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30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移垫,该转移垫包括支撑垫、气条组件、固定绑带和拉手;所述支撑垫上固定有气条组件,所述气条组件包括主路气条和支路气条;所述主路气条位于支撑垫两侧,不同主路气条之间不连通,每个主路气条上均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阀;所述支路气条为多个支路气条平行排列;所述支路气条包括头枕区支路气条、肘部区支路气条和身体区支路气条;所述身体区支路气条包括奇数气条和偶数气条,全部或部分奇数气条通过通气口与一个主路气条连通,全部或部分偶数气条通过通气口与另一个主路气条连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压力,有效避免压疮的产生,方便进行排便的转移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转移垫


技术介绍

1、转移垫是用于患者转运或候诊时停留的垫子,使用转移垫的患者往往伤势较重,通常呈卧位或坐位姿势,需要他人协助才能起身或移动。

2、现有的转移垫存在一些缺陷。在一些患者需要等待情景下,例如救护车的转运床、急诊室留观床、检查室诊床或者转运轮椅等地方,如果患者因为伤势严重无法及时调整位置,长时间躺卧于较硬的垫面上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压而发生压疮;另外,现有的转移垫多为一体式平面结构,无法满足患者的方便排便需求同时,转运过程中当患者身体滑动时,可能发生掉落的危险,目前缺乏保护围挡的转移垫无法给患者提供足够的防掉落保护。

3、可见,现有的转移垫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存在垫面硬、大小便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患者的使用体验感较差,因此亟需一种避免压疮产生、能够方便进行排的安全的转移垫。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2、一种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垫包括支撑垫、气条组件、固定绑带和拉手;

3、所述支撑垫上固定有气条组件,所述气条组件包括主路气条和支路气条;

4、所述主路气条为两个以上,位于支撑垫两侧,不同主路气条之间不连通,每个主路气条上均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阀;

5、所述支路气条为多个,多个支路气条平行排列;

6、所述支路气条包括头枕区支路气条、肘部区支路气条和身体区支路气条;

7、所述身体区支路气条包括奇数气条和偶数气条,全部或部分奇数气条通过通气口与一个主路气条连通,全部或部分偶数气条通过通气口与另一个主路气条连通。

8、进一步地,主路气条和支路气条相连通的设计能够将气体均匀地由主路气条分配到各支路气条中去,使得每个支路的气体压力和流量都保持一致,从而确保了气条内气体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9、进一步地,所述主路气条上均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阀。将充放气气阀设计在主路气条上使充气过程更简单,减少充气时间。

10、进一步地,所述主路气条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或六个。

11、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支路气条组件排列方式为平行排列。选用支路气条平行排列可以更均匀地分布气条的压力,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患者的体型,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12、进一步地,所述支路气条包括头枕区支路气条、肘部区支路气条和身体区支路气条。

13、进一步地,所述身体区支路气条包括奇数气条和偶数气条,全部或部分奇数气条通过通气口与一个主路气条连通,全部或部分偶数气条通过通气口与另一个主路气条连通。这种连通结构式的充气气条充气效率更高、充气更加均匀、同时增加了充气的可控性。

14、进一步地,所述一侧主路气条和用于主路气条上的充放气气阀,用来控制奇数气条的充放气过程。另外一侧主路气条和用于主路气条上的充放气气阀,只用来控制偶数气条充放气过程。

15、进一步地,所述一根主路气条、用于充放气的气阀和若干支路气条为一个完整可封闭的充放气气条系统。

16、进一步地,在充放气过程中,一侧主路气条通过气阀开始充气,奇数气条通过通气口进气,使处于奇数位置气条变鼓;同理,另一侧的主路气条开始充气,慢慢变鼓,在偶数位置气条中充入少于奇数气条气体。反之,在偶数气条充满变鼓的过程中,打开控制奇数气条的充放气气阀,放出奇数气条内部分气体,使奇数气条变瘪;奇数气条与偶数气条交替进行充放气,使奇数气条与偶数气条之间形成交替高低起伏的结构。转移垫表面由于气条间规律的起伏产生波动效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防止压疮产生的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支路气条与主路气条方向垂直。主路气条和支路气条的垂直设计,使气体通路畅通,整个系统更加可靠。

