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及驳接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及驳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1337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涉及一种异型钢轨横向工位驳接、轨件飞边加工与跟端轨底铣削同步交叉作业控制,尤其是能用于道岔智能制造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及驳接方法。整个横向工位分布主要为上料储料区、上料翻料区、待料区、加工区、检验区、下料翻料区、下料收储区。共7个横向区域,其中待料区同时具备跟端铣削轨件取料、放料待料功能和飞边加工待料双重功能,来实现轨底铣削和过渡段飞边加工的轨件供料衔接。驳接车体能够在整个飞边加工生产线横向区域贯通式移动作业,可以横穿7大横向工位区域。该驳接系统主要由地轨单元、行进动力组、车体框架、轨件倒立支撑体、高度油缸组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涉及一种异型钢轨横向工位驳接、轨件飞边加工与跟端轨底铣削同步交叉作业控制,尤其是能用于道岔智能制造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及驳接方法


技术介绍

1、cn202239466u,专利名称“钢轨道岔精锻工艺生产线夹钳旋转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固装有液压马达和外圆带齿的旋转盘,液压马达轴端连接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与安装在架体上的旋转盘相啮合,所述旋转齿轮连接轴端连接有旋转编码器。优点是: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旋转装置,其旋转力大,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可抵抗钢轨在锻造过程中的逆反力,制造安装调试简单,后期维护较方便,元件采购周期短。通过旋转编码器和plc控制系统截取液压马达旋转角度信号与设定距离进行比较用以控制油缸阀组的动作,阀组控制液压马达实现精确控制;采用铜制导向板作为旋转导向,其导向性及滑动性好,磨损后可更换。其不足之处:该钢轨夹钳旋转装置应用的生产线中在同一时间段内仅能满足一根轨件在生产线中的横向的轨件运输位移和角度转换,而在钢轨锻后飞边加工生产线中,各工位有单独的轨件夹持作业,对于轨件的位移和角度需求性更加单一,未保证前后其他工位同步作业的连续性,无需长时间占用钢轨的夹钳旋转装置,仅仅需要在各工位完成旋转衔接即可。因此,cn202239466u“钢轨道岔精锻工艺生产线夹钳旋转装置”在生产节拍上无法满足钢轨飞边加工。

2、轨件飞边加工与钢轨锻造时轨件的横向位移运输工艺工步要求性存在很大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轨件飞边加工时,为便于良好的衔接轨底铣削上料、铣削后飞边的加工以及加工状态的检查,横向各作业工位实际是多区同步且交叉作业的,而钢轨锻造则每次锻造过程中,横向各工位只有1根轨件在送料小车上进行位置移动转换。两者区别性大,原有的横向位移小车无法适用于轨件飞边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设计目的:根据
技术介绍
实际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妥善处理衔接各方面影响环节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及驳接方法。

2、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驳接机构设计时,驳接工位横向数量与轨底现有铣削上料方式相适应,设计数量≧5组,单次翻料时,翻转5根轨件供轨底铣削上料(每次跟端铣削时上料2根);铣削后,放入原驳接车1#2#位置,另吊走3#4#两个轨件铣削,铣削后的轨件则进行飞边加工作业;完成飞边加工作业后,1#2#等待检查确认;待3#4#轨底铣削重新放入驳接车后,重复作业。

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钢轨锻后飞边加工的轨件翻转装置,该装置用于在飞边加工过程中,将钢轨由轨底朝下进行±180°翻转,满足轨底飞边加工、检查、多轨件同步高效作业生产需求。在飞边加工生产线中共布置两组翻转装置,上料侧、下料侧各一组。上料侧翻转装置主要用于将待加工轨件的翻转上料作业准备,轨件被翻转后,进入加工待料区进行飞边加工排序;下料侧翻转装置主要用于完成飞边加工、并检查确认加工质量后的飞边加工轨件下料作业准备,轨件被翻转后,及时收储入下料区域进行收储,便于轨件流转等其他后续作业。上料组翻料装置与下料翻转装置间,轨件翻料后,由独立的轨件驳接装置将作业轨件从上料翻料位及时移走,上料翻料装置进行后续的轨件翻转作业,及时补充、及时翻料,保证上料工位连续翻料生产作业。

