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42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盖板,对应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以及第二开口端设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以封堵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相较于所述第二金属板靠近所述电芯;所述第一金属板的熔点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熔点的差值为t,t满足:t≤4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壳体包括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使之能够满足结构强度、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多项要求,且避免成本过高的问题;另外,便于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的一体成型加工,避免金属板出现裂纹、局部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到电池,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电池为一种最常见的储能结构,由壳体与封装在壳体内的电芯组成,其中,壳体作为电池的外部防护结构,对内部的电芯起到保护作用,对壳体的结构强度、绝缘性能、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还需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避免成本过高。

2、在设计壳体的选材时,为了使得常规所用的选材能够满足对壳体各种性能的要求,能够通过对选用材质(如某种金属材质)进行改性处理,但是,进行改性处理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导致在避免成本过高的前提下,难以同时满足对壳体结构强度、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不同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能够实现在避免成本过高的前提下,满足结构强度、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多种要求,提升壳体质量。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

4、盖板,对应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以及第二开口端设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以封堵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

5、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6、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相较于所述第二金属板靠近所述电芯;

7、所述第一金属板的熔点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熔点的差值为t,t满足:t≤420℃。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壳体包括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使之能够满足结构强度、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多项要求,且避免成本过高的问题;另外,限制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的熔点差异不会过大,便于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的一体成型加工,二者能够在相同(相近)的适宜温度下发生延展、变形,在对原材加工形成壳体的过程中,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的变形保持同步,避免金属板出现裂纹、局部断裂的风险,提升壳体整体的强度以及壳体表面的平整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弹性模量为E1,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弹性模量为E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导热系数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导热系数之间的差值为K,K满足:K≤390W/(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导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所述第二金属板的材质为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导热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材质为钢,所述第二金属板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至少朝向所述第二金属板的表面,或,所述第二金属板至少朝向所述第一金属板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Ra满足:0.01μm≤Ra≤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电芯一侧的表面粘接固定有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弹性模量E1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弹性模量E2满足:E1>E2;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弹性模量E1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弹性模量E2满足:E1<E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挤压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焊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最大长度为D,D满足:150mm≤D≤150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弹性模量为e1,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弹性模量为e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导热系数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导热系数之间的差值为k,k满足:k≤390w/(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导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所述第二金属板的材质为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导热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材质为钢,所述第二金属板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至少朝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