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11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0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它包括外盖体、内盖体以及套设在内盖体外壁的密封圈,外盖体与内盖体固定连接,密封圈与外盖体之间构成容纳容器口部的第一间隙;内盖体内设置有能上下运动并挤压密封圈径向向膨胀的驱动组件;联动体内设置有限位件,外盖体设置有能锁止或释放限位件的操纵件。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密封套无法定向膨胀,以及容器塞开启时仅依靠弹性密封套弹力无法自如开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容器结构,特别是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容器一般采用带螺纹的盖体或固体的橡胶塞子进行密封,带螺纹的盖体,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繁琐的旋转才能开启与闭合;固体橡胶塞子往往需要其它的辅助工具才能开启,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而容易开启的橡胶塞子往往密封性不好,使用寿命有限。

2、因此,现有的容器盖体密封性好的,却不能快速的开启与闭合;有可能快速开启或闭合的,密封性不好保温防漏效果较差。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803085b公开了一种快速开启与闭合的容器塞,它包括柱状塞体、环状塞体和弹性密封套,柱状塞体包括塞杆,塞杆底部设有可插入容器或抽拉出容器的底座,底座的形状和大小与容器口直段部或容器的最小截面处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底座上方设有环状塞体,环状塞体和底座之间设有可弯折变形的弹性密封套,环状塞体与底座可在外力作用下在容器内沿容器轴向作相互运动挤压弹性密封套,使弹性密封套产生径向膨胀向外弯折形成在容器内壁与底座外轮廓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容器口直段部内表面尺寸或者容器最小截面处的内表面尺寸,密封圈连同底座一起形成实现容器快速闭合的密封层。开启时,解除弹性密封套上的挤压外力,弹性密封套在弹力作用下带动环状塞体相对于底座向上运动,弹性密封套恢复伸直状态,实现容器的快速开启。

4、上述技术方案的容器塞虽然可以实现快速开启或者闭合,但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当容器塞需要闭合容器口时,柱状塞柱与环状塞体之间的空间,使弹性密封套挤压后既可向容器内壁方向膨胀也可向相反方向膨胀,导致并不是每一次挤压都能达到密封容器口的作用;当需要快速开启容器塞时,上述技术方案依靠的是弹性密封套自身的弹力,但现实中,弹性密封套自身的弹力并不足以使环状塞体上升,必须借助向上的外力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弹性密封套无法定向膨胀,以及容器塞开启时仅依靠弹性密封套弹力无法自如开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它包括外盖体、内盖体以及套设在内盖体外壁的密封圈,外盖体与内盖体固定连接,密封圈与外盖体之间构成容纳容器口部的第一间隙;内盖体内设置有能上下运动并挤压密封圈径向向膨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内盖体包括筒体及其顶部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缘,第一凸缘与外盖体内壁固定连接,密封圈套设在筒体外壁;

4、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联动件和底座,驱动板上设置滑杆,第一凸缘设置供滑杆穿过的滑杆孔;联动件包括能插入内盖体的筒体中的联动体及其顶部向外凸出的第二凸缘;驱动板设置在第一凸缘下表面,滑杆穿过滑杆孔与第二凸缘固定连接;底座设置在联动体底部,密封圈底部与底座接触;

5、联动体内设置有限位件,外盖体设置有能锁止或释放限位件的操纵件。

6、联动体内设置有两个限位件,每个限位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两个限位杆上端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留有第二间隙;

7、在外盖体外壁对称设置两个安装孔,操纵件设置在安装孔内,操纵件包括按钮和第一弹性复位件,按钮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固定连接的按压部、伸向外盖体内部且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释放部和宽度大于第二间隙的锁止部。

8、内盖体内设置固定件,固定件与联动体底部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

9、底座上设置有卡接部,联动体底部有向上的凹陷部,凹陷部内壁设置有接受卡接部的卡接口。

10、底座和联动体底部相同位置均设置有通孔,二者贯通构成排气孔,还设置有排气杆,排气杆包括杆体和半径大于杆体并设置于杆体上端的杆帽,杆帽上端抵靠固定件,杆体下端设置在排气孔内,杆体外套设第三弹性复位件,第三弹性复位件上端抵靠在杆帽下端,其下端抵靠在联动体底部。

11、密封圈底部设置向内凸的底部凸缘,底部凸缘与底座接触。

12、驱动板至少设置两个滑杆,第一凸缘上设置与滑杆数量相等的滑杆孔;滑杆顶部设置有卡钩,第二凸缘设置与滑杆数量相等的固定卡钩的卡口。

13、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

14、1、容器塞盖盖向容器口,容器口部顶向驱动板,驱动板向上动,带动联动体及底座向上运动,底座带动密封套底部向上运动,挤压密封套,使密封套向外径向膨胀,密闭住容器口,利用容器口部驱动塞盖密闭,动作简单;2、密封套的底部凸缘保证密封套被挤压后能向外径向膨胀;3、固定件与联动体底部之间的第二弹性复位件,保证容器盖塞开启时,密封套充分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塞盖可顺利拔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它包括外盖体(1)、内盖体(2)以及套设在内盖体(2)外壁的密封套(3),外盖体(1)与内盖体(2)固定连接,密封套(3)与外盖体(1)之间构成容纳容器口部(8)的第一间隙(81);内盖体(2)内设置有能上下运动并挤压密封套(3)径向膨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内盖体(2)包括筒体(21)及其顶部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缘(22),第一凸缘(22)与外盖体(1)内壁固定连接,密封套(3)套设在筒体(21)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联动体(43)内设置有两个限位件,每个限位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45),两个限位杆(45)上端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46),两个限位块(46)之间留有第二间隙(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内盖体(2)内设置固定件(61),固定件(61)与联动体(43)底部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底座(44)上设置有卡接部(441),联动体(43)底部有向上的凹陷部,凹陷部内壁设置有接受卡接部(441)的卡接口(4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底座(44)和联动体(43)底部相同位置均设置有通孔,二者贯通构成排气孔,还设置有排气杆(7),排气杆(7)包括杆体(72)和半径大于杆体(72)半径并设置于其上端的杆帽(73),杆帽(73)上端抵靠固定件(61),杆体(72)下端设置在排气孔内,杆体(72)外套设第三弹性复位件(71),第三弹性复位件(71)上端抵靠在杆帽(73)下端,其下端抵靠在联动体(43)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密封套(3)底部设置向内凸的底部凸缘(31),底部凸缘(31)与底座(44)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驱动板(41)至少设置两个滑杆(411),第一凸缘(22)上设置与滑杆(411)数量相等的滑杆孔(23);滑杆(411)顶部设置有卡钩(412),第二凸缘(42)设置与滑杆(411)数量相等的固定卡钩(412)的卡口(4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螺纹容器塞盖,它包括外盖体(1)、内盖体(2)以及套设在内盖体(2)外壁的密封套(3),外盖体(1)与内盖体(2)固定连接,密封套(3)与外盖体(1)之间构成容纳容器口部(8)的第一间隙(81);内盖体(2)内设置有能上下运动并挤压密封套(3)径向膨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内盖体(2)包括筒体(21)及其顶部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缘(22),第一凸缘(22)与外盖体(1)内壁固定连接,密封套(3)套设在筒体(21)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联动体(43)内设置有两个限位件,每个限位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杆(45),两个限位杆(45)上端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46),两个限位块(46)之间留有第二间隙(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内盖体(2)内设置固定件(61),固定件(61)与联动体(43)底部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螺纹容器塞盖,其特征在于:底座(44)上设置有卡接部(441),联动体(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库尔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