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361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碰撞等过度的冲击下,也能够防止锁止机构发生意外的发动机罩解锁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布线结构。解锁缆线(10)的布线结构具备:框架(8),其包围车身(2)的发动机室(5);解锁缆线(10),其沿着框架(8)布线,通过车厢内的操作杆(17)的操作来操作发动机罩(3)的锁止机构(9);以及作为周边部件的前照灯单元(35),其在比框架(8)更靠车外侧安装在框架(8)上,其中,框架(8)在与前照灯单元(35)相对的、且布置有一部分解锁缆线(10)的位置具有凸缘(31),凸缘(31)具有在前照灯单元(35)发生碰撞时发生变形从而约束解锁缆线(10)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车辆的发动机罩的锁止机构进行解除操作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1、以往,在车辆的发动机室的前部设置有锁止机构。当发动机罩关闭发动机室时,锁止机构与设置在发动机罩前部的撞针卡合。由此,锁止机构维持发动机室的关闭状态(锁止发动机罩)。该锁止机构形成经由发动机罩解锁缆线(以下称为解锁缆线)通过来自车厢内的操作,能够解除与撞针的卡合状态的结构。

2、解锁缆线一般构成为具有外管和内线。外管构成解锁缆线的外周侧。内线插通在外管的内部。

3、在这样构成的解锁缆线中,内线的一端与锁止机构连接,另一端与车厢内的操作杆连接。因此,解锁缆线沿着包围发动机室的车身的框架部件等进行布线。在该布线中,例如通过保持部件等将解锁缆线的外管固定在车身的框架部件等上,以使解锁缆线整体没有松弛部分。

4、这样布线的解锁缆线,例如在框架部件等固定部变形时,随之发生位移。而由于该位移,解锁缆线有可能从锁止机构侧的连接部脱离。

5、为了应对这样的解锁缆线的意外脱离,以往有各种关于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的技术提案被提出。

6、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第4401708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在锁止机构侧设置有缆线保持用空处(槽)的凸缘,限制解锁缆线的位移,从而防止外管(解锁缆线)的脱离的结构。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017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但是,当在布置有解锁缆线的框架部件等的外侧安装有周边部件时,由于碰撞时等的冲击,解锁缆线有可能被周边部件挤压到发动机室内。在这种情况下,解锁缆线以比框架部件的位移量大的位移量发生位移。

3、即,解锁缆线根据碰撞时等的冲击的大小,有可能被周边部件强力挤压,导致强力拉拽锁止机构侧的连接部。在这种情况下,解锁缆线有可能对锁止机构进行意外的发动机罩解锁动作。

4、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即使在车辆碰撞等过度的冲击下,也防止锁止机构发生意外的发动机罩解锁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布线结构。

5、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专利技术一个方式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具备:框架部件,其包围车身的发动机室;发动机罩解锁缆线,其沿着所述框架部件布线,通过车厢内的操作杆的操作来操作发动机罩的罩锁止机构;以及周边部件,其在比所述框架部件更靠车外侧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件上,其中,所述框架部件在与所述周边部件相对的、且布置有一部分所述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位置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具有在所述周边部件发生碰撞时发生变形从而约束所述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形状。

7、专利技术效果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即使在车辆的碰撞等过度的冲击下,也能够防止锁止机构发生意外的发动机罩解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解锁缆线的布线结构,其中,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滝口真太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