4、气缸横向定位组由双向行程气缸、气缸推料头、以及上料翻料接近开关组成。双向气缸可进行横向左右、垂直向上下运动,将轨件通过气缸推头横向推动,在上料架上料翻料工位设置接近开关一个,该开关位置距离上料架右侧极限位置一定距离,当上料推爪将轨件推移至接近开关位置发讯后,上料推爪停止推料,气缸横向定位系统启动,气缸推料主要作用是接替上料推爪将异形钢轨推入上料翻料装置夹紧腔内,使钢轨右侧轨底边缘与翻料装置柔性对齐,避免上料推爪直接推料时防止链条绷断。气缸启动作业后,上料推爪将自动后退,准备将下一根轨件递进向前推移上料。

5、翻料装置由多个翻料装置单体纵向排布组成,单个翻转单体主要由支座、夹持组、翻转动力组组成。夹持组主要指翻转体,包括夹紧底板+夹紧板,其主要作用实现对翻转钢轨整个翻转过程的轨件夹持固定。夹紧底板将作为轨件翻转装料的基础,其底部设置钢轨状态检测接近开关,用于判断轨件是否进入翻转夹持腔。夹紧底板上安装有一个上下行程的油缸,该油缸用于夹紧钢轨提供夹紧动力。夹紧底板在轨件夹紧右侧设置两组异型上下导向滑轨,用于对夹紧板上下运动进行导向。在导轨上方设置导向槽盖板,用于加固导轨运行导向受力强度。在夹紧底板配套的上方,设置钢轨轨顶夹紧板,夹紧板设计有内槽型定位导向槽,其余夹紧油缸相连,能够进行上下运行,实现轨件的夹紧、松开动作。该固定方式采用上下加压定位固定,钢轨被气缸推入翻料装置夹持腔内后,翻转装置轨底板底部接近开关发讯,夹紧油缸下压,通过轨顶施加压力将钢轨件轨底紧密压实在夹紧底板上,实现现固定。

6、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翻料装置,其工位主要为上料翻料工位、上料驳接工位、下料驳接工位和下料翻料工位组成。其整体结构主要由气缸横向定位组、翻转夹持组、翻转动力组和轨件驳接装置组成。(2)气缸横向定位组由双向行程气缸、气缸推料头、以及上料翻料接近开关组成。双向气缸可进行横向左右、垂直向上下运动,将轨件通过气缸推头横向推动,在上料架上料翻料工位设置接近开关一个,该开关位置距离上料架右侧极限位置一定距离,当上料推爪将轨件推移至接近开关位置发讯后,上料推爪停止推料,气缸横向定位系统启动,气缸推料主要作用是接替上料推爪将异形钢轨推入上料翻料装置夹紧腔内,使钢轨右侧轨底边缘与翻料装置柔性对齐,避免上料推爪直接推料时防止链条绷断。气缸启动作业后,上料推爪将自动后退,准备将下一根轨件递进向前推移上料。(3)异型钢轨锻压飞边加工送料系统沿钢轨纵向先后设计由上料架、驳接车、翻料装置、纵向送料轧辊。呈交替错位排布。本翻料装置在上料侧其翻料作业顺序主要为①上料推爪推料→②气缸推料定位→③夹紧板夹紧→④翻转→⑤驳接接料→⑥夹紧板松开→⑦驳接走料→⑧翻转回零待机。 初始状态时,翻料装置夹紧板打开,夹持开口向左,驳接车倒立支撑缩回落下,上料架推爪位于上料架储料区域,上料架上料翻料工位为空置状态,无轨件。