18、在转运过程中,主路气条能够充当围挡的作用,形成一个容纳患者身体的包围区,防止转运过程中患者身体滑动或者突然移动,提供更好的侧向支撑,防止患者掉落。

19、进一步地,所述身体区支路气条包括背部区支路气条、臀部区支路气条和腿部区支路气条。将身体区支路气条分为多个区域可以更好的地控制气条的大小和形状,满足不同患者不同身体部位的需求。

20、进一步地,所述臀部区支路气条设有大小便处理窗。大小便处理窗可以及时对患者排便需求进行处理。所述大小便处理窗通过可拆卸式结构与所述臀部区支路气条连接。可拆卸结构拆下后,能够留出的空间放置便袋或便盆,避免排泄物直接落在转移垫上。

21、大小便处理窗可以方便地进行清洁,同时保持便排区的通风透气,减少异味和潮湿问题的产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2、进一步地,所述大小便处理窗与臀部支路气条的连接方式为拉链连接、按扣连接或和插接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式结构为拉链、按扣或插接部件。

24、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区支路气条上表面为曲面。这种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具体的使用需求,可以提供更好的贴合度和支撑力,有效分散头部和颈部的压力,减轻颈椎疲劳和不适感。

25、进一步地,所述肘部区支路气条位于所述支撑垫两侧,为可折叠式结构。所述支撑垫的双侧肘部区支路气条在安装到轮椅上时的高度与肘部高度平齐。

26、当转移垫卧位使用时,双侧肘部区支路气条的设计也可以起到侧向支撑和阻挡作用,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滑落到转移垫的边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7、当转移垫在轮椅上使用时,双侧肘部区支路气条的高度与肘部平齐,可以避免转运过程中因为轮椅的扶手压迫,产生不适感。

2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绑带位于支撑垫的两侧。所述固定绑带位于支撑垫的两侧,腰腹部和膝关节处为人体最易受伤害部位,将固定绑带固定此处,使患者保持最佳的位置,同时避免造成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2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绑带为可调节长度的宽带。宽带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分散气条对身体的压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可调节长度的设计可以适应不同体型和姿势的患者,提供更加贴合的支撑和保护。

3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周围设有多个拉手,所述拉手与支撑垫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气条的稳定性。

3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周围拉手对称分布,可以使转移垫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均匀,更好地把握重心,更加容易进行拖拽或推拉操作,避免转移垫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倾斜或不平稳,从而减少搬运困难的情况,应对各种转运需求和各种复杂环境。

32、进一步地,所述支路气条之间设有缝隙。此缝隙允许转移垫轻度弯曲或被放置在轮椅上时方便改变形状,减少气条之间挤压碰撞。此外,缝隙中允许空气流通,能够增加透气效果,使皮肤与空气接触,可进一步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

3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帮助空气流通和散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延长气垫的使用寿命。

34、进一步地,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垫包括支撑垫、气条组件、固定绑带和拉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气条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或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气条与主路气条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区支路气条包括背部区支路气条、臀部区支路气条和腿部区支路气条,所述臀部区支路气条内部设有可拆卸的大小便处理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便处理窗通过可拆卸式结构与所述臀部区支路气条连接,所述可拆卸式结构为拉链、按扣或插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区支路气条的上表面为曲面;所述肘部区支路气条位于所述支撑垫两侧,为可折叠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绑带位于支撑垫的两侧,为长度可调节的宽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周围设有多个拉手,所述拉手与支撑垫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气条之间设有缝隙,所述支撑垫上设有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垫采用高密度PVC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垫包括支撑垫、气条组件、固定绑带和拉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气条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或六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气条与主路气条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区支路气条包括背部区支路气条、臀部区支路气条和腿部区支路气条,所述臀部区支路气条内部设有可拆卸的大小便处理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便处理窗通过可拆卸式结构与所述臀部区支路气条连接,所述可拆卸式结构为拉链、按扣或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月青马宗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老年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