四减速电机、若干第二滚轴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若干第二滚轴上,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若干第二滚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护罩,所述若干第二滚轴间隔固定于每层的所述存放车辆框架内,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与所述第四减速电机设置于每层的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的前端,首根所述第二滚轴与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末根所述第二滚轴与所述四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四联轴器连接。

7、其中,所述存放车辆框架每层设置有无接触供电模块,所述无接触供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供电端和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设置于每层的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无线充电供电端设置于每层的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的一侧,所述无线充电供电端与所述pcl控制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以使得所述pcl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载车板移动至一定距离时使所述无线充电供电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无接触合拼接通电流,从而提供电能给停放在所述载车板上的电动自行车充电。

8、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板、若干驱动电机和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可升降轴杆,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中空框架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每个所述驱动电机对应一个所述可升降轴杆连接,所述可升降轴杆的底端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固定连接。

9、其中,围绕所述载车板的两侧和后端设置有防护栏。

10、其中,所述载车板的材质为防火防爆材料。

11、其中,所述中空框架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轴承座。

12、其中,所述pcl控制器设有物联网控制模块。

13、在本技术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中,通过中空框架与具有多层结构的存放车辆框架左右相邻设置,整体占地面积小,大大的节省了需要停放的空间,可适用在狭窄的路旁和有限的空地使用,使得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载车板上嵌入有热电偶传感模块,可对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进行实时监控预测,当电动自行车存在锂电池失控时,及时进行封闭式处理,控制其燃烧、爆炸的范围及伤害,减少对其余电动自行车的影响,降低损失;通过pcl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承载平台在中空框架内上下移动至存放车辆框架需到达的层,以使第一输送机构与在此层的第二输送机构相衔接,使载车板可沿第一输送机构和此层的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作往复移动运动;从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的整体结构简洁,存取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解决了停车乱,充电难的问题,并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框架、多层结构的存放车辆框架、升降承载平台、第一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中空框架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相邻设置,所述存放车辆框架每层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和位于第二输送机构上方可移动的载车板,所述载车板设置有热电偶传感模块;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框架顶部,所述升降承载平台位于所述中空框架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承载平台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均和所述热电偶传感模块与PCL控制器连接,通过PCL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承载平台在所述中空框架内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可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任一层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衔接,从而使所述载车板可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相衔接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作往复移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隔板,且通过若干个隔板形成有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多个停车位;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用于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充电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若干第一滚轴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若干第一滚轴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若干第一滚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罩,所述若干第一滚轴间隔固定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底部,首根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末根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二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减速电机、第四减速电机、若干第二滚轴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若干第二滚轴上,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若干第二滚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护罩,所述若干第二滚轴间隔固定于每层的所述存放车辆框架内,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与所述第四减速电机设置于每层的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的前端,首根所述第二滚轴与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末根所述第二滚轴与所述四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四联轴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每层设置有无接触供电模块,所述无接触供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供电端和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设置于每层的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无线充电供电端设置于每层的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的一侧,所述无线充电供电端与所述PCL控制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以使得所述PCL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载车板移动至一定距离时使所述无线充电供电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无接触合拼接通电流,从而提供电能给停放在所述载车板上的电动自行车充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板、若干驱动电机和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可升降轴杆,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中空框架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每个所述驱动电机对应一个所述可升降轴杆连接,所述可升降轴杆的底端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载车板的两侧和后端设置有防护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材质为防火防爆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架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轴承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CL控制器设有物联网控制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框架、多层结构的存放车辆框架、升降承载平台、第一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中空框架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相邻设置,所述存放车辆框架每层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和位于第二输送机构上方可移动的载车板,所述载车板设置有热电偶传感模块;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框架顶部,所述升降承载平台位于所述中空框架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承载平台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均和所述热电偶传感模块与pcl控制器连接,通过pcl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升降承载平台在所述中空框架内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可与所述存放车辆框架任一层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相衔接,从而使所述载车板可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相衔接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作往复移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隔板,且通过若干个隔板形成有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多个停车位;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用于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充电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若干第一滚轴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于所述若干第一滚轴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若干第一滚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护罩,所述若干第一滚轴间隔固定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升降承载平台的底部,首根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末根所述第一滚轴与所述二减速电机之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停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减速电机、第四减速电机、若干第二滚轴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骏杰张秦玮武延坤艾迪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