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喷射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35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3
本技术涉及非变容式泵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旋转喷射泵。包括泵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内的主轴、转毂、叶轮和集液管,主轴连接转毂,转毂连接叶轮,转毂和叶轮组成空腔结构,集液管的悬臂端设置在空腔中,集液管的另一端为出液管,出液管位于空腔外,叶轮套装在所述集液管上,集液管上设有第一永磁体,叶轮的内侧壁上也设有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为同性磁极。本技术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集液管增加了一个支承点,集液管的出液管端部与泵壳体连接处为原有的支承点,使集液管具有两支承点,因此能够承受系统运行压力,避免悬臂下垂出现偏磨的现象,确保旋转喷射泵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喷射泵,属于非变容式泵。


技术介绍

1、旋转喷射泵是一种小流量、高扬程的低比转速离心泵,可以随意调节流量,并且在扬程曲线上全范围工作性能稳定,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旋转喷射泵能够替代部分高速泵、多级泵使用。

2、然而,现有的旋转喷射泵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集液管的悬臂结构问题。由于集液管在转腔中是静止件,集液管的出液口端与泵壳体连接,集液管在泵壳体内只有这一个支撑点,因此集液管呈悬臂结构,当集液管受到高速流体径向力的作用时,悬臂端将下垂,这种现象会导致成高速旋转的转腔与集液管之间的喉部产生偏磨,从而影响泵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泵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或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喷射泵,包括泵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内的主轴、转毂、叶轮和集液管,所述主轴连接所述转毂,所述转毂连接所述叶轮,所述转毂和叶轮组成空腔结构,所述集液管的悬臂端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为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空腔外,所述叶轮套装在所述集液管上,所述集液管的周侧壁上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叶轮的内侧壁上也设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为同性磁极。

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永磁材料按顺序排列在集液管与叶轮配合的位置,相对应的叶轮的喉部位置也安装永磁材料,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集液管增加了一个支承点,集液管的出液管端部与泵壳体连接处为原有的支承点,使集液管具有两支承点,因此能够承受系统运行压力,避免悬臂下垂出现偏磨的现象,确保旋转喷射泵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通过磁场相斥产生的悬浮,所述叶轮的喉部与集液管不会干涉,喉部间隙可以优化到最佳的区间,提高泵组的容积效率。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地,所述集液管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将所述第一永磁体限位安装在所述集液管上。

7、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的喉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将所述第二永磁体限位安装在所述转毂上。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包套,所述第一包套套设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外,所述第一包套用于压紧和保护所述第一永磁体。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包套,所述第二包套固定在所述叶轮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包套用于压紧和保护所述第二永磁体。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永磁体为瓦片状永磁体,多片所述瓦片状永磁体沿所述集液管的外侧壁呈圆周阵列排布,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圆筒状永磁体。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永磁体为瓦片状永磁体,多片所述瓦片状永磁体在所述转毂的内侧壁上呈圆周阵列排布,或者所述第二永磁体为圆筒状永磁体。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出液管的外侧,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轴套之间预留进液通道。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包套与所述第二包套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6mm~1mm。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包套与第二包套之间的合理间隙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介质泄漏,实现密封环的效果,从而提高泵组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喷射泵,包括泵壳体(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8)内的主轴(1)、转毂(2)、叶轮(6)和集液管(3),所述主轴(1)连接所述转毂(2),所述转毂(2)连接所述叶轮(6),所述转毂(2)和叶轮(6)组成空腔结构,所述集液管(3)的悬臂端(301)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集液管(3)的另一端为出液管(302),所述出液管(302)位于所述空腔外,所述出液管(302)的端部与泵壳体(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套装在所述集液管(3)上,所述集液管(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叶轮(6)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为同性磁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的喉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包套(9),所述第一包套(9)套设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外,所述第一包套(9)用于压紧所述第一永磁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包套(10),所述第二包套(10)固定在所述叶轮(6)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包套(10)用于压紧所述第二永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为瓦片状永磁体,多片所述瓦片状永磁体沿所述集液管(3)的外侧壁呈圆周阵列排布,或者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圆筒状永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为瓦片状永磁体,多片所述瓦片状永磁体在所述转毂(2)的内侧壁上呈圆周阵列排布,或者所述第二永磁体为圆筒状永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7),所述轴套(7)套设在所述出液管(302)的外侧,所述出液管(302)与所述轴套(7)之间预留进液通道(70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套(9)与所述第二包套(10)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6mm~1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喷射泵,包括泵壳体(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8)内的主轴(1)、转毂(2)、叶轮(6)和集液管(3),所述主轴(1)连接所述转毂(2),所述转毂(2)连接所述叶轮(6),所述转毂(2)和叶轮(6)组成空腔结构,所述集液管(3)的悬臂端(301)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集液管(3)的另一端为出液管(302),所述出液管(302)位于所述空腔外,所述出液管(302)的端部与泵壳体(8)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套装在所述集液管(3)上,所述集液管(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叶轮(6)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为同性磁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6)的喉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永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包套(9),所述第一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武杨千行臧翊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恒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