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围下横梁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74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围下横梁及车辆,本技术的前围下横梁采用挤出铝型材,且所述前围下横梁具有中间段,以及分设在所述中间段左右两侧的A柱连接段;各侧所述A柱连接段均通过过渡段与所述中间段连接,各侧所述过渡段均在整车左右方向上,沿指向车外的方向下倾设置,且在两侧所述A柱连接段上分别设有A柱连接部。本技术可利于前围下横梁的减重,能够增加前围下横梁的刚度和碰撞传力性能,同时也可避免碰撞时A柱上部受力过大,使A柱根部因过大转矩发生旋转变形,造成A柱根部连接失效,而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前围下横梁。本技术还涉及设有上述前围下横梁的车辆。


技术介绍

1、前围下横梁作为车身前围底部的横向骨架结构,其两端一般与左右两侧的a柱连接,并且除了起到支承车身前围,以及提供横向刚度的作用,前围下横梁也是两侧a柱之间重要的碰撞传力通道,以实现碰撞力在车身前部两侧间的传递分散。

2、目前,车身中的前围下横梁大多采用热成型钢板冲压而成,并且前围下横梁与a柱之间的连接点通常会偏上,而与a柱的根部之间有一段距离。此时,热成型钢板冲压制成的前围下横梁有着重量大、刚度低以及碰撞传力效果较差等不足。

3、此外,由于前围下横梁与a柱之间的连接点偏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来自前围下横梁的碰撞力,会使得a柱上部受力过大,并继而造成a柱以自身根部为旋转点产生转矩。上述转矩的产生容易造成a柱根部连接失效,使得a柱与门槛梁等周边件之间的传力通道中断,从而也不利于整车碰撞安全性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前围下横梁,以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所述前围下横梁采用挤出铝型材,且所述前围下横梁具有中间段,以及分设在所述中间段左右两侧的a柱连接段;

4、各侧所述a柱连接段均通过过渡段与所述中间段连接,各侧所述过渡段均在整车左右方向上,沿指向车外的方向下倾设置,且在两侧所述a柱连接段上分别设有a柱连接部。

5、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段和/或各侧所述a柱连接段为沿整车左右方向延伸的平直结构。

6、进一步的,各侧所述过渡段均为下倾设置的平直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前围下横梁沿整车上下方向的横截面包括外框,以及设于所述外框内的加强筋条,且所述加强筋条在所述外框中分隔出多个腔体。

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条至少包括沿整车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加强筋条。

9、进一步的,所述a柱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a柱连接段上的连接孔。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1、本技术所述的前围下横梁,通过使前围下横梁采用挤出铝型材,并使得过渡段沿指向车外的方向下倾设置,如此不仅可利用挤出铝型材重量轻、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利于前围下横梁减重,以及增加前围下横梁刚度和碰撞力传递能力,同时也可使前围下横梁与a柱之间的连接点靠近a柱根部位置,能够在车辆碰撞时避免因a柱上部受力过大,使a柱根部因过大转矩发生旋转变形,造成a柱根部连接失效,可保证a柱和周边件之间传力通道的连贯性,从而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12、此外,中间段与所述a柱连接段为平直结构,有利于前围下横梁的制备成型,同时也能够提升前围下横梁的横向传力性能。过渡段为下倾设置的平直结构,也能够利于成型过渡段,同时也可提升过渡段在中间段与所述a柱连接段之间的传力效果。前围下横梁的横截面包括外框,在外框内设置加强筋条,并且使得加强筋条在外框中分隔出多个腔体,可在进一步利于前围下横梁减重的同时,保证前围下横梁的结构强度。

13、另外,加强筋条包括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加强筋条,可更好地保证前围下横梁自身的结构强度,保证其碰撞力传递性能。使得a柱连接部采用设置在a柱连接段上的连接孔,结构简单,成型方便,且能够匹配于多种连接形式实现前围下横梁和a柱之间的连接。

1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前围下横梁,且所述前围下横梁中两个所述a柱连接段分别与左右两侧的a柱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中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分设在左右两侧的门槛梁,以及连接在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后段和所述门槛梁的前端之间的扭力盒;

16、各侧所述a柱的底部连接在同侧所述门槛梁上,各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后端均连接在所述前围下横梁上,且各侧所述扭力盒均沿指向同侧所述门槛梁的方向向后倾斜设置。

17、进一步的,各侧所述扭力盒的上部连接在所述前围下横梁和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之间;

18、各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扭力盒均与所述前围下横梁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和/或,各侧所述扭力盒的上部均和所述前围下横梁,以及同侧所述a柱连接在一起。

19、进一步的,沿整车左右方向,各侧所述前机舱纵梁朝向车内的一侧分别设有纵梁内支撑梁;

20、各侧所述纵梁内支撑梁连接在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前围下横梁之间,且各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纵梁内支撑梁均与所述前围下横梁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2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设置上述前围下横梁,有利于前围下横梁减重,可增加前围下横梁刚度和碰撞力传递能力,同时也能够保证a柱和周边件之间传力通道的连贯性,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22、其次,使得各侧扭力盒均沿指向同侧门槛梁的方向向后倾斜设置,在车辆发生正碰时,可利用扭力盒引导前车轮向车外一侧移动,能够减少前车轮向乘员舱内的侵入量,有助于提升碰撞安全性。通过使前机舱纵梁、扭力盒以及前围下横梁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可利用三角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车身侧部刚度,提升碰撞力在车身侧部位置的传递分散效果。

23、再者,使得各侧扭力盒的上部和前围下横梁,以及同侧a柱连接在一起,也能够增加前围下横梁以及扭力盒在车身中设置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进一步增加车身侧部刚度,以及提升碰撞力在车身侧部位置的传递分散效果。而通过使前机舱纵梁、纵梁内支撑梁以及前围下横梁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也能够利用三角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前机舱纵梁与前围下横梁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升前机舱纵梁与前围下横梁之间的碰撞力的传递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围下横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显波张磊梅占强刘健坤肖策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