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药导管,具体为一种新型导液管。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导液管可参阅图1,大部分结构为一空心外管、一塞子、一弹簧件和一活动件,活动件往往设置为一球形件,球形件安装在外管出液口处,弹簧件抵接球形件,塞子安装在导液管另一端,对弹簧件进行固定,向内挤压球形件压迫弹簧件从而在球形件和导液管出液口间形成缺口进行导液,塞子和外管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磨损,且塞子上还要开设有通孔用以进液。
2、虽然现有的导液管结构已经较为简单,但此种导液管不仅组装时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实际使用中仍具有一定的不便性,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导液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导液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上药用导液管主要由外管、塞子、弹簧件和活动件组成,此种导液管不仅组装时较为繁琐,且成本较高,实际使用中仍具有一定的不便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导液管,包括外管、活动件和弹簧件,所述外管两侧贯通,且分为上药口和组装口,所述外管的上药口成内凹状,用于放置活动件,所述弹簧件放置在活动件一侧,且位于外管内部,所述外管的组装口挤压形变,且挤压后的开口小于弹簧件的直径。
3、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为长管体。
4、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挤压方式为向内挤压。
5、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挤压方式为向内挤压或者平压。
6、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件的直径不同,且组装口侧直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和弹簧件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套,且弧形套连接在弹簧件上,所述弧形套上连接有卡位杆和卡位球,且两者位于弹簧件内部,所述外管出水口的外侧设置有遮挡构件,这样可以增加弹簧件运动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遮挡构件包括遮挡套,所述遮挡套活动套接在外管上,所述遮挡套的内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且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连接在外管上,所述遮挡套两侧开口的内壁上皆连接有橡胶环条,用于摩擦限位和密封,利用遮挡套可以对接头处进行保护。
9、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为金属材质,且需为18-10不锈钢。
10、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铆压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1、s1、首先将待加工的外管和弹簧件、活动件按照顺序组装,使活动件位于外管的出液口处;
12、s2、接着将弹簧件的上药口侧向内将弹簧件放入外管中,并使其与活动件紧密贴合;
13、s3、接着对外管的进液口端进行铆压,通过向内挤压或者平压,使内管向内变形,抵压住弹簧件即为加工完成。
14、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加工工艺还可有以下流程:
15、s1、在外管出液口预设螺纹孔,在螺纹孔中安装限位块;
16、s2、通过将两个遮挡套放置在外管出液口外侧对接,在压合前将橡胶环条卡入遮挡套上预留的凹槽中。
17、s3、接着,将遮挡套中的限位槽处与限位块重合,并使限位块卡入限位槽中,使遮挡套形成完整的环装套接在外管外侧。
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组装口被挤压的外管,采用对外管的组装口进行向内挤压或者平压的设计,使得外管的组装口处管体向内变形,从而达到止住弹簧件外掉的效果,同时通过金属材质的外管强度进行抵压弹簧件,抗磨损能力更强,并且不需要繁复的组装流程,在通过铆压工艺对外管进行加工前,将弹簧件和活动件安装顺序先放入外管中,然后将外管的进液端进行铆压,使外管向内挤压或者平压使其向内变压,从而达到含住弹簧件,避免弹簧件外掉,另外本装置品质稳定、成本较低。
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弧形套,且弧形套连接在弹簧件上,弧形套上连接有卡位杆和卡位球,且两者位于弹簧件内部,外管出水口的外侧设置有遮挡构件,遮挡构件包括遮挡套,遮挡套活动套接在外管上,遮挡套的内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且数量至少为一个,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连接在外管上,遮挡套两侧开口的内壁上皆连接有橡胶环条,用于摩擦限位和密封,在使用时,卡位杆和卡位球可以对弹簧件的内部进行支撑,避免弹簧件变形;而遮挡套使用时,只需要往前滑动即可,提升了外管的功能性,降低了弹簧件的折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导液管,包括外管(1)、活动件(2)和弹簧件(3),所述外管(1)两侧贯通,且分为上药口和组装口,所述外管(1)的上药口成内凹状,用于放置活动件(2),所述弹簧件(3)放置在活动件(2)一侧,且位于外管(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组装口挤压形变,且挤压后的开口小于弹簧件(3)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挤压方式为向内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为长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挤压方式为向内挤压或者平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3)的直径不同,且组装口侧直径大于上药口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和弹簧件(3)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套(4),且弧形套(4)连接在弹簧件(3)上,所述弧形套(4)上连接有卡位杆(5)和卡位球(6),且两者位于弹簧件(3)内部,所述
7.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构件(7)包括遮挡套(71),所述遮挡套(71)活动套接在外管(1)上,所述遮挡套(71)为两个弧形组件卡合连接而成,所述遮挡套(7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限位槽(72),且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限位槽(72)中滑动安装有限位块(73),且限位块(73)连接在外管(1)上,所述遮挡套(71)两侧开口的内壁上皆连接有橡胶环条(74),用于摩擦限位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为金属材质,且需为18-10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铆压工艺分为以下流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加工工艺还可有以下流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导液管,包括外管(1)、活动件(2)和弹簧件(3),所述外管(1)两侧贯通,且分为上药口和组装口,所述外管(1)的上药口成内凹状,用于放置活动件(2),所述弹簧件(3)放置在活动件(2)一侧,且位于外管(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组装口挤压形变,且挤压后的开口小于弹簧件(3)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挤压方式为向内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为长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挤压方式为向内挤压或者平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3)的直径不同,且组装口侧直径大于上药口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导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和弹簧件(3)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套(4),且弧形套(4)连接在弹簧件(3)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