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601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1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为增强底冲水力效能。是存水隔臭顺排冲水便器设置针对顺排口的底冲孔,底冲孔由自上至下斜冲顺排口的底冲上冲洗孔和沿冲排坑底部向顺排口方向伸出的底冲下冲洗孔组成。底冲下冲洗孔是自竖向底冲供水道前壁板底部沿冲排坑底部向前伸出的底冲下冲洗管前端的冲洗孔,底冲上冲洗孔是底冲下冲洗管上方的竖向底冲供水道前壁板处向前下方伸出的底冲上冲洗管前端的冲洗孔。具有显著提高底冲喷射水力效能,解决顺排下排迟滞问题,将漂浮污物引导入顺排下排道,提高水体水力整体冲排效能,实现节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水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


技术介绍

1、文献号为cn104805895a的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其有益效果在于:当水从水箱落下,一路进入蹲便器主体的水圈,沿水圈的布水孔流出,起着洗刷作用,另一路沿蹲便器主体的副冲水道从喷射孔流出,这二路的水汇集在一起从s型弯道流出,经排污口排出,由于蹲便器主体内产生了内高外低的水位差,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水自然会往下流,水往低处流时就产生了负压虹吸,这才得以将我们的排泄物经蹲便器主体下部的s型弯道排出,因而用水量较少可以达到同样的排污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设置s型弯道,并通过优化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使得冲洗时用水量大大减少,仅需要约4.5l,甚至更低,进而节水效果更佳,另外该虹吸式蹲便器其水封深度为55mm,真正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虹吸式蹲便器主要依附管道的吸附能力,使其更容易冲掉黏附在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同时虹吸式蹲便器管道内部光滑平整,增强排污能力,做到不挂垢,不藏污,因此该蹲便器比冲落式防臭效果更佳,同时冲水声音也更小,综上可知该蹲便器冲洗效果更佳。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长期对底冲喷射孔的研究发现,现有便器底冲喷射孔存在水力效能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能显著提高底冲喷射水力效能,实现更进一步地节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是存水隔臭顺排冲水便器设置针对顺排口的底冲孔,其特别之处在于底冲孔由自上至下斜冲顺排口的底冲上冲洗孔和沿冲排坑底部向顺排口方向伸出的底冲下冲洗孔组成。所述顺排主要指沿虹吸隔臭下排道进行的水冲排,另外,如果冲排力度大,不需要依靠虹吸作用助排就能沿存水隔臭道顺利下排的,就属于虹吸下排道以外的顺隔臭道下排,因为沿虹吸隔臭下排道进行的也是顺道下排,所以虹吸下排和非虹吸下排都可以称为顺排。

3、沿冲排坑底部向顺排口方向伸出的底冲下冲洗孔能在冲排时为顺排初始下排流增加显著的水力水流助力,避免因顺排初始下排不力造成不必要顺排下排的迟滞,从而避免因顺排下排迟滞造成的大量额外水浪费;上至下斜冲顺排口的底冲上冲洗孔则能有利于将冲排水流导引向顺排口,从而显著提高冲排水力效能,并且,特别是有利于将漂浮污物引导入顺排下排道。所述冲水便器可以是蹲便器,也可以是座便器。具有能显著提高底冲喷射水力效能,解决因顺排初始下排不力造成的顺排下排迟滞问题,有利于将漂浮污物引导入顺排下排道,提高水体水力整体冲排效能,实现节水的优点。

4、作为优化,冲水便器后部设竖向底冲供水道,所述底冲下冲洗孔是自竖向底冲供水道前壁板底部沿冲排坑底部向前伸出的底冲下冲洗管前端的冲洗孔,能在水流沿竖向底冲供水道下行过程中增加水流压强;所述底冲上冲洗孔是底冲下冲洗管上方的竖向底冲供水道前壁板处向前下方伸出的底冲上冲洗管前端的冲洗孔,通过底冲下冲洗管喷水与仅在竖向底冲供水道前壁板底部设置相比,有利于增强定向喷水水力效能。通过底冲上冲洗管喷水与仅在底冲下冲洗孔上方的竖向底冲供水道前壁板处设置冲洗孔相比,有利于排除冲排坑乱流干扰,进一步增强顺排道初始下排力,更有利于避免顺排道下排迟滞。

