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端盖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端盖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46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2
一种端盖组件,其包括端盖以及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端盖中的尾气管。所述端盖包括侧端壁以及自所述侧端壁沿轴向一体延伸的环绕壁。所述环绕壁设有内部腔体,所述侧端壁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内部腔体的一侧冲压而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径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环绕壁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形成让所述尾气管插入的开孔。如此设置,通过在一体成型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所述开孔,简化了结构,且提高了可靠性;避免了通过两部件焊接形成所述开孔时对开孔的尺寸精度以及结构可靠性所带来的挑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具有所述端盖组件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进气组件、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进气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端盖以及进气管,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壳体中的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出气端盖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以及所述出气管分别固定于所述进气端盖以及所述出气端盖。相关技术中的所述进气端盖以及所述出气端盖通常由两部分焊接构成,这种结构设计相对复杂,成本较高且可靠性相对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靠性较高的端盖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盖组件,用于尾气后处理装置中,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以及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端盖中的尾气管,所述端盖包括侧端壁以及自所述侧端壁沿轴向一体延伸的环绕壁,所述环绕壁设有内部腔体,所述侧端壁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内部腔体的一侧冲压而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径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环绕壁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形成让所述尾气管插入的开孔。

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组件包括自所述环绕壁沿所述径向凸出所述环绕壁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对应于所述第二缺口。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管为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翻边部焊接固定。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孔完整地形成在所述端盖上。

6、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前述端盖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相连的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与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相连的进气组件,其中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绕壁相连;进气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进气管,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尾气管相连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内壳体以及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尾气管相连,所述外壳体包裹在所述内壳体上。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壳体设有贯穿其壁部的若干消音孔。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安装支架组件。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组件包括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若干支撑架以及组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安装支架。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外壳体,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

12、所述安装支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空隙中。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端盖包括侧端壁以及自所述侧端壁沿轴向一体延伸的环绕壁,所述环绕壁设有内部腔体,所述侧端壁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内部腔体的一侧冲压而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径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环绕壁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形成让所述尾气管插入的开孔。如此设置,通过在一体成型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所述开孔,简化了结构,且提高了可靠性;避免了通过两部件焊接形成所述开孔时对开孔的尺寸精度以及结构可靠性所带来的挑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盖组件,用于尾气后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以及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端盖中的尾气管,所述端盖包括侧端壁以及自所述侧端壁沿轴向一体延伸的环绕壁,所述环绕壁设有内部腔体,所述侧端壁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内部腔体的一侧冲压而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径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环绕壁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形成让所述尾气管插入的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自所述环绕壁沿所述径向凸出所述环绕壁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对应于所述第二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管为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翻边部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完整地形成在所述端盖上。

5.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相连的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与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相连的进气组件,其中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尾气后处理载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环绕壁相连;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进气管,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尾气管相连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内壳体以及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尾气管相连,所述外壳体包裹在所述内壳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设有贯穿其壁部的若干消音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安装支架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组件包括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若干支撑架以及组装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安装支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外壳体,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用于尾气后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以及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端盖中的尾气管,所述端盖包括侧端壁以及自所述侧端壁沿轴向一体延伸的环绕壁,所述环绕壁设有内部腔体,所述侧端壁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内部腔体的一侧冲压而成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径向延伸,所述凸起部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环绕壁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形成让所述尾气管插入的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自所述环绕壁沿所述径向凸出所述环绕壁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对应于所述第二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管为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翻边部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完整地形成在所述端盖上。

5.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端盖组件相连的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与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相连的进气组件,其中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汪勇房连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