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110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通过纵向滑动模组、横向滑动模组、推进模组、升降模组、下模座以及上模头,纵向滑动模组以及横向滑动模组可以带动下模座以及上模头移动到电梯门板的四个顶角位置,升降模组可以带动下模座以及上模头下降到折边的高度,推进模组可以带动下模座向前移动到两相邻折边的底面进行抵接,最后上模头向下移动挤压两相邻折边上端面,与下模座相互配合可以对电梯门板相邻两折边进行铆压,铆压过程全程机械化作业,提升了加工的效率,可以批量化对电梯门板进行铆压,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保证铆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铆压,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


技术介绍

1、电梯门板加工过程需要对电梯门板的四边进行折弯形成折边,具体的,相邻两边折弯后所形成的折边会相互重叠(如图5所示),然后需要通过铆压装置将相邻两折边重叠位置进行挤压使两折边形变形成铆压点,这样两折边会相互产生应力会更紧固,现有的一般是人工手动进行铆压,人工手动铆压效率低且工作强度大,不利于产品大批量生产,并且人工铆压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偏位或铆压的力度不够,铆压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目的

2、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电梯门板铆压依靠人工手动铆压,铆压效率低且工作强度大,不利于产品大批量生产以及铆压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至少一端的能够沿机架纵向移动的至少一个纵向滑动模组,横向设置在纵向滑动模组或机架上能够沿机架横向移动的两个横向滑动模组,每个横向滑动模组上均设置有能够前后移动的两个推进模组,分别设置在一推进模组上的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模组,分别设置在一升降模组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呈矩形结构的用于承托电梯门板相邻两折边底面的下模座以及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且与下模座相对设置的上模头,该上模头能够向靠近两折边上端面的方向移动与下模座相互配合挤压两折边,使两折边形变产生应力;</p>

6、本申请通过纵向滑动模组、横向滑动模组、推进模组、升降模组、下模座以及上模头,纵向滑动模组以及横向滑动模组可以带动下模座以及上模头移动到电梯门板的四个顶角位置,升降模组可以带动下模座以及上模头下降到折边的高度,推进模组可以带动下模座向前移动到两相邻折边的底面进行抵接,最后上模头向下移动挤压两相邻折边上端面,与下模座相互配合可以对电梯门板相邻两折边进行铆压,铆压过程全程机械化作业,提升了加工的效率,可以批量化对电梯门板进行铆压,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保证铆压的可靠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滑动模组包括:沿机架纵向延伸的分别设置在机架一端两侧的与横向滑动模组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内的与横向滑动模组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以及与第一丝杆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横向滑动模组包括:横向延伸的与推进模组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内的与推进模组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以及与第二丝杆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推进模组包括:每个推进模组包括:斜向延伸的与升降模组滑动配合的第三导轨,与升降模组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升降模组前后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升降模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竖向延伸设置有与安装座滑动配合的第四导轨以及设置在支撑座上与安装座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安装座沿第四导轨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顺序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多条辊轴;

12、通过设置多条辊轴可以带动电梯门板移动到预定位置,电梯门板上料无需人工搬运,提升加工效率以及降低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至少一端的能够沿机架(1)纵向移动的至少一个纵向滑动模组(2),横向设置在所述纵向滑动模组(2)上或机架(1)上能够沿机架(1)横向移动的两个横向滑动模组(3),其中,每个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上均设置有能够前后移动的两个推进模组(4),分别设置在一所述推进模组(4)上的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模组(6),分别设置在一所述升降模组(6)上的安装座(5),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的呈矩形结构的用于承托电梯门板(7)相邻两折边(701)底面的下模座(11)以及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并且与所述下模座(11)相对设置的上模头(10),该上模头(10)能够向靠近两所述折边(701)上端面的方向移动与所述下模座(11)相互配合挤压两所述折边(701),使两所述折边(701)形变产生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模组(2)包括:沿所述机架(1)纵向延伸的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端两侧的与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2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201)内与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一丝杆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包括:横向延伸的与所述推进模组(4)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3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301)内的与所述推进模组(4)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二丝杆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推进模组(4)包括:斜向延伸的与所述升降模组(6)滑动配合的第三导轨(402),与所述升降模组(6)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模组(6)斜向前后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升降模组(6)包括:支撑座(603),所述支撑座(603)上竖向延伸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座(5)滑动配合的第四导轨(60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603)上与所述安装座(5)驱动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安装座(5)沿所述第四导轨(601)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60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顺序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多条辊轴(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至少一端的能够沿机架(1)纵向移动的至少一个纵向滑动模组(2),横向设置在所述纵向滑动模组(2)上或机架(1)上能够沿机架(1)横向移动的两个横向滑动模组(3),其中,每个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上均设置有能够前后移动的两个推进模组(4),分别设置在一所述推进模组(4)上的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模组(6),分别设置在一所述升降模组(6)上的安装座(5),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的呈矩形结构的用于承托电梯门板(7)相邻两折边(701)底面的下模座(11)以及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上并且与所述下模座(11)相对设置的上模头(10),该上模头(10)能够向靠近两所述折边(701)上端面的方向移动与所述下模座(11)相互配合挤压两所述折边(701),使两所述折边(701)形变产生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板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动模组(2)包括:沿所述机架(1)纵向延伸的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端两侧的与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2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201)内与所述横向滑动模组(3)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一丝杆驱动连接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瑞芬戴华日谭教航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叁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