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02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若干个余热吸收组件,若干个余热组件均匀等距分布形成环状分布于锅炉外侧,所述余热吸收组件包括有底座板、设置于底座板顶部中间的调向结构、设置于调向结构内侧的液体吸热结构和气体吸热结构,所述调向结构包括有铸块,且铸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外端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内侧连接所述液体吸热结构,所述液体吸热结构包括有导热板一,所述导热板一呈圆弧形且内部插设有若干个储液罐。本技术便于对锅炉外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的回收循环利用,且拆装较为方便,灵活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厂锅炉设备,具体为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厂锅炉是用于发电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电能的关键装置。具体的讲,电厂锅炉通常采用燃煤、燃油、天然气或生物质等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烟气,烟气通过锅炉内的换热面传递热量给水,使水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进一步驱动汽轮机旋转,通过与发电机相连来产生电能。

2、目前的电厂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壁产生的热量是直接散失在外部环境中的,现有技术的余热设备较多采用筒状结构安装在锅炉外部进行吸收余热,不便于对锅炉外部的其它零件安装,且整体拆装麻烦,不便于进行维护修理,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发电厂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壁产生的热量是直接散失在外部环境中的,现有技术的余热设备较多采用筒状结构安装在锅炉外部进行吸收余热,不便于对锅炉外部的其它零件安装,且整体拆装麻烦,不便于进行维护修理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若干个余热吸收组件,若干个余热组件均匀等距分布形成环状分布于锅炉外侧,所述余热吸收组件包括有底座板、设置于底座板顶部中间的调向结构、设置于调向结构内侧的液体吸热结构和气体吸热结构,所述调向结构包括有铸块,且铸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外端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内侧连接所述液体吸热结构,所述液体吸热结构包括有导热板一,所述导热板一呈圆弧形且内部插设有若干个储液罐。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气体吸热结构包括有两个储气罐和导热板二,两个储气罐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连接有两个立杆,两个立杆的顶端与导热板二可拆式相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导热板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气接口,且导热板二的内部设置有弯折状的气体槽道,且通风槽道中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端口,且储液罐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式的封盖。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位于所述导热板一的内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呈条状的吸热条。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导热板二的内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吸热的凸球。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位于所述导热板二的一侧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气体槽道相连通。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的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在立式的锅炉旁,相应的放置若干个余热吸收组件,等距分布形成环状,整体便于搬运组装,同时在使用时,启动相应的调向结构,通过使用电机带动联动板调向倾斜,使得液体吸热结构和气体吸热结构分别贴附在锅炉的外侧,对锅炉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提供循环利用,较为灵活方便,便于拆装。

12、本技术的余热吸收组件采用液体吸热结构和气体吸热结构进行组合,回收热量可以分别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加热,也可以设置单一的液体吸热结构或气体吸热结构进行层状的组合,气体吸收结构的导热板二内部设置有相应的气体槽道,其外部的通气接口连接管道,将气体输送至储气罐中,外部的风机可以加速内部气体流动,且气体槽道中的导热片提高对气体的加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若干个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余热组件均匀等距分布形成环状分布于锅炉外侧,所述余热吸收组件包括有底座板(1)、设置于底座板(1)顶部中间的调向结构、设置于调向结构内侧的液体吸热结构和气体吸热结构,所述调向结构包括有铸块(2),且铸块(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联动板(4),所述联动板(4)的外端连接有承重板(5),所述承重板(5)的内侧连接所述液体吸热结构,所述液体吸热结构包括有导热板一(6),所述导热板一(6)呈圆弧形且内部插设有若干个储液罐(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热结构包括有两个储气罐(8)和导热板二(9),两个储气罐(8)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承重板(5)的顶部连接有两个立杆(10),两个立杆(10)的顶端与导热板二(9)可拆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二(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气接口(11),且导热板二(9)的内部设置有弯折状的气体槽道(12),且通风槽道中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7)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端口,且储液罐(7)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式的封盖(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热板一(6)的内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呈条状的吸热条(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二(9)的内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吸热的凸球(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热板二(9)的一侧顶部设置有风机(17),所述风机(17)的输出端与气体槽道(12)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若干个余热吸收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余热组件均匀等距分布形成环状分布于锅炉外侧,所述余热吸收组件包括有底座板(1)、设置于底座板(1)顶部中间的调向结构、设置于调向结构内侧的液体吸热结构和气体吸热结构,所述调向结构包括有铸块(2),且铸块(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联动板(4),所述联动板(4)的外端连接有承重板(5),所述承重板(5)的内侧连接所述液体吸热结构,所述液体吸热结构包括有导热板一(6),所述导热板一(6)呈圆弧形且内部插设有若干个储液罐(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锅炉的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吸热结构包括有两个储气罐(8)和导热板二(9),两个储气罐(8)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承重板(5)的顶部连接有两个立杆(10),两个立杆(10)的顶端与导热板二(9)可拆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贤徐超张振龙缑振华高磊王兆辉李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新疆准东五彩湾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