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905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外壳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挤压构件,外壳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挤压槽体,挤压槽体的内壁开设有通口,椭圆挤压构件的一端贯穿通口并延伸至挤压槽体的内部,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电池本体。本技术能够通过马达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和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椭圆挤压构件进行转动,利用椭圆挤压构件挤压腹腔引流管,起到助排腹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


技术介绍

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2、对于腹部术需要采用引流管将患者腹部内部液体排出,腹部术后常防治腹腔引流管,但引流管引流效果常不佳,腹腔内液体不能通畅或完全引出;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整体在引流管上加装挤压助排装置,帮助引流管排出腹腔内液体,提高腹部液体排出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外壳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挤压构件,外壳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挤压槽体,挤压槽体的内壁开设有通口,椭圆挤压构件的一端贯穿通口并延伸至挤压槽体的内部,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电池本体。

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安装有马达开关,通过马达开关能够控制马达的启停,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本助排装置的启停,方便使用。

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轴承,转动杆的顶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能够有效的提高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转动杆的顶端因离心力发生摆动,从而影响本助排装置的正常使用。

5、进一步的,所述马达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板,每个稳定板的底面均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能够有效的对马达进行固定,提高马达的稳定性,避免马达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第一链轮发生晃动。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有引流管盖板,能够对引流管进行保护,避免引流管因外力从助排装置的挤压槽体的内部甩出,从而影响引流管的正常引流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板,能够有效的提醒医护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本助排装置的损坏。

8、进一步的,所述椭圆挤压构件的外表面套设有胶环,胶环自身具备一定的柔韧性,避免椭圆挤压构件直接与引流管发生接触,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引流管外表面挤压破损。

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通过马达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和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椭圆挤压构件进行转动,利用椭圆挤压构件挤压腹腔引流管,起到助排腹水的作用。

11、2、本技术通过轴承能够有效的提高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转动杆的顶端因离心力发生摆动,从而影响本助排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稳定板,能够有效的对马达进行固定,提高马达的稳定性,避免马达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第一链轮发生晃动,通过操作指示板能够有效的提醒医护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本助排装置的损坏,通过胶环的设置胶环自身具备一定的柔韧性,避免椭圆挤压构件直接与引流管发生接触,避免压力过大导致引流管外表面挤压破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2),马达(12)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1),外壳(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5),第一链轮(11)和第二链轮(15)通过链条(10)传动连接,转动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挤压构件(4),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挤压槽体(2),挤压槽体(2)的内壁开设有通口(8),椭圆挤压构件(4)的一端贯穿通口(8)并延伸至挤压槽体(2)的内部,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电池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马达开关(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轴承(7),转动杆(14)的顶端与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板(13),每个稳定板(13)的底面均与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有引流管盖板(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指示板(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挤压构件(4)的外表面套设有胶环(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马达(12),马达(12)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11),外壳(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5),第一链轮(11)和第二链轮(15)通过链条(10)传动连接,转动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挤压构件(4),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挤压槽体(2),挤压槽体(2)的内壁开设有通口(8),椭圆挤压构件(4)的一端贯穿通口(8)并延伸至挤压槽体(2)的内部,外壳(1)的内壁安装有电池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引流管挤压助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安装有马达开关(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阳李越华康强杨晨李婧李宇铠王庆波梁钰博郑凯姜改明耿钦钱春行李进陈习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