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生态友好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废弃物处理的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生态友好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废弃物处理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864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友好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废弃物处理的系统,涉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进行亚临界水解处理,将液态有机产物进行干燥,得到固态有机产物,之后将固态有机产物形成固态有机燃料或进行发酵得到土壤改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固态有机燃料可以提高效能,具有产能优化的特点,提供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大幅改善土壤酸化,达到土壤改良之目标,增加农作物收成并减少虫害,且不需要设立传统发酵场、焚烧炉,无废气、PM 2.5及飞灰生成,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推动绿色自然农业发展,达到循环再生利用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特别是涉及生态友好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废弃物处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1、各种废弃物如家禽畜牧业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厨余、动物和昆虫尸体、医疗废弃物、有机污泥或废弃塑料制品等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垃圾掩埋场和垃圾焚烧场已经不能解决这些废弃物与日俱增的问题,同时还带来了空气污染及土壤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2、目前,可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制成燃料作为发电等用途,但由于这些已知的方式、设备或系统基本上仍然会造成燃烧炉因无法降污减排造成环境污染,无法有效实现减碳,因此,有必要提供更为有效的废弃物再生利用方法、设备及系统,进而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效能,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解决现有方法、设备及技术制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生态友好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废弃物处理的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得到具有高应用价值的有机燃料和土壤改良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有机废弃物进行亚临界水解处理,形成液态有机产物;

5、将所述液态有机产物干燥形成固态有机产物;

6、将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形成第一固态有机燃料,或,将所述固态有机产物进行第一发酵处理形成第一土壤改良剂。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亚临界水解处理的压力为1mpa-5 mpa;温度为160℃-270℃。

8、亚临界水解技术是指将水加热到沸点(100℃,0.1mpa)以上,临界点(374.2℃,22.1mpa)以下,并控制系统压力使水仍保持为液态。由于在此状态,亚临界水中的h+和oh-接近弱酸和弱碱,因此具备酸碱催化性能,并且亚临界水的介电常数大大降低而具有超电离特性,极性降低,因此具有同时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超溶解特性。利用亚临界水解技术,可以将有机物快速分解为较小的分子物质,例如小分子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多肽、低聚醣等有机物以及co2、h2o等,并且分解较完全,反应结束后的产物可进行选择性分离、降低污染和废水处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固态有机燃料经燃烧得到的灰分与所述固态有机产物混合,经第二发酵处理得到第二土壤改良剂;将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添加至所述固态有机产物中,形成第二固态有机燃料。

10、本专利技术采用经煅烧后的牡蛎壳粉添加至所述固态有机产物中,形成第二固态有机燃料,主要是由于未煅烧的牡蛎壳粉在高温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会造成不易燃、火源減小,未煅烧的牡蛎壳粉有碳酸钙,因此高温会放热;煅烧后的牡蛎壳(有氧化钙成份)遇到水气或水份会放热;煅烧后的牡蛎壳中的氧化钙和天然矿物金属成份,可以作为催化剂。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所述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的粒径为0.1μm-300μm;所述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的添加量为所述固态有机产物质量的0.5%-10%。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行所述亚临界水解处理时,向所述有机废弃物中加入辅料,所述辅料为牡蛎壳。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料的添加量为所述有机废弃物质量的5%-50%。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牡蛎壳为粉末状。

15、本专利技术中,有机废弃物包括家禽畜牧业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动物尸体、医疗废弃物、有机污泥、废家具、农业废弃物或废弃塑料制品。

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一种处理废弃物的系统,包括,

17、预处理设备,用以接收有机废弃物;

18、亚临界水解反应设备,连接所述预处理设备;

19、液态有机产物储存槽,连接所述亚临界水解反应设备;

20、干燥设备,连接所述液态有机产物储存槽;

21、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干燥设备;

22、土壤改良剂制造设备,连接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

23、以及固态有机燃料制造设备,连接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废弃物的系统还包括辅料储存槽,配置在所述预处理设备中。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废弃物的系统还包括牡蛎壳粉添加装置,连接到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废弃物的系统还包括灰份添加装置,连接到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处理废弃物的方法中,将废弃物进行亚临界水解处理的温度为:160℃至199℃的范围、200℃至230℃的范围或231℃至270℃的范围。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处理废弃物的方法中,将废弃物进行亚临界水解处理的压力为:1mpa至2mpa的范围、2.1mpa至3mpa的范围或3.1mpa至5mpa的范围。

29、本专利技术整体制程无空气污染、无废水、无二恶英产生,且亚临界液化水解处理步骤中的装置槽为密封结构,制程中无异味,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废弃物再生方法。

30、本专利技术亚临界液化处理步骤时间较短,一般每批处理约1.5~3小时。

3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32、本专利技术固态有机燃料可以提供锅炉使用,可供暖气、供电、降低空污、减少灰份和残渣的产生,最后燃烧完剩余极少的灰份、残渣还可以再提供混凝土或建筑等产业使用。固态有机燃料使用时,可增加氧气的吸附性,充分燃烧,而燃烧时可产生强大远红外线辐射热,提升效能。添加高温煅烧后的牡蛎壳粉之后的固态有机燃料,遇水或二氧化碳生可产生有效的放热反应,进而提高燃烧温度并减少燃料使用量,具有优化产能的优点。

33、本专利技术将废弃物与未煅烧的牡蛎壳共同投入亚临界液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大幅改善土壤酸化,达到土壤改良之目标,增加农作物收成并减少虫害,有机质肥料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推动绿色自然农业发展,达到循环再生利用目的。

34、本专利技术可以不需要设立传统发酵场,进而降低环境、水源污染机率及异味;也不需要设立焚化炉及避免直接燃烧,且无废气、pm 2.5及飞灰生成。

35、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处理废弃物的方法所得的固态有机燃料供锅炉使用后,剩余极少的灰份、残渣可以和固态有机产物混合后获得再生土壤改良剂(肥料),等于废弃物零残量,利用率达100%。

36、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处理废弃物的方法所使用的牡蛎壳为生物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临界水解处理的压力为1MPa-5MPa;温度为160℃-2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形成第一固态有机燃料还包括:将第一固态有机燃料经燃烧得到的灰分与所述固态有机产物混合,经第二发酵处理得到第二土壤改良剂;或者,将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添加至所述固态有机产物中,形成第二固态有机燃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所述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的粒径为0.1μm-300μm;所述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的添加量为所述固态有机产物质量的0.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亚临界水解处理时,向所述有机废弃物中加入辅料,所述辅料为牡蛎壳;所述辅料的添加量为所述有机废弃物质量的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废弃物包括家禽畜牧业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动物尸体、医疗废弃物、有机污泥、废家具、农业废弃物或废弃塑料制品。

7.一种处理废弃物的系统,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料储存槽,配置在所述预处理设备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牡蛎壳粉添加装置,连接至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份添加装置,连接到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处理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临界水解处理的压力为1mpa-5mpa;温度为160℃-2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固态有机产物形成第一固态有机燃料还包括:将第一固态有机燃料经燃烧得到的灰分与所述固态有机产物混合,经第二发酵处理得到第二土壤改良剂;或者,将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添加至所述固态有机产物中,形成第二固态有机燃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800℃-1200℃;所述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的粒径为0.1μm-300μm;所述经煅烧处理的牡蛎壳粉的添加量为所述固态有机产物质量的0.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亚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智挥孟蕾马骥胡雪菲杨涛高锴林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