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及具有其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53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端对接的充电头以及用于安装充电头的底座,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其设置于充电头;第二连接板,其设置于底座;以及,弹性件,其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其中,弹性件被配置为在充电头受到任意方向的施压外力时均能够沿施压外力的方向收缩形变。还公开了包括上述随动充电机构的充电桩。应用本申请能够在外部充电端与充电头存在对接面角度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弹性件的自适应能力带动充电头自动适应充电端的角度,在角度设计偏差内实现较高精度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及具有其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1、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在充电时需要将自身的充电端与充电桩上的充电头进行良好的对接才能实现充电,但是受限于场地环境、结构一致性及算法控制等因素,现实情况中agv小车在充电时上述的充电端与充电头会存在x、y、z三个方向上的位置偏差以及对接面的角度偏差,导致agv小车上的充电端与充电桩上的充电头不能精准地自动对接。相关技术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般会在充电桩上为充电头设置x、y、z三个方向的弹性浮动组件,这样当充电端与充电头存在x、y、z三个方向上的位置偏差时,在agv小车需要充电而进行充电端与充电头的对接操作的过程中,可通过上述的弹性浮动组件使得充电头自动适应充电端的位置,从而在设计允许的位置偏差内可实现较为精准地自动对接。

2、相关技术中的弹性浮动组件一般包括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内的滑块以及受滑块挤压而收缩的弹簧,此类弹性浮动组件装配繁琐,并且只对充电端与充电头在x、y、z三个方向上的位置偏差有效,对于充电端与充电头存在对接面角度偏差的情况下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及具有其的充电桩。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端对接的充电头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充电头的底座,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其设置于所述充电头;第二连接板,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在充电头受到任意方向的施压外力时均能够沿所述施压外力的方向收缩形变。

3、应用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弹性件被配置为在充电头受到任意方向的施压外力时均能够沿所述施压外力的方向收缩形变,这样在充电头与agv小车上的充电端进行对接时,在agv小车移动过程中,agv小车上的充电端向充电头靠近、接触并向充电头施压,若充电端与充电头存在对接面角度偏差的情况,则充电端会向充电头沿着与充电头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施加外力,相应的,弹性件可沿着上述外力的方向收缩形变,从而带动充电头摆动并改变相对充电端的角度,使得充电头自动适应充电端的角度,在设计偏差内实现较高精度的对接。

4、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分别相连于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

5、可选的,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均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设置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均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螺钉旋紧至连接块内而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

6、可选的,所述充电头包括壳体、充电线缆和滚轮,所述壳体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通道且在其两侧外形成有凹槽,所述充电线缆布置于通道内,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部分露出至壳体外。

7、可选的,所述壳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8、可选的,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连接架、第一浮动组件和第二浮动组件,所述第一浮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架之间,所述第二浮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浮动组件用于在所述充电头受到所述施压外力时带动连接架沿第一设定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浮动组件用于在所述充电头受到所述施压外力时带动连接架沿第一设定方向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设定方向与充电头的长度方向相同。

9、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板和相对所述充电头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设定方向滑动设置于固定板;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浮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基板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浮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第二弹簧。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固定板中的一者设置有限位孔、另一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安装架通过限位柱滑动插接于限位孔内而滑动设置于固定板。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浮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直线轴承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内的安装轴,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安装轴外,并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第二连接板、另一端抵接于直线轴承。

12、可选的,所述第二浮动组件还包括穿过两块所述第一侧板和两块所述第二侧板设置的连接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

13、可选的,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肩形衬套,所述肩形衬套包括套设于连接轴外的筒体部和由所述筒体部的开口处沿径向延伸的凸缘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凸缘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供连接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筒体部伸入所述通孔。

14、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电源,还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中,所述充电头与电源通过线缆电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充电桩与前述随动充电机构的有益效果推理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15、本申请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申请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端对接的充电头(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充电头(1)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分别相连于第一连接板(3)及第二连接板(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均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块(50),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均设置有与连接块(50)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均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螺钉(51)旋紧至连接块(50)内而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及第二连接板(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1)包括壳体(10)、充电线缆(11)和滚轮(12),所述壳体(10)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通道(101)且在其两侧外形成有凹槽(102),所述充电线缆(11)布置于通道(101)内,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凹槽(102)内且部分露出至壳体(10)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远离底座(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100)。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连接架(6)、第一浮动组件(7)和第二浮动组件(8),所述第一浮动组件(7)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与所述连接架(6)之间,所述第二浮动组件(8)设置于所述连接架(6)与所述底座(2)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板(20)和相对所述充电头(1)位于所述固定板(20)的另一侧的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沿所述第一设定方向滑动设置于固定板(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11)上的安装板(212),所述安装板(212)和固定板(20)中的一者设置有限位孔(2120)、另一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安装架(21)通过限位柱滑动插接于限位孔(2120)内而滑动设置于固定板(2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动组件(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60)上的直线轴承(71)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71)内的安装轴(72),所述第一弹簧(70)套设于所述安装轴(72)外,并且所述第一弹簧(70)的一端抵接于第二连接板(4)、另一端抵接于直线轴承(7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动组件(8)还包括穿过两块所述第一侧板(61)和两块所述第二侧板(211)设置的连接轴(81),所述第二弹簧(80)套设于所述连接轴(81)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肩形衬套(82),所述肩形衬套(82)包括套设于连接轴(81)外的筒体部(820)和由所述筒体部(820)的开口处沿径向延伸的凸缘部(821),所述第二弹簧(8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凸缘部(821)、另一端抵接于第二侧板(211);

12.一种充电桩,包括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中,所述充电头(1)与电源通过线缆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端对接的充电头(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充电头(1)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分别相连于第一连接板(3)及第二连接板(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均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块(50),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均设置有与连接块(50)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均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的螺钉(51)旋紧至连接块(50)内而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及第二连接板(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1)包括壳体(10)、充电线缆(11)和滚轮(12),所述壳体(10)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通道(101)且在其两侧外形成有凹槽(102),所述充电线缆(11)布置于通道(101)内,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凹槽(102)内且部分露出至壳体(10)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远离底座(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100)。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充电机构还包括连接架(6)、第一浮动组件(7)和第二浮动组件(8),所述第一浮动组件(7)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与所述连接架(6)之间,所述第二浮动组件(8)设置于所述连接架(6)与所述底座(2)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动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固定板(20)和相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民政洪翼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