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64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伸缩杆与车厢和底盘(3)形成平行四杆机构,车厢的底部设有锁紧机构(5),中枢连杆(501)的中部铰接与车厢铰接,中枢连杆(501)的两端分别铰接竖直拉杆(502),竖直拉杆(502)的另一端与Y字形摆杆(503)的短杆铰接,Y字形摆杆(503)的长杆的中部与车厢铰接,Y字形摆杆(503)的长杆的两端分别与凹形摆杆(504)和水平拉杆(505)的一端铰接,凹形摆杆(504)和水平拉杆(505)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销(506),底盘(3)的两侧设有固定销孔(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小型车厢可停留在其行程高度范围内的任意高度且在升降过程中便于与卸货平台搭接,定位锁紧机构操纵简单且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小型车厢。


技术介绍

1、在快递物流运输行业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行业所运输货物数量与日俱增,搬运转移托运货物和快递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装卸货的方式大多通过人工搬运,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箱式、柜式货车等装卸货时,为减少人工搬运过程,需要将叉车或搬运工具进入货车内部作业,为便于叉车或搬运工具从地面进入车箱,需在地面与车箱口之间做一连接平台。现常用方法为使用移动式液压升降登车桥。移动登车桥至车箱尾部(或货车倒车移动至登车桥位置),通过调节登车桥高度,使登车桥与车箱高度平齐,登车桥舌板与车箱衔接,机动叉车经过登车桥进行装卸货作业。

2、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车厢虽然会配备车厢登车桥,但登车桥高度通过人工调节,因每个卸货平台高度不一致,换了不同的装卸平台便需要调节登车桥高度,人工调节难度大,时间长,效率低;2、常规登车桥装卸货进出车箱门口时,因机动叉车上、下坡导致货物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高尺寸货物进出时因倾斜易撞上车箱门上边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车厢可停留在其行程高度范围内的任意高度且在升降过程中便于与卸货平台搭接,定位锁紧机构操纵简单且可靠性高。

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包括铰接在车厢两侧的两对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底盘上,每对伸缩杆与车厢和底盘形成平行四杆机构,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底盘上,另一端与伸缩杆铰接,液压缸与底盘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车厢的底部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中枢连杆、竖直拉杆、y字形摆杆、凹形摆杆、水平拉杆和固定销,中枢连杆的中部铰接与车厢铰接,中枢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竖直拉杆,竖直拉杆的另一端与y字形摆杆的短杆铰接,y字形摆杆的长杆的中部与车厢铰接,y字形摆杆的长杆的两端分别与凹形摆杆和水平拉杆的一端铰接,凹形摆杆和水平拉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销,固定销穿过固定在车厢底部滑槽,可相对于所述滑槽水平滑动,底盘的两侧设有固定销孔,车厢升到高位时,固定销与固定销孔接触配合。

3、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和两根杆件,其中一根杆件的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铰接,另一根杆件的一端插装在套筒内,另一端铰接在车厢上,套筒上设有多个定位孔,销轴穿过所述定位孔将所述杆件限位。

4、优选地,所述中枢连杆与车厢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优选地,所述中枢连杆呈t字形,中枢连杆的短杆和长杆的连接点铰接在车厢上,中枢连杆的短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竖直拉杆,中枢连杆的长杆与油缸或气缸相连。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小型车厢可停留在其行程高度范围内的任意高度且在升降过程中便于与卸货平台搭接,定位锁紧机构操纵简单且可靠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在车厢两侧的两对伸缩杆,伸缩杆(1)的另一端铰接在底盘(3)上,每对伸缩杆与车厢和底盘(3)形成平行四杆机构,液压缸(2)的一端铰接在底盘(3)上,另一端与伸缩杆(1)铰接,液压缸(2)与底盘(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车厢的底部设有锁紧机构(5),锁紧机构(5)包括中枢连杆(501)、竖直拉杆(502)、Y字形摆杆(503)、凹形摆杆(504)、水平拉杆(505)和固定销(506),中枢连杆(501)的中部与车厢铰接,中枢连杆(501)的两端分别铰接竖直拉杆(502),竖直拉杆(502)的另一端与Y字形摆杆(503)的短杆铰接,Y字形摆杆(503)的长杆的中部与车厢铰接,Y字形摆杆(503)的长杆的两端分别与凹形摆杆(504)和水平拉杆(505)的一端铰接,凹形摆杆(504)和水平拉杆(505)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销(506),固定销(506)穿过固定在车厢底部的滑槽,可相对于所述滑槽水平滑动,底盘(3)的两侧设有固定销孔(4),车厢升到高位时,固定销(506)与固定销孔(4)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包括套筒和两根杆件,其中一根杆件的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3)铰接,另一根杆件的一端插装在套筒内,另一端铰接在车厢上,套筒上设有多个定位孔,销轴穿过所述定位孔将所述杆件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连杆(501)与车厢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连杆(501)呈T字形,中枢连杆(501)的短杆和长杆的连接点铰接在车厢上,中枢连杆(501)的短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竖直拉杆(502),中枢连杆(501)的长杆与油缸或气缸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运输升降卸货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在车厢两侧的两对伸缩杆,伸缩杆(1)的另一端铰接在底盘(3)上,每对伸缩杆与车厢和底盘(3)形成平行四杆机构,液压缸(2)的一端铰接在底盘(3)上,另一端与伸缩杆(1)铰接,液压缸(2)与底盘(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车厢的底部设有锁紧机构(5),锁紧机构(5)包括中枢连杆(501)、竖直拉杆(502)、y字形摆杆(503)、凹形摆杆(504)、水平拉杆(505)和固定销(506),中枢连杆(501)的中部与车厢铰接,中枢连杆(501)的两端分别铰接竖直拉杆(502),竖直拉杆(502)的另一端与y字形摆杆(503)的短杆铰接,y字形摆杆(503)的长杆的中部与车厢铰接,y字形摆杆(503)的长杆的两端分别与凹形摆杆(504)和水平拉杆(505)的一端铰接,凹形摆杆(504)和水平拉杆(505)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销(506),固定销(506)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端玉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