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84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申请涉及下料机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包含转盘、定位模具、吸附装置与输送装置,所述定位模具设置有若干依次分布于所述转盘的周侧,所述定位模具上开设有用于安放产品的定位容腔,所述吸附装置包含移动轨道、伸缩气缸、固定板、吸嘴与气管,所述移动轨道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气缸滑接于所述移动轨道,且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模具,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吸嘴设置有若干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气管连通于每个所述吸嘴之间。基于此,本申请利用气管吸气,使得吸嘴与整体产品的表面形成真空状态,此时整体产品被吸附于吸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下料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一种化妆产品,在加工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包装入库,参看图1,包装盒包含塑料透明底板700与纸板800,塑料透明底板700上开设有供产品600放置的安装槽710,当产品600放置于安装槽710内时,纸板800盖设于塑料透明底板700上,以封闭产品600在安装槽710内。

2、综合上述,纸板800固定于塑料透明底板700上一般通过压模机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需要将整体产品600从模具中取出来实现下料,传统的操作方式是由人工将整体产品600从模具中取出,过程操作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产品在包装完成后下料的过程中由人工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下料机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包含转盘、定位模具、吸附装置与输送装置,所述定位模具设置有若干依次分布于所述转盘的周侧,所述定位模具上开设有用于安放产品的定位容腔,所述吸附装置包含移动轨道、伸缩气缸、固定板、吸嘴与气管,所述移动轨道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气缸滑接于所述移动轨道,且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模具,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吸嘴设置有若干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气管连通于每个所述吸嘴之间, 所述输送装置包含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转盘的侧边,且沿所述移动轨道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产品与包装盒预放置于定位模具的定位容腔内,当转盘带动定位模具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外部的压模机将产品与包装盒压接固定好后,转盘继续带动定位模具输送至吸附装置的区域,此时吸嘴在伸缩气缸与移动轨道的控制下抵接于整体产品上,抵接时,利用气管吸气,使得吸嘴与整体产品的表面形成真空状态,此时整体产品被吸附于吸嘴上,再次利用伸缩气缸带动整体产生提升,并利用移动轨道将从整体产品吊装至输送带上实现自动下料的过程,该结构操作效率高,不需要利用人工进行操作。

5、可选的,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定位模具的两侧设置有夹爪,所述夹爪夹持所述定位模具。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夹爪,使得定位模具能够稳定的安装于转盘上,不会产生晃动或偏移,便于吸嘴精准吸附产品完成下料。

7、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含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开槽沿所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垂直设置,所述吸嘴滑接于所述滑槽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开设的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使得吸嘴能够沿第一开槽方向或第二开槽方向滑动调整,以更好的稳定吸附产品,实现提升下料的过程。

9、可选的,所述吸嘴包含支撑柱、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第一伸缩弹簧与第三固定片,所述支撑柱垂直穿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片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固定片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伸缩弹簧自上而下穿设于所述支撑柱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上,所述第三固定片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且抵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上,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三固定片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支撑柱活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片与支撑柱活动连接,当带动第二固定片提升时,吸嘴即可沿第一开槽或第二开槽方向调整,当松开第二固定片时,第二固定片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充分的抵接于固定板上,实现吸嘴的位置固定,过程控制方便快捷。

11、可选的,所述吸嘴还包含连接块、第二伸缩弹簧与硅胶筒,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三固定片的一端,所述连接块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二伸缩弹簧抵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硅胶筒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且抵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硅胶筒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硅胶筒与所述连接块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气管连通于所述连接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嘴吸附产品时,利用硅胶筒抵接于产品的表面上,不会对产品造成触碰损伤,同时硅胶筒的设置结构,使得与产品表面之间贴合更紧密,在气管的吸气作用下局部更容易产生真空效果,能够增强对产品的吸附力。

13、可选的,所述定位容腔开设有若干,每个定位容腔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所述吸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容腔开设有若干,便于定位模具能够同时放置多个产品同时加工,生产效率高,同时每个定位容腔对应两个吸嘴,使得每个产品在吸附下料的过程均有两个吸嘴对应吸附下料。

15、可选的,还包含固定座与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转盘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转盘控制每个定位模具输送至吸附装置区域,过程控制方便快捷。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8、1.将产品与包装盒预放置于定位模具的定位容腔内,当转盘带动定位模具旋转的过程中,利用外部的压模机将产品与包装盒压接固定好后,转盘继续带动定位模具输送至吸附装置的区域,此时吸嘴在伸缩气缸与移动轨道的控制下抵接于整体产品上,抵接时,利用气管吸气,使得吸嘴与整体产品的表面形成真空状态,此时整体产品被吸附于吸嘴上,再次利用伸缩气缸带动整体产生提升,并利用移动轨道将从整体产品吊装至输送带上实现自动下料的过程,该结构操作效率高,不需要利用人工进行操作,实用性强;