5、作为优化,底冲下冲洗管前端超过冲排坑底部前后向长度的一半。有地保障向顺排口的导引冲力。或者底冲下冲洗管前端超过冲排坑底部前后向长度,并伸入冲排坑前方顺排口后壁板的下方。能大幅度增强向顺排口的导引冲力。

6、作为优化,所述竖向底冲供水道上宽下窄。竖向底冲供水道在底冲上冲洗孔高度处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底冲下冲洗孔和底冲上冲洗孔面积的总和。都有利于增大水冲压。

7、作为优化,冲水便器设置与竖向底冲供水道共联配供水道的顶内环冲水道,所述供水道联通压力水源。利用顶内环冲水道及其冲水孔与底冲上冲洗孔及底冲下冲洗孔配合冲洗,由于冲水用的是压力水源,既能保证顺利冲洗冲排,又能实现节水。

8、作为优化,冲水便器上后部设置有用于联通压力水源的进水口,进水口向前联通设置向下联通竖向底冲供水道、向上联通顶内环冲水道的进水腔。进水口与进水分置,有利于上下向同步分水。

9、作为优化,竖向底冲供水道联通的底冲下冲洗孔和底冲上冲洗孔的孔径为4-8毫米,压力水源的水压为自来水常压。这样既能节水,又能保证冲力。所述孔径为5毫米,所述水压不低于0.18mpa。这样更能节水和保证冲力。自来水常压更具体为符合自来水压力要求的水压。

10、作为优化,进水口内腔设置有用于密接进水管的橡胶密封圈。内置橡胶密封圈接管与外置橡胶密封圈接管相比,能相对放大进水腔空间,更有于上下同步分水。

11、作为优化,进水口内腔前端与后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固橡胶密封圈的内凸限位环。更有利于牢固密接及防漏,也更耐压耐久。

12、作为优化,顶内环冲水道设置有内环状间隔分布的冲水孔。环布冲水孔提供下排水流的同时,还能冲洗清洁便器内表面。或者顶内环冲水道设置有前部冲水量大于后部冲水量的内环状冲水孔,更好冲走顺排道上面斜坡板上面的污物。

13、作为优化,前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孔面积大于后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孔面积;或者前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相邻间距大于后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相邻间距;或者前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孔面积大于后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孔面积,和前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相邻间距大于后部内环状间隔分布冲水孔的相邻间距。更有利于冲走顺排道上面斜坡板上面的污物。

14、作为优化,所述供水道通过冲排管阀联通自来水水源,用于自来水源及压力有保证的条件;或者通过冲排管阀联通达到自来水常压压力的压力水箱,在水源压力波动较大时,用压力水箱来保证水压及水流量。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冲排时,底冲流速加快,底冲上下孔取长补短,合力冲洗强劲,其极大地提高了冲洗效能,能将水耗减少到2-4升,超国家标准;特别是压力冲洗排放,冲洗孔在冲洗时,瞬时压力增大流速加快,将国家标准节水8升,减少到2-4升。因此,本技术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具有能显著提高底冲喷射水力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存水隔臭顺排冲水便器设置针对顺排口的底冲孔,其特征在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冲水便器后部设竖向底冲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底冲下冲洗管前端超过冲排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底冲供水道上宽下窄。

5.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冲水便器设置与竖向底冲供水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冲水便器上后部设置有用于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内腔设置有用于密接

8.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竖向底冲供水道联通的底冲下

9.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顶内环冲水道设置有内环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道通过冲排管阀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存水隔臭顺排冲水便器设置针对顺排口的底冲孔,其特征在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冲水便器后部设竖向底冲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底冲下冲洗管前端超过冲排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底冲供水道上宽下窄。

5.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复合底冲压力顺排便器,其特征在于冲水便器设置与竖向底冲供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之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