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装置及清洁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45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探测装置及清洁设备,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基座;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座配合以驱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基座相对转动;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转动座,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转动座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凸出以限定出伸入部位,所述伸入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伸入部位内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本技术提出的探测装置,减小了探测装置的整体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探测装置及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1、雷达是—种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处理和计算来获取目标的距离、方向、高度等信息。

2、雷达被广泛应用各种智能设备等领域,例如,雷达可以用于扫地机器人的环境勘探和地图构建。相关技术中的雷达整体体积较大,尤其是在厚度方面,使得安装这种雷达的智能设备较厚,难以进入一些高度较低的空间。例如,安装这种雷达的扫地机器人难以进入高度较低的空间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探测装置,减小了探测装置的整体的厚度。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包含上述探测装置的清洁设备。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探测装置,包括:基座;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座配合以驱动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基座相对转动;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转动座,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转动座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凸出以限定出伸入部位,所述伸入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伸入部位内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探测装置,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伸入部的第二容纳空间内,伸入部位于第一支架的第一容纳空间内,有效缩小了测距模块与基座之间的距离,即减小了探测装置的整体的厚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背离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测距模块放置于所述容纳槽。

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探测装置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容纳槽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错位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容纳槽的至少部分重叠。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距组件包括适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发射件和适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接收件,所述容纳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发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接收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布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两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以限制所述发射件脱离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限位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以限制所述接收件脱离所述第二部分。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无线输电线圈和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第二无线输电线圈,所述第一无线输电线圈与所述第二无线输电线圈耦合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距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无线输电线圈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耦合配合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第二控制板,所述测距模块设有信号输出件,所述第二控制板设有信号接收件,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传输所述信号输出件传输信号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和转动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动座中的一个且与另一个转动配合,所述传输通道贯穿所述转动轴。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清洁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探测装置。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背离所述转动座(2)的一侧设有容纳槽(412),所述测距模块(42)放置于所述容纳槽(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容纳槽(412)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11)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测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11)与所述容纳槽(412)的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模块(42)包括适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发射件(421)和适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接收件(422),所述容纳槽(41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4121)和第二部分(4122),所述第一发射件(42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4121),所述第一接收件(422)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4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4121)和所述第二部分(4122)分布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1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23)和第二限位件(424),所述第一限位件(42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以限制所述第一发射件(421)脱离所述第一部分(4121),所述第二限位件(424)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以限制所述第一接收件(422)脱离所述第二部分(41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第一无线输电线圈(11)和设置于所述转动座(2)的第二无线输电线圈(26),所述第一无线输电线圈(11)与所述第二无线输电线圈(26)耦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组件(4)还包括:第一控制板(43),所述第一控制板(4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背离所述基座(1)的一侧,所述第二无线输电线圈(26)和测距模块(42)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43)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耦合配合的定子(31)和转子(32),所述定子(31)和所述转子(3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基座(1),所述定子(31)和所述转子(3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转动座(2)。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有第二控制板(13),所述测距模块(42)设有信号输出件(431),所述第二控制板(13)设有信号接收件(131),所述探测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传输所述信号输出件(431)的传输信号的传输通道(8),所述传输通道(8)贯穿所述第一支架(41)和转动座(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设置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转动座(2)中的一个且与另一个转动配合,所述传输通道(8)贯穿所述转动轴(7)。

13.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探测装置(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1)的背离所述转动座(2)的一侧设有容纳槽(412),所述测距模块(42)放置于所述容纳槽(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容纳槽(412)和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11)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测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11)与所述容纳槽(412)的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模块(42)包括适于发射第一信号的第一发射件(421)和适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接收件(422),所述容纳槽(41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4121)和第二部分(4122),所述第一发射件(42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4121),所述第一接收件(422)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4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4121)和所述第二部分(4122)分布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1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23)和第二限位件(424),所述第一限位件(42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以限制所述第一发射件(421)脱离所述第一部分(4121),所述第二限位件(424)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以限制所述第一接收件(422)脱离所述第二部分(4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