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90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3
本申请公开一种变压器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导电杆、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导电杆依次穿设头部组件、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复合外套包括绝缘管和包覆于绝缘管外周面的伞套,绝缘管靠近头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法兰,绝缘管靠近尾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法兰,伞套包括若干沿绝缘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伞裙,尾部组件包括:油中绝缘管,包括绝缘筒和第二连接部,绝缘筒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第二连接部在绝缘筒一端的外周沿绝缘筒的径向朝向远离绝缘筒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法兰固定连接,导电杆位于尾部组件的一端凸出油中绝缘管;屏蔽电极,位于导电杆和第二法兰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输电绝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套管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低压充油式套管普遍采用瓷绝缘子作为外绝缘结构,瓷绝缘子属于脆性材料,在变压器发生过电压、雷击等故障时容易发生瓷绝缘子的爆炸,从而导致对周围的人员、设备等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瓷绝缘子属于亲水材料,在雨、雾天气容易发生外绝缘闪络问题;以及瓷绝缘子采用铝矾土烧结而成,铝矾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破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套管,以解决现有的低压充油式变压器套管容易发生爆炸、脆裂、外绝缘闪络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变压器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导电杆、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导电杆依次穿设头部组件、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复合外套包括绝缘管和包覆于绝缘管外周面的伞套,绝缘管靠近头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法兰,绝缘管靠近尾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法兰,伞套包括若干沿绝缘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伞裙,尾部组件包括:油中绝缘管,包括绝缘筒和第二连接部,绝缘筒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第二连接部在绝缘筒一端的外周沿绝缘筒的径向朝向远离绝缘筒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法兰固定连接,导电杆位于尾部组件的一端凸出油中绝缘管;屏蔽电极,位于导电杆和第二法兰之间。

3、优选地,第二法兰包括第二法兰筒和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筒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第二法兰盘封盖第二法兰筒远离绝缘管的端部,第二法兰盘为空心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的内径小于绝缘管的内径,第二法兰盘的外径大于第二法兰筒的外径,第二法兰盘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4、优选地,屏蔽电极包括套筒部和第三连接部,套筒部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第三连接部在套筒部的外周面沿套筒部的径向朝向远离套筒部的方向延伸,套筒部包括位于第三连接部两侧的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二法兰盘及第二连接部之间,使第一套筒部位于绝缘管内、第二套筒部位于油中绝缘管内。

5、优选地,第三连接部、第二法兰盘及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套筒部的轴向上,第一套筒部远离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伞套上最靠近第二法兰的伞裙根部齐平,第二套筒部远离第三连接部的一端略低于紧固件的端部。

6、优选地,第一套筒部的外周面与绝缘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第一套筒部上设有若干通油孔,至少一个通油孔连通第二法兰抵接绝缘管的端面,使通油孔位于空腔的最下端。

7、优选地,屏蔽电极为碳纤维材料,屏蔽电极设置在绝缘管的外周面,屏蔽电极包括若干层碳纤维毡。

8、优选地,绝缘管与第二法兰连接的外周面设有沿绝缘管轴向间隔设置的胶装槽,胶装槽的深度略小于屏蔽电极的厚度且胶装槽内包覆设置碳纤维毡。

9、优选地,尾部组件还包括哈夫环,哈夫环设置于油中绝缘管内,哈夫环包括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相互连接在导电杆外周面。

10、优选地,导电杆上设有凹陷部,凹陷部设置于导电杆位于屏蔽电极内部的外周面,凹陷部为环形凹槽。

11、优选地,哈夫环与油中绝缘管之间留有间隙。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变压器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导电杆、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导电杆依次穿设头部组件、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导电杆和绝缘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屏蔽电极,屏蔽电极位于导电杆和第二法兰之间,可以屏蔽第二法兰与绝缘管的胶装处产生的气泡等缺陷导致的放电通路,均匀第二法兰处的场强,防止发生局部放电。同时,头部组件通过设置压紧件和端盖,使变压器套管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更稳固,不易发生偏转。综上,本申请的变压器套管不易发生爆炸、脆裂、外绝缘闪络、局部放电等问题,保障了变压器套管的平稳安全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导电杆、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所述导电杆依次穿设所述头部组件、所述复合外套和所述尾部组件,所述复合外套包括绝缘管和包覆于所述绝缘管外周面的伞套,所述绝缘管靠近所述头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绝缘管靠近所述尾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法兰,所述伞套包括若干沿所述绝缘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伞裙,所述尾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包括第二法兰筒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筒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法兰盘封盖所述第二法兰筒远离所述绝缘管的端部,所述第二法兰盘为空心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内径小于所述绝缘管的内径,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法兰筒的外径,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包括套筒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套筒部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所述套筒部的外周面沿所述套筒部的径向朝向远离所述套筒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套筒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两侧的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法兰盘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使所述第一套筒部位于所述绝缘管内、所述第二套筒部位于所述油中绝缘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法兰盘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部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套筒部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伞套上最靠近所述第二法兰的所述伞裙根部齐平,所述第二套筒部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略低于所述紧固件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绝缘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套筒部上设有若干通油孔,至少一个所述通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法兰抵接所述绝缘管的端面,使所述通油孔位于所述空腔的最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为碳纤维材料,所述屏蔽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管的外周面,所述屏蔽电极包括若干层碳纤维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的外周面设有沿所述绝缘管轴向间隔设置的胶装槽,所述胶装槽的深度略小于所述屏蔽电极的厚度且所述胶装槽内包覆设置所述碳纤维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组件还包括哈夫环,所述哈夫环设置于所述油中绝缘管内,所述哈夫环包括两个半圆环,两个所述半圆环相互连接在所述导电杆外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导电杆位于屏蔽电极内部的外周面,所述凹陷部为环形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哈夫环与所述油中绝缘管之间留有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套管包括头部组件、导电杆、复合外套和尾部组件,所述导电杆依次穿设所述头部组件、所述复合外套和所述尾部组件,所述复合外套包括绝缘管和包覆于所述绝缘管外周面的伞套,所述绝缘管靠近所述头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绝缘管靠近所述尾部组件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法兰,所述伞套包括若干沿所述绝缘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伞裙,所述尾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包括第二法兰筒和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筒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法兰盘封盖所述第二法兰筒远离所述绝缘管的端部,所述第二法兰盘为空心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内径小于所述绝缘管的内径,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法兰筒的外径,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电极包括套筒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套筒部沿其轴向呈中空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所述套筒部的外周面沿所述套筒部的径向朝向远离所述套筒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套筒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两侧的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法兰盘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使所述第一套筒部位于所述绝缘管内、所述第二套筒部位于所述油中绝缘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法兰盘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源张鑫鑫周曙琛杨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