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33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5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涉及流体装卸臂领域,包括装卸臂机构,所述装卸臂机构包括装卸臂本体,所述装卸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垂臂本体,所述装卸臂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调节单元的表面设置有检测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装卸臂机构为设备提供基础的流体装卸功能,通过对装卸臂机构摆臂和连接杆的调节,可以对垂臂本体的方位进行调节,通过设置PLC控制器配合检测机构,让设备可以对垂臂本体与外部管道口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且检测机构还可对测距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微调,以此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通过设置调节单元,保持垂臂本体与装卸臂本体的连通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流体装卸臂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


技术介绍

1、流体装卸臂是一种用于液体介质传输装卸的装置,其通常由多跟可调节转向的摆臂和连接杆等结构组成,通过对设备自身的调节可以与介质传输口进行连接,进而进行液体装卸作业;

2、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23459284.x,公开了一种流体装卸臂,包括主基柱以及设置在主基柱右侧的主管,所述主管的端部安装有垂管,所述主基柱包括底基筒以及活动安装在底基筒顶部的顶柱,且底基筒和顶柱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t形限位插销、活动柱和c形座,所述活动柱固定在顶柱的底部表面,并插入至底基筒的内侧,所述活动柱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两个所述t形限位插销分别安装在底基筒的两侧;对比例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流体装卸臂进行改进,将主基柱设计为可伸缩调节的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设计的调节机构,使得主基柱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调节,从而改变整个流体装卸臂的高度,方便应对不同的装卸需求;

3、对比例通过装置的设置对设备的整体高度进行了调节,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垂臂通常为了与外部管道的连接,相较于设备本体会进行多次调节,然而垂臂自身不便进行长度变化,且不能对自身与连接口之间的距离检测检测,从而需要人工对设备快速的连接。

4、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包括装卸臂机构,所述装卸臂机构包括装卸臂本体,所述装卸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垂臂本体,所述装卸臂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调节单元的表面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一端与装卸臂本体连通,所述连接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框,且与旋转框的内腔连通,所述旋转框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管,且与螺纹管的内腔连通。

3、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与连接框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之间啮合,所述垂臂本体的一端与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螺纹管的内腔连通。

4、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螺纹管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上端贯穿固定板,且与固定板的内腔活动连接。

5、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且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调节杆表面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固定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的顶部与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装卸臂机构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固定板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下端贯穿固定板,且与调节杆的表面接触。

8、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设置装卸臂机构为设备提供基础的流体装卸功能,通过对装卸臂机构摆臂和连接杆的调节,可以对垂臂本体的方位进行调节,通过设置plc控制器配合检测机构,让设备可以对垂臂本体与外部管道口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且检测机构还可对测距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微调,以此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通过设置调节单元,保持垂臂本体与装卸臂本体的连通功能,还对垂臂本体添加了额外的高度调节功能,以配合plc控制器和测距传感器对垂臂本体与外部连接口距离的检测,并根据检测自动进行长度调节,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人工操控的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包括装卸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臂机构(1)包括装卸臂本体(11),所述装卸臂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单元(12),所述调节单元(12)的底部设置有垂臂本体(13),所述装卸臂本体(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4),所述调节单元(12)的表面设置有检测机构(15),所述检测机构(15)包括固定板(151),所述固定板(151)的底部设置有测距传感器(152),所述调节单元(12)包括连接框(121),所述连接框(121)的一端与装卸臂本体(11)连通,所述连接框(12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框(124),且与旋转框(124)的内腔连通,所述旋转框(12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25),且与螺纹管(125)的内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2)还包括伺服电机(122),所述伺服电机(122)的一侧与连接框(12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22)的输出轴与旋转框(12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23),两个所述齿轮(123)之间啮合,所述垂臂本体(13)的一端与螺纹管(12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螺纹管(125)的内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5)还包括延伸板(153),所述延伸板(153)与螺纹管(125)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1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54),所述延伸杆(154)的上端贯穿固定板(151),且与固定板(151)的内腔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5)还包括警报器(155),所述警报器(155)与固定板(15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15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155)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22)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5)还包括旋转杆(156),所述旋转杆(156)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51),且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57),所述调节杆(157)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9),所述调节杆(157)表面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8),所述螺纹套(158)与固定板(15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测距传感器(152)的顶部与螺纹套(158)的底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臂机构(1)还包括定位杆(16),所述定位杆(16)与固定板(151)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杆(16)的下端贯穿固定板(151),且与调节杆(157)的表面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包括装卸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臂机构(1)包括装卸臂本体(11),所述装卸臂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单元(12),所述调节单元(12)的底部设置有垂臂本体(13),所述装卸臂本体(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4),所述调节单元(12)的表面设置有检测机构(15),所述检测机构(15)包括固定板(151),所述固定板(151)的底部设置有测距传感器(152),所述调节单元(12)包括连接框(121),所述连接框(121)的一端与装卸臂本体(11)连通,所述连接框(12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旋转框(124),且与旋转框(124)的内腔连通,所述旋转框(12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25),且与螺纹管(125)的内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2)还包括伺服电机(122),所述伺服电机(122)的一侧与连接框(12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22)的输出轴与旋转框(12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23),两个所述齿轮(123)之间啮合,所述垂臂本体(13)的一端与螺纹管(12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螺纹管(125)的内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5)还包括延伸板(153),所述延伸板(153)与螺纹管(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胡佳辉刘杰彭聂元
申请(专利权)人:天曰能安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