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安全装置,即救生安全通道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在隧道施工及矿井巷道掘进作业中,经常会发生塌方事故,被困人员被与外界阻隔,危及生命安全,救援人员需要在洞外面挖掘,直到挖通才能救出被困人员,缺点是营救时间长,被困人员可能因缺氧气、食物、水分不能获救,影响救援。以往救援装置结构不尽合理,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救生安全通道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管道,每个管道一侧面上有供逃生躲藏进入的圆孔,其特征在于圆孔带有对开门,对开门两侧端与圆孔通过合页连接,对开门两相对端带有把手,对开门两相对端之间间隙大于3厘米。
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4、对开门在轴线方向的中心线向上偏移15度。
5、每个管道下部安装有滑轮。每个管道长度为2.0m-2.2m,直径为0.75-0.8m,壁厚1.6-2.0cm。
6、对开门两相对端之间间隙为5厘米。
7、本技术的优点是:1、管道的管径选为0.75-0.8m,逃生人员在逃生时爬行比较宽松,爬行速度有提高,压迫感和恐惧感减轻,且不影响施工现场的空间。2、入孔的平面直径加大(0.7m),逃生人员进入逃生孔方便快捷。3、入孔为双开门式,开启轻便,费力少,且门中心有5mm缝隙,可增加通气和通光线作用,极大地减轻了逃生人员的精神紧张和精神恐惧,有利于快速逃生。4、采用对
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管道(1),每个管道(1)一侧面上有供逃生躲藏进入的圆孔(2),其特征在于圆孔(2)带有对开门(3),对开门(3)两侧端与圆孔(2)通过合页(6)连接,对开门(3)两相对端带有把手,对开门(3)两相对端之间留有大于3厘米间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开门(3)在轴线方向的中心线向上偏移15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管道(1)下部安装有滑轮(4)。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管道(1)长度为2.0m-2.2m,直径为0.75-0.8m,壁厚1.6-2.0cm。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开门(3)两相对端之间间隙为5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管道(1),每个管道(1)一侧面上有供逃生躲藏进入的圆孔(2),其特征在于圆孔(2)带有对开门(3),对开门(3)两侧端与圆孔(2)通过合页(6)连接,对开门(3)两相对端带有把手,对开门(3)两相对端之间留有大于3厘米间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安全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开门(3)在轴线方向的中心线向上偏移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