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0253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通过探测装置实现探测方法,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钻探开孔;步骤二,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放入两个钻孔中;步骤三,将发射天线放置在孔底后开始发射,接收天线从孔底位置开始向上移动等间距的高度后接收信号;步骤四,接收天线移动到孔口后,结束该状态下发射天线发射点的采集;步骤五,将发射天线向上移动固定高度,接收天线回到孔底重复移动等间距度的高度并接收信号;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到发射天线移动孔口,完成采集,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精准释放或收卷固定长度线缆,导致探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地质勘探作业中,使用各种跨孔ct方法探测地层结构、地下构造,行业内常采用跨孔电磁波ct、跨孔电阻率ct、跨孔弹性波ct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仪器一般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其中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探头、线架及电缆。根据业内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野外工作一般采用一孔发射另一孔接收的勘测方式,观测系统为定发全扫描观测模式。

2、在勘探作业中,两孔处均需安装线缆放线装置,两放线装置之间需默契配合,其中一孔内探头接受电磁波,另一孔发射电磁波,通常是一孔内的探头相对静止,另一孔内的探头间隔收放一定的深度,进行地质勘测,两孔内的探头均需逐级升降,逐次接受电磁波,记录数据。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8507292u公开了一种基于颜色传感器深度控制的跨孔ct系统线缆收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线缆架和电机,电机设于线缆架上,线缆架上卷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上间隔设有颜色米标,颜色米标与线缆的颜色不同;所述箱体内还设有颜色传感器,颜色传感器设于所述线缆架的右端,颜色传感器的收发窗口与所述线缆基本对齐;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电机和所述颜色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4、该收放装置通过设置电机、线缆架、颜色米标、颜色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实现了线缆放线间隔有序的进行,但在线缆收卷过程中,收卷的线缆无法沿线缆架的轴向均匀地缠绕在线缆架上,会导致线缆集中缠绕在线缆架的某一处,会导致收卷的线缆松散,进而不便于释放或收卷固定长度的线缆,会导致探测数据不准确,影响探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通过均匀放卷式绞车能够将线缆沿收卷辊的轴向均匀地缠绕在收卷辊上,以此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精准释放或收卷固定长度线缆,导致探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在待探测区域钻探开孔;

4、步骤二,将与两个均匀放卷式绞车连接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放入两个钻孔中;

5、步骤三,将所述发射天线放置在孔底后开始发射,所述接收天线从孔底位置开始向上移动等间距的高度后接收信号;

6、步骤四,所述接收天线移动到孔口后,结束将所述发射天线放置在孔底状态下发射天线发射点的采集;

7、步骤五,将上述发射天线向上移动固定高度,所述接收天线回到孔底重复移动等间距度的高度并接收信号,结束将上述发射天线向上移动固定高度状态下发射天线发射点的采集;

8、步骤六,重复所述步骤五,直到所述发射天线移动孔口,完成采集。

9、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提前装备所述均匀放卷式绞车,所述均匀放卷式绞车包括车架、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收卷辊、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旋转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用于引导线缆沿所述收卷辊的轴向均匀缠绕在所述收卷辊上的引导机构,在收卷线缆时,启动所述引导机构将线缆均匀地绕设在所述收卷辊上。

10、优选地,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安装架、平行且相互抵接设置的两个槽轮,所述两个槽轮沿所述收卷辊的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线缆穿过所述两个槽轮的槽口绕设在所述收卷辊上,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两个槽轮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往复移动驱动件,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包括连接架、滑动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同步管和第一同步带,

11、所述连接架沿所述槽轮的滑动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中,所述连接架与所述两个槽轮连接;

12、所述滑动丝杆沿所述槽轮的滑动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中,所述滑动丝杆贯穿所述连接架并与其螺纹连接;

13、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滑动丝杆同轴地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滑动丝杆滑动贯穿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朝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啮合圈,所述第二锥齿轮朝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啮合圈,所述滑动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端部能够与第一啮合圈或第二啮合圈啮合的啮合筒;

14、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架的一侧,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啮合;