7、技术方案1:一种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包含上料架、上料推爪、上料翻料装置、上料驳接工位、上料翻料工位、轨件驳接装置、下料驳接工位、钢轨纵向输送轧辊、异型钢轨待料加料检验区、下料翻料装置、下料翻料工位、下料架、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上料架和下料架分别位于异型钢轨待料加料检验区两侧,多条上料架间设有地轨单位,上料推爪位于上料架上由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推动,上料翻料工位位于上料架上用于接收上料推爪推入的异型钢轨锻压轨段,上料翻料装置位于上料架末端由多个翻料装置单体纵向排布组成,上料驳接工位位于上料翻料装置3一侧用于接收上料翻料装置翻料后轨件,异型钢轨待料加工检验区10完成对异型钢轨加工和检验,下料翻料装置位于下料架的始端用于翻转来自轨件驳接装置驳接来的异型钢轨锻压轨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其特征是包含上料架(1)、上料推爪(2)、上料翻料装置(3)、上料驳接工位(4)、上料翻料工位(5)、轨件驳接装置(6)、下料驳接工位(8)、钢轨纵向输送轧辊(9)、异型钢轨待料加料检验区(10)、下料翻料装置(11)、下料翻料工位(12)、下料架(13)、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上料架(1)和下料架(13)分别位于异型钢轨待料加料检验区(10)两侧,多条上料架(1)间设有地轨单位(14),上料推爪(2)位于上料架(1)上由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推动,上料翻料工位(5)位于上料架(1)上用于接收上料推爪(2)推入的异型钢轨锻压轨段(15),上料翻料装置(3)位于上料架(1)末端由多个翻料装置单体纵向排布组成,上料驳接工位(4)位于上料翻料装置(3)一侧用于接收上料翻料装置(3)翻料后轨件,异型钢轨待料加工检验区(10)完成对异型钢轨加工和检验,下料翻料装置(11)位于下料架(13)的始端用于翻转来自轨件驳接装置(6)驳接来的异型钢轨锻压轨段(15),下料翻料工位(12)位于下料架(13)上由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及下推料爪(16)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异型钢轨待料加工检验区(10)设有钢轨纵向送料轧辊(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轨件驳接装置(6)中包含多工位驳接车(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由双向行程气缸、气缸推料头、以及上料翻料接近开关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上翻料装置(3)和下翻料装置(11)分别由多个翻料装置单体纵向排布组成,单个翻转单体主要由支座、夹持组、翻转动力组组成;翻转动力组包括翻转体、支座、通天轴(17)、连接部分和翻转动力电机(18);翻转体可围绕支座通天轴径向进行角度旋转,从而实现异型钢轨锻压轨段(15)的翻转动作,旋转方向顺时针,有效利用翻转装置立面进行轨件轨底宽度侧向面支撑,即使发生夹紧油缸压力泄压,也保证翻转过程中轨件始终位于翻转腔内,防止意外掉落。翻料支座在通天轴位置设置径向轴承,翻转体通天轴设计通天轴键槽连接轴套,两者与通天轴同心连接,通天轴旋转时将带动翻转体与被夹紧的钢轨整体进行翻转动作,从而实现轨件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驳接装置底部设置纵向两排,横向多组的行进轮组,在轮组间设置横向伺服动力电机提供行进动力,通过齿轮与地轨齿条啮合进行横向位移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驳接装置中的车体框架为驳接装置的主体结构,用于安装行进轮组及驱动电机、进行各工位取料倒立支撑的横向布置,及各工位料位的上下驱动油缸安装基础,车体框架共设计有五个工位料位,每个料位为四边棱角结构,对倒立支撑实现定位及上下导向,实现轨件的高度方向调整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车体框架高度方向顶面低于上、下料架,保证其能够在上料、下料架有料的情况下自由穿梭于上、下料区进行取料、运输轨件的功能作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地轨单元(14)主要支撑驳接装置在各区横移的路径,地轨设计为凸字阶梯形式,具有一定的纵向导向及防脱轨功能,每个地轨单元共二根地轨、一根齿条组成,驳接装置底部设置纵向两排,横向多组的行进轮组,在轮组间设置横向伺服动力电机提供行进动力,通过齿轮与地轨齿条啮合进行横向位移移动。

