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39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6
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扦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包括容纳件,所述容纳件的形状设置为扇形,且容纳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位件,所述套位件套设在定位柱上,所述容纳件的开口端卡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插接有高度调节件;所述托盘上连接有顶架。托盘组件采用扇形容纳件,配合卡合式盖板和插接式高度调节件,简化了传统插扦操作中的复杂步骤,使得营养土的添加、植物茎秆的插入以及插扦深度的调节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具体涉及一种插扦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植物栽培技术中,插扦是一种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通过植物茎秆的插入培养基实现生根。然而,现有的插扦装置多数存在操作复杂、植物生根效率低下和光照及营养供给不均的问题。传统的插扦工作通常需要人工完成营养土的填充、植物插入和生根深度的调节,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此外,植物在生根过程中对光照和营养液的需求量大,传统插扦装置往往无法保证每一植物茎秆均匀地接受到光照和营养液,从而影响生根效果和植物生长质量。

2、现有技术中,植物的插扦深度多由固定结构决定,这限制了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种类植物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在植物生根后,移除支撑结构往往会对植物的根茎造成伤害,进一步影响生长效率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扦装置,它可以实现,能够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生根效率,同时保证每株植物都能均匀地接收到必要的光照和营养液,且在生根完成后,能够轻松去除支撑结构而不损伤植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插扦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托盘组件;

4、所述托盘组件包括容纳件,所述容纳件的形状设置为扇形,且容纳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位件,所述套位件套设在定位柱上,所述容纳件的开口端卡合有盖板,所述盖板上插接有高度调节件;

>5、所述托盘上连接有顶架。

6、进一步的,所述顶架包括顶盘,所述顶盘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套设在定位柱的顶端;

7、所述顶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管和光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喷头。

8、进一步的,所述顶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围绕着顶盘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且立柱的底部与托盘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套位件的侧面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内安装有螺钉。

10、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件的底部均匀贯穿开设有第一疏水孔;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均匀贯穿开设有第二疏水孔;

11、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插位孔,所述高度调节件位于插位孔内。

12、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两个半网管,所述半网管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条,且半网管的边缘处沿着半网管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卡位槽;

13、两个所述半网管之间卡合有托位件,所述托位件的上端面均匀贯穿开设有第三疏水孔,且托位件的外侧相对固定连接有定位块。

14、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上端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挡圈,且托盘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万向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托盘组件采用扇形容纳件,配合卡合式盖板和插接式高度调节件,简化了传统插扦操作中的复杂步骤,使得营养土的添加、植物茎秆的插入以及插扦深度的调节更加便捷。这种设计有效提升了插扦效率,并减少了劳动强度。

17、托盘组件上的高度调节件允许用户根据植物生长的具体需求,调整植物茎秆的插扦深度,这一点与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求高度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相符。通过半网管的卡位槽和托位件的结合,用户可以轻松调整并固定植物茎秆的位置,这不仅优化了植物的生长条件,也提供了该更灵活的植物管理方式。

18、此外,顶架的结构设计,包括固定的水管和光条,确保了植物可以均匀接收到水分和光照。

19、电机和定位柱的结合,使得托盘组件可以进行旋转,这样的动态设计不仅增加了植物受光的面积,而且使得喷头可以更有效地覆盖到每一层植物,解决了传统固定式插扦装置中植物生长不均的问题。整个装置的万向轮设计也使得移动和定位变得简单,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扦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托盘(11),所述托盘(11)的底部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基座(13),所述基座(13)上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上套设有托盘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包括顶盘(21),所述顶盘(2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座(24),所述限位座(24)套设在定位柱(14)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5),所述立柱(25)围绕着顶盘(21)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且立柱(25)的底部与托盘(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位件(31)的侧面开设有锁紧孔(311),所述锁紧孔(311)内安装有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件(32)的底部均匀贯穿开设有第一疏水孔(321);所述盖板(33)的上端面均匀贯穿开设有第二疏水孔(3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件(34)包括两个半网管(341),所述半网管(341)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条(3411),且半网管(341)的边缘处沿着半网管(341)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卡位槽(34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1)的上端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挡圈(111),且托盘(11)的下端面对称设置有万向轮(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扦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包括托盘(11),所述托盘(11)的底部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基座(13),所述基座(13)上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上套设有托盘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包括顶盘(21),所述顶盘(2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座(24),所述限位座(24)套设在定位柱(14)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5),所述立柱(25)围绕着顶盘(21)的中轴线等间距分布,且立柱(25)的底部与托盘(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扦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曰文周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