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子式机油泵,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
技术介绍
1、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一般转子式机油泵的内转子有4个或4个以上的凸齿,外转子的凹齿数比内转子的凸子数多一个,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转子的外廓形状曲线为次摆线。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转子在使用中其内转子和外转子均靠其他机构进行限位,当其他机构发生位移,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容易发生分离,再次安装比较麻烦,且使用性能也会降低。
2、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因此,设计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旨在解决转子在使用中其内转子和外转子均靠其他机构进行限位,当其他机构发生位移,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容易发生分离,再次安装比较麻烦,且使用性能也会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包括外转子:所述外转子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内转子,所述外转子的外壁设置有防脱组件;
2、其中,所述防脱组件包括焊接在外转子外壁的
3、优选地,所述内转子的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有连接杆组件;
4、其中,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环列设置有数个限位条,所述插槽的内壁与数个限位条的外壁契合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和转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连接片的外壁与插槽的内壁一端焊接。
5、优选地,所述防脱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防脱组件对称设置在外转子的两侧,所述外转子每侧环列设置有五个防脱组件。
6、优选地,所述插槽靠近转杆一侧外侧口做倒角处理,且倒角口离转杆之间距离为0.5cm。
7、优选地,所述内转子的外壁设置有四个凸齿,所述外转子的内壁开设有五个凹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防脱组件的设置,其中限位珠的外壁与内转子之间贴合连接,可达到对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较好的限位作用,有效防止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脱离,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1):所述外转子(1)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内转子(4),所述外转子(1)的外壁设置有防脱组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4)的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有连接杆组件(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防脱组件(2)对称设置在外转子(1)的两侧,所述外转子(1)每侧环列设置有五个防脱组件(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靠近转杆(301)一侧外侧口做倒角处理,且倒角口离转杆(301)之间距离为0.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4)的外壁设置有四个凸齿,所述外转子(1)的内壁开设有五个凹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1):所述外转子(1)的内壁贴合连接有内转子(4),所述外转子(1)的外壁设置有防脱组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4)的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贴合连接有连接杆组件(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内燃机机油泵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庭湖,王欣,陈海成,阮国柱,赵必武,邓世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燎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