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74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涉及固态储氢设备领域,包括容器以及间隔排布在容器内的储氢单罐,容器内设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设置在储氢单罐之间并围绕储氢单罐,容器内设有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上换热板和容器下内壁具有间隙,下换热板和容器上内壁具有间隙,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沿左右方向间隔交错布置,从而形成上下弯折的换热流道。通过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的导流作用,使得换热流体在容器内上下弯折流通,有效的增加了储氢单罐与换热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换热流体采用高温液体或者低温液体,通过改变换热流体的温度,及时且充分实现固态储氢材料的热交换,进而使储氢装置的吸放氢速率和响应时间达到更高的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储氢,具体涉及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


技术介绍

1、固态储氢是利用储氢合金吸附和释放氢气,将氢气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固态储氢容器中。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储氢密度和较低的吸放氢压力,有着更高的安全性。但由于吸放氢的过程是化学反应,吸放氢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转换。因此,需要固态储氢装置具有良好的换热能力来确保吸放氢速率。

2、专利技术公开cn114636091a提出一种环流型换热的固态储氢罐,在储氢罐内的储氢材料之中设置螺旋管道,换热液体在螺旋管道内流动来提高储氢罐的换热能力,从而保证吸放氢速率。但是,这种结构一般适用于小型的储氢单罐,对于具有多个储氢罐的中大型储氢装置,储氢单罐内一般设有换热的零部件,但由于储氢单罐之间的距离较近,难以实现良好的换热能力和较高的吸放氢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实现热交换,及时冷却或加热固态储氢材料的中大型储氢装置。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容器以及间隔排布在容器内的储氢单罐,容器内设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设置在储氢单罐之间并围绕储氢单罐。

4、优选地,所述容器内设有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上换热板和容器下内壁具有间隙,下换热板和容器上内壁具有间隙,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沿左右方向间隔交错布置,从而形成上下弯折的换热流道。

5、优选地,所述容器内设有进液板和出液板,容器的一端和进液板形成进液腔,容器的另一端和出液板形成出液腔,进液板和出液板之间以及容器内壁形成换热腔,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均设置在换热腔,进液板开设有进液口,出液板开设有出液口。

6、优选地,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设置在出液腔的侧壁,穿过换热腔并连通于进液腔,出液管设置在出液腔侧壁并连通于出液腔。

7、优选地,所述储氢单罐在容器内沿左右方向延伸,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储氢单罐的通孔,储氢单罐贯穿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固定在容器内。

8、优选地,所述容器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氢气进出的阀门,储氢单罐通过汇流排与阀门连接。

9、优选地,所述汇流排设有一第一接口和多个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阀门螺接,第二接口与所述多个储氢单罐的气体进出口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储氢单罐内部有多个储氢单元叠放,储氢单元包括换热装置及填充于换热装置之间的储氢材料。

11、优选地,所述容器底部设有支架。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容器内部设置有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通过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的导流作用,使得换热流体在容器内上下弯折流通,有效的增加了储氢单罐与换热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换热流体采用高温液体或者低温液体,通过改变换热流体的温度,及时且充分实现固态储氢材料的热交换,进而使储氢装置的吸放氢速率和响应时间达到更高的水平。

13、此外,根据容器的大小,容器内可填充几根至几十根的储氢单罐,储氢量大,生产成本低,更适合作为储能装置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容器以及间隔排布在容器内的储氢单罐,容器内设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设置在储氢单罐之间并围绕储氢单罐;所述容器内设有进液板和出液板,容器的一端和进液板形成进液腔,容器的另一端和出液板形成出液腔,进液板和出液板之间以及容器内壁形成换热腔,换热流道设置在换热腔内;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通于进液腔,出液管连通于出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设有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上换热板和容器下内壁具有间隙,下换热板和容器上内壁具有间隙,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沿左右方向间隔交错布置,从而形成上下弯折的换热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均设置在换热腔,进液板开设有进液口,出液板开设有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管设置在出液腔的侧壁,穿过换热腔并连通于进液腔,出液管设置在出液腔侧壁并连通于出液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单罐在容器内沿左右方向延伸,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储氢单罐的通孔,储氢单罐贯穿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固定在容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氢气进出的阀门,储氢单罐通过汇流排与阀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设有一第一接口和多个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阀门螺接,第二接口与所述多个储氢单罐的气体进出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单罐内部有多个储氢单元叠放,储氢单元包括换热装置及填充于换热装置之间的储氢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部设有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装置包括容器以及间隔排布在容器内的储氢单罐,容器内设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设置在储氢单罐之间并围绕储氢单罐;所述容器内设有进液板和出液板,容器的一端和进液板形成进液腔,容器的另一端和出液板形成出液腔,进液板和出液板之间以及容器内壁形成换热腔,换热流道设置在换热腔内;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连通于进液腔,出液管连通于出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设有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上换热板和容器下内壁具有间隙,下换热板和容器上内壁具有间隙,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沿左右方向间隔交错布置,从而形成上下弯折的换热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均设置在换热腔,进液板开设有进液口,出液板开设有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大型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管设置在出液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雷马兆伟范旭柳勇志林志蓉郭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圣元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