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盒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64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盒及电子设备,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耳机盒包括第一壳体、转轴、第二壳体和第一磁性组件。第二壳体通过转轴与第一壳体铰接;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第二磁性件远离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错位设置,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邻两端的磁极相同,闭盒状态下,形成第一方向的斥力,第一方向的斥力用于耳机盒保持闭盒状态。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盒,通过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耳机盒的弹簧,有效提升了耳机盒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盒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为了延长无线耳机的使用时长,真无线(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盒随即出现,其既能够容纳无线耳机,又能在收容无线耳机时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便于无线耳机的携带,又极大的提高了无线耳机的使用时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相关技术中,耳机盒一般包括上盖、下盖和转轴,上盖与下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为了提高消费者更好的开盖和合盖使用时的体验,通常在上盖与下盖之间设计一种双极弹性的弹簧,实现自动打开及关闭上盖,并提供较好的开合手感。然而,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影响开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盒的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影响开合效果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包括:

4、第一壳体;

5、转轴;

6、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铰接;

7、第一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远离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错位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邻两端的磁极相同,闭盒状态下,形成第一方向的斥力,所述第一方向的斥力用于耳机盒保持闭盒状态。

8、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且跟随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转轴旋转,闭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斥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9、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闭盒状态至预设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共线;

10、预设开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三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三方向转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斥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11、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且跟随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转轴旋转,闭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相互靠近形成吸力,所述吸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12、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闭盒状态至预设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共线;

13、预设开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三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相互靠近形成吸力,所述吸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14、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组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相间隔设置。

15、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盒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16、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盒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垂直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闭盒状态下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在完全开盒状态下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

17、在第一方面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盒还包括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及所述第四磁性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对设置。

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耳机盒。

19、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耳机盒,耳机盒包括第一壳体、转轴、第二壳体和第一磁性组件,第一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二壳体通过转轴与第一壳体铰接,以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相对转动,从而实现耳机盒的开盒及闭盒功能。通过将第二磁性件远离第一磁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壳体连接,以使第二磁性件在开盒及闭盒过程中跟随第二壳体同步转动。同时,通过将第一磁性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并将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错位设置,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邻两端的磁极相同,以在闭盒状态下使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形成第一方向的斥力,从而在第一方向的斥力作用下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保持闭合,实现耳机盒通过第一方向的斥力保持闭盒状态的功能。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盒,通过设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耳机盒的弹簧,有效提升了耳机盒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耳机盒的弹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影响开合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且跟随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转轴旋转,闭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斥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闭盒状态至预设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且跟随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转轴旋转,闭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相互靠近形成吸力,所述吸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闭盒状态至预设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组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相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垂直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闭盒状态下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抵接,在完全开盒状态下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及所述第四磁性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对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且跟随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转轴旋转,闭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斥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闭盒状态至预设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斥力的方向由第一方向转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且跟随所述第二壳体沿着所述转轴旋转,闭盒状态至完全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相互靠近形成吸力,所述吸力用于耳机盒保持完全开盒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闭盒状态至预设开盒状态,所述第二磁性件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一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成
申请(专利权)人:纳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