19、2.利用开设的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使得吸嘴能够沿第一开槽方向或第二开槽方向滑动调整,以更好的稳定吸附产品,实现提升下料的过程;

20、3.第二固定片与支撑柱活动连接,当带动第二固定片提升时,吸嘴即可沿第一开槽或第二开槽方向调整,当松开第二固定片时,第二固定片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充分的抵接于固定板上,实现吸嘴的位置固定,过程控制方便快捷;

21、4.吸嘴吸附产品时,利用硅胶筒抵接于产品的表面上,不会对产品造成触碰损伤,同时硅胶筒的设置结构,使得与产品表面之间贴合更紧密,在气管的吸气作用下局部更容易产生真空效果,能够增强对产品的吸附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盘(100)、定位模具(200)、吸附装置(300)与输送装置(400),所述定位模具(200)设置有若干依次分布于所述转盘(100)的周侧,所述定位模具(200)上开设有用于安放产品的定位容腔(210),所述吸附装置(300)包含移动轨道(310)、伸缩气缸(320)、固定板(330)、吸嘴(340)与气管(350),所述移动轨道(310)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气缸(320)滑接于所述移动轨道(310),且所述伸缩气缸(320)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模具(200),所述固定板(330)连接于所述伸缩气缸(320)的输出端,所述吸嘴(340)设置有若干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30),所述气管(350)连通于每个所述吸嘴(340)之间, 所述输送装置(400)包含输送带(410),所述输送带(410)位于所述转盘(100)的侧边,且沿所述移动轨道(310)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0)位于所述定位模具(200)的两侧设置有夹爪(110),所述夹爪(110)夹持所述定位模具(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0)上开设有滑槽(360),所述滑槽(360)包含第一开槽(361)与第二开槽(362),所述第一开槽(361)沿所述固定板(33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开槽(362)沿所述固定板(33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开槽(361)与所述第二开槽(362)垂直设置,所述吸嘴(340)滑接于所述滑槽(36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40)包含支撑柱(341)、第一固定片(342)、第二固定片(343)、第一伸缩弹簧(344)与第三固定片(345),所述支撑柱(341)垂直穿设于所述滑槽(360)内,所述第一固定片(342)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41)且位于所述固定板(330)的下方,所述第二固定片(343)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41)且位于所述固定板(330)的上方,所述第一伸缩弹簧(344)自上而下穿设于所述支撑柱(341)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片(343)上,所述第三固定片(345)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柱(341)且抵接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344)上,所述第一伸缩弹簧(34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片(343)与所述第三固定片(345)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片(342)与所述支撑柱(3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343)与所述支撑柱(34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40)还包含连接块(346)、第二伸缩弹簧(347)与硅胶筒(348),所述第二伸缩弹簧(347)套设于所述支撑柱(341)远离所述第三固定片(345)的一端,所述连接块(346)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341),所述第二伸缩弹簧(347)抵接于所述连接块(346),所述硅胶筒(348)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341)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块(346)的下方,所述连接块(346)位于所述第二伸缩弹簧(347)与所述硅胶筒(348)之间,所述硅胶筒(348)与所述连接块(346)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气管(350)连通于所述连接块(3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容腔(210)开设有若干,每个定位容腔(210)设置有两个对应的所述吸嘴(3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座(500)与驱动电机(510),所述驱动电机(510)安装于所述固定座(500),所述转盘(100)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510)的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转盘(100)、定位模具(200)、吸附装置(300)与输送装置(400),所述定位模具(200)设置有若干依次分布于所述转盘(100)的周侧,所述定位模具(200)上开设有用于安放产品的定位容腔(210),所述吸附装置(300)包含移动轨道(310)、伸缩气缸(320)、固定板(330)、吸嘴(340)与气管(350),所述移动轨道(310)水平设置,所述伸缩气缸(320)滑接于所述移动轨道(310),且所述伸缩气缸(320)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定位模具(200),所述固定板(330)连接于所述伸缩气缸(320)的输出端,所述吸嘴(340)设置有若干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30),所述气管(350)连通于每个所述吸嘴(340)之间, 所述输送装置(400)包含输送带(410),所述输送带(410)位于所述转盘(100)的侧边,且沿所述移动轨道(310)的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0)位于所述定位模具(200)的两侧设置有夹爪(110),所述夹爪(110)夹持所述定位模具(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0)上开设有滑槽(360),所述滑槽(360)包含第一开槽(361)与第二开槽(362),所述第一开槽(361)沿所述固定板(33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开槽(362)沿所述固定板(330)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开槽(361)与所述第二开槽(362)垂直设置,所述吸嘴(340)滑接于所述滑槽(36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40)包含支撑柱(341)、第一固定片(342)、第二固定片(343)、第一伸缩弹簧(344)与第三固定片(34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逸仪郭龙山沈文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上新日用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