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917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1
本技术涉及耐磨钢球回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框,所述动力框内壁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本技术中,通过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带动垂直搅拌杆和水平搅拌杆对钢球进行移动,使钢球受热均匀,加快钢球加热效率,通过第二电动机反向旋转,将加热完成的钢球进行向左移动,直到通过出料口掉落到蓄水槽中进行降温处理,从而通过螺旋杆避免工人接触到加热的钢球,避免工人皮肤接触到钢球,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耐磨钢球回火,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


技术介绍

1、耐磨钢球为提高生产后的整体强度和质量,会在淬火后对其进行回火加工,回火对耐磨钢球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回火装置需要具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功能。

2、在现有的钢球高效回火装置中,首先需要工人将钢球放置在收集框中,再通过输送装置将收集框输送到装置内部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再通过输送装置将收集框输送出,再通过工人将加热过的钢球输送进水槽中,在加热过程中,钢球在收集框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均匀受热,从而降低加热效率,同时在工人将加热过的钢球输送进行水槽中时,可能会有钢球触碰到工人皮肤,从而对工人皮肤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框,所述动力框内壁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垂直搅拌杆,所述第二锥齿轮外壁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搅拌杆。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加热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组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p>

6、所述动力框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驱动端贯穿动力框内壁且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的左端上。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底座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气缸。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端设置有多个透水孔。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加热筒左端固定连接有传送柱,所述传送柱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传送柱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端贯穿传送柱且固定连接有螺旋杆。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传送柱底端左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传送柱底端固定连接在蓄水槽的顶端。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首先工人通过进料口输送钢球,再打开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带动螺旋杆将钢球输送到加热筒中,再打来加热组件和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带动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带动上下两侧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分别带动垂直搅拌杆和水平搅拌杆带动钢球移动,使钢球受热均匀,加快钢球加热效率,当加热完成时,通过第二电动机反向旋转,将加热完成的钢球进行向左移动,直到通过出料口掉落到蓄水槽中进行降温处理,从而通过螺旋杆避免工人接触到加热的钢球,避免工人皮肤接触到钢球,造成烫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2),所述加热筒(2)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框(4),所述动力框(4)内壁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6)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8),所述第一传动杆(8)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垂直搅拌杆(9),所述第二锥齿轮(6)外壁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所述第三锥齿轮(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0),所述第二传动杆(10)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搅拌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2)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组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框(4)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3),所述第一电动机(3)驱动端贯穿动力框(4)内壁且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6)的左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水槽(17),所述蓄水槽(17)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8)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9),所述滑动板(19)顶端设置有多个透水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2)左端固定连接有传送柱(12),所述传送柱(12)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柱(1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4),所述第二电动机(14)驱动端贯穿传送柱(12)且固定连接有螺旋杆(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柱(12)底端左侧设置有出料口(16),所述传送柱(12)底端固定连接在蓄水槽(17)的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筒(2),所述加热筒(2)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框(4),所述动力框(4)内壁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6)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8),所述第一传动杆(8)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垂直搅拌杆(9),所述第二锥齿轮(6)外壁下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所述第三锥齿轮(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0),所述第二传动杆(10)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搅拌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2)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组件(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钢球高效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框(4)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3),所述第一电动机(3)驱动端贯穿动力框(4)内壁且固定连接在第二锥齿轮(6)的左端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华张乾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蓟县东塔耐磨钢球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