10.一种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的驳接方法,其特征是:钢轨锻后在飞边加工过程中,将钢轨由轨底朝下进行±180°翻转,满足轨底飞边加工、检查、多轨件同步高效作业生产需求,在飞边加工生产线中共布置两组翻转装置,上料架侧、下料架侧各一组,在上料架上料翻料工位设置接近开关一个,该开关位置距离上料架右侧极限位置一定距离,当双向行程气缸、气缸推料头推动上料推爪将轨件推移至接近开关位置发讯后,上料推爪停止推料,气缸横向定位系统启动,气缸接替上料推爪将异形钢轨推入上料翻料装置夹紧腔内,使钢轨右侧轨底边缘与翻料装置柔性对齐,气缸启动作业后,上料推爪将自动后退,准备将下一根轨件递进向前推移上料;下料架侧翻转装置主要用于完成飞边加工、并检查确认加工质量后的飞边加工轨件下料作业准备,轨件被翻转后,及时收储入下料区域进行收储,便于轨件流转等其他后续作业,上料组翻料装置与下料翻转装置间的轨件翻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系统,其特征是包含上料架(1)、上料推爪(2)、上料翻料装置(3)、上料驳接工位(4)、上料翻料工位(5)、轨件驳接装置(6)、下料驳接工位(8)、钢轨纵向输送轧辊(9)、异型钢轨待料加料检验区(10)、下料翻料装置(11)、下料翻料工位(12)、下料架(13)、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上料架(1)和下料架(13)分别位于异型钢轨待料加料检验区(10)两侧,多条上料架(1)间设有地轨单位(14),上料推爪(2)位于上料架(1)上由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推动,上料翻料工位(5)位于上料架(1)上用于接收上料推爪(2)推入的异型钢轨锻压轨段(15),上料翻料装置(3)位于上料架(1)末端由多个翻料装置单体纵向排布组成,上料驳接工位(4)位于上料翻料装置(3)一侧用于接收上料翻料装置(3)翻料后轨件,异型钢轨待料加工检验区(10)完成对异型钢轨加工和检验,下料翻料装置(11)位于下料架(13)的始端用于翻转来自轨件驳接装置(6)驳接来的异型钢轨锻压轨段(15),下料翻料工位(12)位于下料架(13)上由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及下推料爪(16)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异型钢轨待料加工检验区(10)设有钢轨纵向送料轧辊(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轨件驳接装置(6)中包含多工位驳接车(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双向气缸横向定位组由双向行程气缸、气缸推料头、以及上料翻料接近开关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锻后飞边加工多工位轨件驳接装置,其特征是:上翻料装置(3)和下翻料装置(11)分别由多个翻料装置单体纵向排布组成,单个翻转单体主要由支座、夹持组、翻转动力组组成;翻转动力组包括翻转体、支座、通天轴(17)、连接部分和翻转动力电机(18);翻转体可围绕支座通天轴径向进行角度旋转,从而实现异型钢轨锻压轨段(15)的翻转动作,旋转方向顺时针,有效利用翻转装置立面进行轨件轨底宽度侧向面支撑,即使发生夹紧油缸压力泄压,也保证翻转过程中轨件始终位于翻转腔内,防止意外掉落。翻料支座在通天轴位置设置径向轴承,翻转体通天轴设计通天轴键槽连接轴套,两者与通天轴同心连接,通天轴旋转时将带动翻转体与被夹紧的钢轨整体进行翻转动作,从而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富赵小军闫宇青宫政李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