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55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中,包括:清液室,所述清液室内部的顶端设有上分流腔,所述清液室内部的底端设有下分流腔,所述清液室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分流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特殊设计的分流隔离板将过滤装置内部的过滤管先并联再串联的方式连通,原水在所有过滤管的内部流动,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管的微孔,悬浮物被拦截,清水汇集在过滤装置的清液室,被拦截的悬浮物随水流到达下一级过滤管,原水的流量减量,相应过滤管的数量也减量,从而通过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达到不需要错流泵,也可以实现错流过滤,达到悬浮物浓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过滤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


技术介绍

1、过滤是指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的方式很多,使用的物系也很广泛,固-液、固-气、大颗粒、小颗粒都很常见。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

2、污水过滤是指液体特别是有毒介质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分离。污水处理过滤主要是处理污水,使其可以循环使用。污水过滤使用场合有冶金行业的给排水系统、连铸连轧水系统、高炉水系统、浊/净环水循环系统和补水系统;电厂行业的汽轮机冷却水系统;锅炉湿法冷却水系统;大型空压机、大型制氧机、大型空调机冷却水系统;汽轮机海水、湖水、河水直流式冷却过滤系统;甚至在农用滴灌水系统中也得到普遍应用。

3、常见的污水过滤中是采用沉淀和渗透两种方式,沉淀式过滤用时长,效率底,渗透式在过滤时,过滤要求越高,所需要的滤网/过滤层就越多,导致所需要的空间就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体积小、过滤快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中,包括:清液室,所述清液室内部的顶端设有上分流腔,所述清液室内部的底端设有下分流腔,所述清液室上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分流腔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清液室的内部连通;过滤管,若干个所述过滤管设置于所述清液室内,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对应所述上分流腔和所述下分流腔处设有卡盘;所述上分流腔与所述下分流腔配合可以将所述过滤管两端的进水和出水方向进行控制,所述过滤管根据水流方向分为上流管和下流管;所述下分流腔上分流腔内设有将所述过滤管划分为两份的第一分流隔离板,其中一份为上流管;所述上分流腔内设有呈l字形的第二分流隔离板,所述第二分流隔离板将第一分流隔离板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分隔等份,其中一份为下流管。

4、进一步的,所述下分流腔内设有第三分流隔离板,所述第三分流隔离板将第二分流隔离板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分隔两份,其中一份为上流管,所述上分流腔内设有第四分流隔离板。

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分流隔离板将第三分流隔离板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分隔两份,其中一份为下流管,另一份为上流管,所述上分流腔内设有用于排污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第四分流隔离板远离所述第三分流隔离板的一侧。

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液室的底部还设有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

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盘的侧壁与所述清液室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特殊设计的分流隔离板将过滤装置内部的过滤管先并联再串联的方式连通,原水在所有过滤管的内部流动,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过滤管的微孔,悬浮物被拦截,清水汇集在过滤装置的清液室,被拦截的悬浮物随水流到达下一级过滤管,原水的流量减量,相应过滤管的数量也减量,从而通过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达到不需要错流泵,也可以实现错流过滤,达到悬浮物浓缩的目的。

11、(2)本专利技术中,污水在清液室内往复循环过滤,过滤除污的效率也不会减弱,同时合理运用了设备的内部空间,缩小排污设备的大小,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流腔(11)内设有第三分流隔离板(16),所述第三分流隔离板(16)将第二分流隔离板(15)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2)分隔两份,其中一份为上流管(20),所述上分流腔(10)内设有第四分流隔离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流隔离板(17)将第三分流隔离板(16)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2)分隔两份,其中一份为下流管(21),另一份为上流管(20),所述上分流腔(10)内设有用于排污的排污口(18),所述排污口(18)位于所述第四分流隔离板(17)远离所述第三分流隔离板(16)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液室(1)的底部还设有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3)的侧壁与所述清液室(1)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2)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流腔(11)内设有第三分流隔离板(16),所述第三分流隔离板(16)将第二分流隔离板(15)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2)分隔两份,其中一份为上流管(20),所述上分流腔(10)内设有第四分流隔离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过滤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流隔离板(17)将第三分流隔离板(16)分隔出的另一份过滤管(2)分隔两份,其中一份为下流管(21),另一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优良黄新众黄荣法黄彬张开良朱鹏刘根熊家宝张旺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普天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