15、所述同步管同轴固定地设置在第二锥齿轮的外端;

16、所述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同步管;

17、所述步骤五中,启动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使得线缆均匀地绕设在所述收卷辊上,启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收卷辊旋转,所述收卷辊通过第一同步带能够带动同步管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之间同轴反向转动,当所述啮合筒与第一啮齿圈啮合时,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啮合筒正向旋转,以此使得所述滑动丝杆正向旋转,所述连接架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中并与所述滑动丝杆啮合,使得所述连接架带动所述两个槽轮向左移动,直到所述连接架抵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左侧,使得所述滑动丝杆连接架在连接架抵接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动,使得所述啮合筒与第二啮合圈啮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锥齿轮能够带动啮合筒和滑动丝杆反向旋转,与所述滑动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架向右移动,所述连接架带动所述两个槽轮向右移动,直到所述连接架抵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右侧,使得所述滑动丝杆向左滑动,所述啮合筒重新与第一啮合圈啮合,使所述滑动丝杆重新正向旋转,重复上述操作,使所述连接架在安装架上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将线缆均匀地缠绕在所述收卷辊上。

18、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中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定位筒、滑动锥环、滚珠和碟簧,

19、所述定位筒同轴固定地设置在滑动丝杆的一端,所述定位筒同轴滑动地设置在固定筒中,所述定位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20、所述滑动锥环同轴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滑动锥环具有与其同轴的内锥面;

21、所述滚珠沿固定筒的径向滑动地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滚珠抵接在内锥面上;

22、所述碟簧同轴地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碟簧位于滑动锥环和安装槽的端部之间,所述滚珠弹性抵接在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

23、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动锥环在碟簧的作用下向右推动滚珠,使得所述滚珠弹性抵接在第一凹槽中,以此使得所述滚珠对定位筒进行限位;

24、当所述连接架抵接在安装架的一侧并且滑动丝杆继续转动时,所述定位筒克服滚珠的抵接力,使所述滚珠沿定位筒的径向远离定位筒的轴线,使得所述定位筒向右移动,使所述滚珠落在第二滑槽中对定位筒进行限位。

25、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定位筒的周向分布在定位筒上,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且沿定位筒的轴向面呈三角形。

26、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中设置有与收卷辊平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贯穿连接架,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一弹簧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中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定位筒、滑动锥环、滚珠和碟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定位筒的周向分布在定位筒上,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且沿定位筒的轴向面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中设置有与收卷辊平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贯穿连接架,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固定地设置在定位杆上且分别位于连接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且位于第一定位环和连接架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且位于第二定位环和连接架之间,将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固定地设置在定位杆上,同时将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使所述连接架在朝向第一定位环移动时,所述第一弹簧逐渐被压缩,直到滑动丝杆向右移动后滑动丝杆反向旋转,使得所述连接架向右移动,而所述连接架向右移动并靠近第二定位环后,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使得滑动丝杆向左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定位螺栓贯穿第一定位环并抵接在定位杆上,所述第一定位螺栓与第一定位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螺栓贯穿第二定位环并抵接在定位杆上,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与第二定位环螺纹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调节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在定位杆上的位置,以此能够调节所述定位杆的往复滑动的路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探测装置包括旋转清洁机构,所述旋转清洁机构包括支撑架、旋转管和传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四锥齿轮、从动轴、第五锥齿轮和第二同步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两个槽轮分别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中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定位筒、滑动锥环、滚珠和碟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定位筒的周向分布在定位筒上,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且沿定位筒的轴向面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水区双壁钢围堰基底岩溶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中设置有与收卷辊平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贯穿连接架,所述往复移动驱动件还包括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固定地设置在定位杆上且分别位于连接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且位于第一定位环和连接架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且位于第二定位环和连接架之间,将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固定地设置在定位杆上,同时将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套设在定位杆上,使所述连接架在朝向第一定位环移动时,所述第一弹簧逐渐被压缩,直到滑动丝杆向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发陆亦云艾侠巩明王富林曾碧聪齐志陈志新熊蓬勃杜伟煌黄尚康向林森张程陈杨张家琪高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