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及预制实心桩技术_技高网

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及预制实心桩技术

技术编号:417076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及预制实心桩,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前预制空心桩体,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为离心成型且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体积为成型后的实心桩体积的50%~75%;将成型的前预制空心桩体倾斜放置,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当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填充混凝土材料后,将两端封堵的预制桩体通过旋转振动工艺或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工艺形成预制实心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预制实心桩具有竖向抗压承载力高、腐蚀性好、生产效率高、综合经济性优、外观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及预制实心桩


技术介绍

1、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桩基础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包括预制实心桩或预制空心混凝土管桩、空心方桩等不同截面形式,其施工方式根据地层的不同一般采用锤击、静压、植桩等方式沉入地层。

2、对于部分有密实砂层或者硬质夹层的地层,预制桩空心方桩采用锤击或静压施工时,往往发生壁厚不足、抗压承载力不足、耐击打能力不足的生产、设计、施工困难、预制空心方桩发生爆桩等问题。为了解决在密实砂层、硬质夹层、全风化、强风化岩层等地层中的设计、施工问题,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为浇筑成型的实心方桩,密实度不足,强度上升有限,不满足减碳、轻质高强的社会发展目标,这种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经济性差、外观差等缺点。工地现场对离心空心方桩填芯又存在填充长度过大,不密实、孔内有泥土、水、垃圾、杂物等安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及预制实心桩,所生产的预制实心桩具有竖向抗压承载力高、腐蚀性好、生产效率高、综合经济性优、外观美等特点,该预制桩可有效穿透密实砂层或者硬质夹层的地层,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预制桩爆桩。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3、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制作前预制空心桩体,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为离心成型且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体积为成型后的实心桩体积的50%~75%;

5、将成型的前预制空心桩体倾斜放置,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

6、当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填充混凝土材料后,将两端封堵的预制桩体通过旋转振动工艺或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工艺形成预制实心桩。

7、进一步,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在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成型过程中前预制空心桩体内残余的余浆与后浇筑的混凝土材料混合形成了新的混凝土填充材料,所述新的混凝土填充材料的体积与前预制空心桩体内的空心体积相等。

8、进一步,所述旋转振动工艺为:对带有模具且充满填充料的预制桩进行旋转振动,所述旋转振动时间30-120秒,模具转速10-30转/分。

9、进一步,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在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的体积不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空心部分体积的50%,使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充满混凝土材料并静停至混凝土初步凝固,用于形成局部空心的预制实心桩。

10、一种预制实心桩,利用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制作的预制实心桩。

11、进一步,所述预制实心桩上设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位于预制实心桩的桩体两端或外表面。

12、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制作前预制空心桩体,且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体积为成型后的实心桩体积的50%~80%;

14、将成型的前预制空心桩体倾斜放置,封堵成型的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

15、对成型的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内腔进行二次混凝土布料,封堵成型的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另一端;

16、静停放置后,得到预制实心桩。

17、进一步,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

18、进一步,所述静停放置的时间不小于2小时。

19、进一步,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的体积不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空心部分体积的50%,使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充满混凝土材料,用于形成局部空心的预制实心桩。

20、一种预制实心桩,利用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制作的预制实心桩。

21、进一步,所述预制实心桩上设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位于预制实心桩的桩体两端或外表面。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通过在现有离心成型的空心桩内二次预制成型实心桩或部分实心桩,具有混凝土强度高、穿透性强、施工便捷、造价低等特点,空心预制桩和填芯分别独立生产制造,在工厂泵送填充,不影响原有预制桩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了原来浇筑成型的预制实心方桩生产的安全性、效率、质量。

24、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采用离心成型空心桩和内部浇筑或泵送充填混凝土的组合方式,使预制空心桩的内腔与外腔形成组合混凝土实心桩,简单方便,制作效率高。

25、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通过设置所述旋转振动时间30-120秒和模具转速10-30转/分,较大的旋转振动时间和较大的模具转速除了会增加能耗外,还会容易导致后浇筑的混凝土的离析。

26、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通过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的体积不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空心部分体积的50%,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可以使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充满混凝土材料,用于形成局部预制实心桩,倾斜角度过大不利于预制桩内腔的气体排除,而且角度过大不利于后浇混凝土工序的操作,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7、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实心桩,将吊钉埋置在桩身内或在两端留置吊装孔的结构,具有稳定性好、效率高且节省了制造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在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成型过程中前预制空心桩体内残余的余浆与后浇筑的混凝土材料混合形成了新的混凝土填充材料,所述新的混凝土填充材料的体积与前预制空心桩体内的空心体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振动工艺为:对带有模具且充满填充料的预制桩进行旋转振动,所述旋转振动时间30-120秒,模具转速10-30转/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在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的体积不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空心部分体积的50%,使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充满混凝土材料并静停至混凝土初步凝固,用于形成局部空心的预制实心桩。

5.一种预制实心桩,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制作的预制实心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实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实心桩上设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位于预制实心桩的桩体两端或外表面。

7.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停放置的时间不小于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的体积不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空心部分体积的50%,使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充满混凝土材料,用于形成局部空心的预制实心桩。

11.一种预制实心桩,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制作的预制实心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制实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实心桩上设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位于预制实心桩的桩体两端或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在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成型过程中前预制空心桩体内残余的余浆与后浇筑的混凝土材料混合形成了新的混凝土填充材料,所述新的混凝土填充材料的体积与前预制空心桩体内的空心体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振动工艺为:对带有模具且充满填充料的预制桩进行旋转振动,所述旋转振动时间30-120秒,模具转速10-30转/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预制空心桩体的强度大于在前预制空心桩体内填充的混凝土材料强度;向前预制空心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材料的体积不大于前预制空心桩体空心部分体积的50%,使前预制空心桩体的一端充满混凝土材料并静停至混凝土初步凝固,用于形成局部空心的预制实心桩。

5.一种预制实心桩,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兵奇陈巧金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